2010-12-30

我們是神之子

當本體出現時──如果你提醒自己單純地存在著,它的本質就是愛、仁慈、智慧、理解、意志、力量以及其他的面向。
一旦投入到追尋的活動領域裡,我們就切斷了和這些品質的連結,故而覺得匱乏不足。
如果我們真的允許自己存在,並學會消化吸收自己的經驗,個人性本體就會浮現出來,逐漸臻於成熟。
個人性本體也就是所謂的「人子」或「神子」,因為我們就是它,我們就是神的孩子。我們是終極性的存在顯化出來的一個人。我們其實就是存在本身;這不是你可以達成的一種東西,它一向就是我們最真實的狀態,而且不可能以另外的方式出現。如果我們不是存在本身,就不可能有覺知。
聖誕節並不是在慶祝某個人的誕生;它是在慶祝每一個人的誕生,慶祝每個人最核心的部分。
基督代表的是全人類,他並不是某個特定的人,他最特殊的地方就在於體現了生而為人最真實的意義。他讓自己全然敞開,因為有勇氣開放自己,所以成了我們的典範。
當祂說:「我是神的兒子」的時候,我了悟到祂指的其實是眾人皆是神子,或者每個人都可能認出自己是神的兒子。當祂談到神就是祂的父親時,祂指的其實是我們每個人的狀態。
如果神就是我們的父親,我們又為什麼會覺得貧窮匱乏呢?追求某樣東西的本身,不就是一種不尊重自己的行為嗎?在追求的過程中,我們並不尊重自己,如果我們真的就是神的孩子,那麼打從一開始,我們就是富有的,因此為什麼要像一無所有似地追求各種東西呢?
我們必須質疑這種追求和匱乏的生命態度,很客觀地去檢視它,認清它為什麼和痛苦有關。我們必須認清它為什麼是痛苦的源頭,為什麼是毫不必要和多餘的。
這跟解決某個心理議題無關,你只需要放下自己,安住於你最真實的本質就對了。

──摘自《鑽石途徑四》

2010-12-23

有意識的演化

英國植物學家謝覺克(Rupert Sheldrake)在《生命新科學》(A New Science of Life)中提出,體系並非僅由物理科學所知的法則所統御,也被不可知的形態發生場(morphogenetic field)所統御。
他的理論認為,物種中的成員如果做某種行為,會對其他所有成員產生極微量的影響。在一項著名的實驗中,老鼠在某一實驗室被訓練走迷宮,而完全隔離的其他實驗室中的老鼠,在頭一個實驗室的老鼠走出迷宮之後,學習走出迷宮的速度似乎加快了。如果一項行為重複的時間夠長,它的形態發生學的共鳴就會建立起來,開始影響整個物種。
隨著我們誕生期間所產生的危機與機會,由偉大的神祕主義者所創始的東西,可能會在我們身上加速。我們可能會進入彼得‧羅素所說的「超級擴張成長,導致連鎖反應,人人突然開始向更高的意識層次轉化。」
他在《時光白洞》(The White Hole in Time)說:
「恆星如果夠大,則它的物質密度會使此星變成太空中的黑洞。一個有自我意識的物種,如果有足夠的愛,其密度是否也會同樣使此物種成為『精神上的超新星』?我們是否在走向此境地?內在覺醒之光透過全體輻射出來,而成為時光白洞(a white hole in time)?」
……「有意識的演化」概念中沒有自大的成份──我們不是在自傲的認為僅憑人類自己,因自私的目的,以任性的決定,不顧自然律或與其他物種的關係,就可指導改變的歷程。我們可以看出,自我中心的行為會毀滅我們。
有意識的演化,在我們心中激發一種神祕的和謙卑的覺知,讓我們知曉我們是由可敬畏的演化歷程所創造,我們現在被此歷程所改變,而採取更為成熟的角色,成為共同創造者。我們認識到自己並非與大自然分離,而是我們自己乃是演化中的大自然。
……每當在千千萬萬人的集體努力中有一項新發現,我們就向有意識的演化前進了一步。在生物學的革命中,在醫學中,在人道的、精神的和超越個人的心理成長中,在健康、教育、媒體等方面的社會革新中,在企業、科學與藝術中,我們都在學習新的能力,以便與大自然共同創造。我們這樣做,是由於人類天性中具有有意向的動機。人類是演化的共同設計者,是有意識的,而不僅只是被動的經歷者而已。

──摘自《你正在改變世界》

2010-12-03

珍惜身體

艾莉絲‧米勒(Alice Miller)女士畢生志業都是致力於找回我們純真的生命,她熱情地談到身體是開啟一切奧祕的關鍵。
「我們童年的真相全都儲藏在自己的身體裡,雖然我們強行壓抑記憶,卻永遠無法改變它。縱使理智受一時瞞騙,情感被外境所操弄而混淆,甚至身體受到藥物的影響和控制;但總有一天,我們的身體會跟我們算總帳,因為身體的記憶是完整無缺的,它像孩童般誠實無欺,而且不接受偽善的藉口或妥協,除非我們不再抹殺真相,否則就會不斷折磨我們。」
若我們想保持原有的完整性,就必須找回自己的身體──把它所承受的痛苦和侷限視為生命的一部分。
……所謂的證悟必須透過活在當下來展現,否則就不算是真實的。正是在這副軀體中,我們發現了眾苦之因和滅苦之道。而覺醒就是在這生中進入解脫自由之門,它必須以身體為基礎。
證悟的體現非關特殊神通的成就:能夠精確運用瑜伽的大能量,達成密法的雙修,或是修到一副不死虹身(rainbow body)……「但這些能力並非真正的神通,」佛陀說,「認識真理才是奇蹟。」證悟的體現就在於一個人能夠面對自己,如實地活在當下,過著奇妙的一生。
……證悟的花朵並非某種理想,而是發生在自己身上,既有歡愉也有痛苦的奇妙實相。所有的高僧大德都無法逃避,也沒有任何的證悟能夠袪除我們肢體上的軟弱。佛陀當初也曾生病和背痛。而如馬哈希(Ramana Maharshi)、大寶法王和鈴木大拙這樣的智者,雖然修行的境界超凡,但仍然死於癌症。
從他們的例子可以看出,我們要求的證悟必須在人類這血肉之軀中尋找,不論是疾病或健康,歡愉或痛苦,都得如實看待這個軀體。
我們該如何探觸這軀體,品嚐其中悲欣交集的滋味呢?證悟的心靈既不否認也不輕視肉體,更不會沉迷於逸樂。在證悟的洞見中,我們會珍惜擁有的寶貴生命,敬畏藏傳佛教所謂的這個「珍貴難得之人身」。
西藏大師宗喀巴(Tsong Khapa)教導大家:「這人身比稀有寶石還珍貴,要珍惜自己的身體;因為你只在此世擁有它……美好的事物終究會消失。」
這種尊崇生命的態度,使我們的肉體得以蒙受祝福。

──摘自《狂喜之後》

2010-11-18

自我接納,是最強大的創造力

真正的創造力,不是以決心和強烈意志力為基礎,而是基於開放的心。敞開來接納未知的新事物,對於成為真正的創造者極為重要。
所以,真正創造力的關鍵就是什麼都不做的能力──「什麼都不做」指的是克制著不做、不修復、不聚焦。這個能力可以把你的意識放在一個全然接納卻警覺的模式。
只有藉由「不知」、藉由保持開放,你才能創造空間,讓新事物進入你的實相……
你必須了解到,最強大的創造形式不是基於意志(主動的),而是基於自我覺知(接受的)。
物質世界裡的所有改變,都反映了內在層次的變化。只有當內在轉化過程完成時,物質實相才能透過改變你生命中的情境,來反映你內在的變化。
當你試圖出於意志而創造時──例如藉由一直專注在目標或觀想目標──便會忽略變化的真正先決條件:內在轉化。你用這種人為方式創造,註定會失望;你並未發自靈魂深處去創造。
靈魂在寂靜的時刻跟你說話,當你「不再知曉」時,才能真正聽到它的聲音。當你放棄了、認輸了,往往是靈魂的話語說得最清楚的時候。在你放棄和絕望時,你向新事物敞開;你釋放所有期望,真正接納了「本然」。
絕望是因為你對生命中應該發生的事所抱持的強烈信念而造成的。當現實沒有滿足這些信念時,你就會覺得失望,有時甚至會絕望。
然而,如果你放棄強烈的期望,並敢於對新事物開放,就不一定要到達絕望的地步才能再次接觸你的靈魂。你可以變得沉靜,對靈魂告訴你的一切保持接納與開放,而不必先失望。
只要你「確切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往往就限制了你在能量上可利用的可能性……創造新實相時,你真正做的是:走出自己的心理邊界之外。而你此刻無法得知那些邊界之外有些什麼。
你可以非常清楚地感受到那裡有某樣非常值得擁有的事物,但你不必藉由集中注意力或觀想去限定它,而是可以單純地帶著開放和好奇的感覺來期待它。
真的,要為自己創造最理想的實相,自我接納比集中思想或意志重要得多……
自我接納是一種愛的形式,而愛是吸引你生命的正面變化最大的磁鐵。如果你愛自己的本來面目,並且接受它。就會引來那些反映你的自愛的人和情境。就是這麼簡單。

──摘自《靈性煉金術》

2010-11-17

每一件事都是神聖的

如果我們知道自己無所不在、無所不知的本質,並隨時記住這一點,我們就永遠不必努力獲取超凡的經驗或開悟。
我們會知道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神聖的,因此不必再去尋求意義、真理、美或目的。
我們停止尋求,並將美帶給每一個行動,將真理帶給每一次相遇。
當我們已經到過那個永恆之地,我們就會發現,活在當下遠比想著我們本來應該做什麼、現在應該做什麼或接下來要做什麼更容易。
無論我們是在親吻我們所愛的人,還是在掃地,我們都會讓自我沉浸在當下和它的完美之中。

──《印加巫士的智慧洞見》

2010-11-06

論愛(之二)

愛除了自身什麼都不會給,除了從自身什麼都不會拿。
愛不佔有也不被佔有;
因為愛之於愛便已足夠。

你愛時不該說,「上帝在我心中」,而該說「我在上帝之中」。
別以為你能主導愛的道路,愛若認為你值得,自會為你引路。

愛除了自我實踐別無他欲。
但你若愛著,非有慾望不可,以下列事情為願望吧:
融化如夜唱小曲的溪流。
認識柔情太深的痛苦。
因了解愛而受傷;
心甘情願欣然流血。
黎明醒來,心如有翼,感謝又一個愛的日子降臨;
中午歇息,沉思愛的狂喜;
黃昏返家,心懷感激;
為心中的至愛祈禱,唇上唱著讚美詩入睡。

──摘自《先知》

2010-11-01

論愛(之一)

當愛向你招手,隨他去吧,
雖然他的道路艱辛陡峻。
當他的翅膀擁你入懷,歸順他吧,
雖然隱在他雙翼的利劍可能傷害你。
當他跟你說話,相信他吧。
雖然他的聲音會震碎你的夢想,有如北風夷平花園。
因愛情為你加冕,也會釘你上十字架。
他助你成長,也會將你剪枝。
他爬到你身高處,愛撫你在陽光下顫動的最嫩枝椏,
也會降至你根部,搖撼貼緊大地的根芽。
他會把你摘在自己手上,如一束束穀子。
他拍擊你,讓你赤身露體。
他篩濾你,讓你脫去筴殼。
他將你碾白。
他將你捏軟;
接著派你走進他的聖火中,將你變成上帝聖宴的聖糧。

「愛」將對你做這一切,讓你知道自己心靈的祕密,知情後變成大生命心靈的一小部分。
但你若心懷恐懼只追尋愛的平安與愛的快樂,
那你不如遮住你的裸身,走出愛的打穀場,
走進沒有季節的世界,你會笑,卻不是盡情朗笑,你會哭,卻不是盡情流淚。

──摘自《先知》

2010-10-28

無分別的智慧

無我的意思並不是說你不存在,而是說你不是完全獨立的個體。
人們所受的痛苦中,有很多都是源自於對自己和對別人有分別心,以及獨立自我的觀念使然。
假設你是為人父母者,當你看著子女時,會看見子女是你的延續;好比玉米植株是玉米粒的延續,而子女就是父母的延續。父親的基因存在於兒子的每一個細胞裡,父親和兒子並非完全是同一個人,但也不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如果父親能看到這點,就能觸及自己的無我性。兒子受苦,父親就會受苦,反之亦然。由此可見,對兒子生氣,就是在對自己生氣;對父親生氣,就是在對自己生氣。這點十分清楚易懂。等到你能夠觸及自己的無我性,不再視自己與兒女有分別時,憤怒就會消失了。
當你處在權力相爭的情況下,若懂得沉思無我,就會知道該怎麼做。你可以阻止自己和別人在相爭中繼續受苦,你知道對方的憤怒就是你的憤怒,對方的痛苦就是你的痛苦,而對方的快樂就是你的快樂。
……佛教有一種智慧,名叫無分別。無分別是真愛的其中一個元素。我是右撇子,都是用右手作事,刷牙、敲鐘、寫詩、寫書法都是用右手,但是右手不曾自傲,不曾說:「左手,你是廢物!我什麼事情都得自己來。」左手也不會自卑,從未受苦,非常美好。左右手總是和平相處,完美合作,這就是存在於我們身上的無我智慧。
有一天,我在牆上敲釘子要掛畫,但是技術不好,沒敲到釘子,反而敲到了手指。我的右手馬上放下鐵鎚,照顧左手。右手從來不會說:「左手,你知道嗎?我照顧你,你應該要記住我的恩惠。」左手也不會說:「右手,你害我被敲到,為了公平起見,把鐵鎚給我!」左手從不曾這麼想。
由此可見,無分別的智慧就在我們身上。只要善用無分別的道理,家庭和社區就能和樂融融。

──摘自《生命真正的力量》

2010-10-20

認識自己,看見真相

真相只有一個最重要的目的:使你自由……為什麼真相能使人自由?
舉例而言,藉由理解自己,認清你經驗裡的真相是什麼以及箇中的原因,你自然會從那些情緒反應和衝突中解脫出來。
……但是,認清心理上的真相,並不能使你真的自由。你會看出某些真相,得到某種程度的釋放,就僅此而已了。
……心理和情緒上的困境和情緒上的問題,不只是由情緒的衝突所引起的。情緒上的衝突是源自於和我們的本體失去了連結,這也是一個真相,另一個事實。我有某種情緒上的困境,我的生活裡出現了某種衝突和煩惱,這不僅僅是因為我不清楚自己的情緒歷史,主要是因我已經失去了某個東西──「神的國」。我稱之為「本體」,我們真正的本質。
……追尋真相必須從看見事實做起,而事實就是眼前這一刻所發生的事。
今天是星期天,我正在和你交談,這是事實,也是真相,不過這只是真相的某個面向罷了。如果你在聽我談論真相時,會有一種愛的感覺,那就是你眼前這一刻的事實。只是發現自己感受到愛還不夠;若想看到真相,就必須去覺察是什麼使你在這一刻感受到愛。
……事實指出了真相的某個面向,真相比事實更完整,但一開始,我們只能看到事實:事情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我們必須如實地看見它們,不能只看到心中的期待。我們必須確實知道當下發生了什麼事。確實知道當下所發生的事,會自然而然引領你看見更深的真相。
一旦看見真相,特別是有關自己的真相,一定會使我們和自己變得更親密,更覺得滿足。我們和真正的自己會分離,就是因為我們產生了對自己的錯誤概念。
看見真相通常會涉及到看透這些虛假的概念,讓我們發現自己更深的事實。因此,知道事實會使你從情緒反應中解脫出來,這樣就能釋放掉你心中的那個事實。當你追尋真相時,你其實是在追尋自己。真相容許你做自己,這也是它能使你自由的原因之一。
因為認識自己就是認識真相,而最終的真相就是本體。當然,認清事實可以幫助你發現真相,因為事實之中含有真相,而真相之中也含有許多事實。如果知道了許多事實,你就會有許許多多的原子,也許就能組合成一塊黃金般的真相。
重點並不在蒐集事實,而是要讓黃金般的真相更顯而易見。擁有的事實越多,其中的真相就越深,而它們自然會越貼近你真實的身分。你探索得越深,越是能經驗到其中的真相,一直到你抵達某個點為止。那時已經沒有任何事實,而只有真相了。
你發現當你知道真相時,它自然會使你解脫;那並不是一種結果。知道真相的本身就是解脫。
你就是真相,你就是能轉化所有事實的真相……真相就是你心的本質,你心中的真金,煉金師的真金。

──摘自《鑽石途徑一》

2010-10-14

人生的內在目標與外在目標

當你踏在人生旅途上,知道自己要去哪裡,或至少知道大致方向,當然是很重要的。但別忘了,這趟旅程唯一一件最真實的事,就是此刻即將踏出的那一步,那就是一切了。
人生旅程有一個外在目標和一個內在目標,外在目標就是我們設定的目的地,要抵達目的地,當然需要未來。但如果你把目的地看得比當下踏出的這一步更為重要,並且讓它佔據太多心思,你將完全忘記了人生的內在目標。
內在目標與你要去哪裡或正在做什麼完全無關,只跟你怎樣做每件事有關。它與未來無關,而與你在當下做任何事的意識品質有關。
外在目標位於時間的水平向度上,內在目標則位於當下的垂直向度上,後者關注的是如何深入你的本體。你的外在旅程也許需要百萬步才能完成,你的內在旅程只需一步:你此時此刻踏出的一步。
當你可以更深刻地感受這一步,你將明白,這一步業已含括所有其他的腳步,甚至含括了目的地本身。它把你帶入本體,本體的光芒將會透過它閃現。這就是內在旅程的目標和實現,是一趟回歸自我的旅程。
外在目標只在你尚未實現內在目標時才顯得重要。等到你實現了內在目標之後,追求外在目標將變成遊戲,如果覺得好玩,不妨繼續玩下去。
一個人有可能臻至內在目標,卻無法實現外在目標,但也有可能相反(這種情形更為常見)。他變得外在富裕而內在貧窮,如耶穌所說:「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性命,有什麼益處呢?」
嚴格說來,所有外在目標都註定是「失敗」的,因為它們全都受到「萬物無常」的定律所制約,你愈早領悟到外在目標不會帶給你持久的圓滿,對你愈重要。
當你看出外在目標的局限性,就會放棄不實的期望,不再認為它可以為你帶來快樂。反之,你將讓它成為達成內在目標的一股助力。

──摘自《當下的力量》

2010-10-06

在信任中成長

對成長而言,最自由的態度就是徹底包容。既不消極,也不積極,你只是容許一切自然地發生。
你會看見成長的過程從某種狀態到另一種狀態逐一開顯,如果你給它空間讓它顯現,整個過程就會自然展露出來。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去了解心中有什麼障礙阻止了它的顯現。不論身處何處,你都要審視自己,並且要了解你的障礙是什麼,到底是什麼東西阻止你去徹底經驗當下所發生的事。如果你真的能徹底經驗,你就不會執著於那個經驗,或決定它該朝著什麼方向發展,你只是徹底經驗它罷了。
你的心對可能發生的事有沒有真的保持開放?要做到這一點,你必須信賴這整個過程。你信任確實有轉化這個東西,而且它終究是一件好事,是最美好的事。內在發展過程中的每一個層次和階段,我們都必須擁有這份信任。既不想知道會發生什麼,又能容許事情自然顯現……只要一去設想未來會發生什麼事,就是在自我設限。
一旦你預設事情的發展,就是在製造壁壘,把自己監禁起來。在這種情況下,你不但不信任自己,也不信任事實,不信任轉化的過程及成長。你的心中只有侷限,你會像從前一樣的痛苦和抱怨。如果能允許成長的過程自然展現,就會感覺到快樂、喜悅和心量的拓展。
喜悅只是轉化過程的一種解放感,你允許自己單純地存在著、變化著、成長著,不論你的存在把你帶往何方,在過程中自然會有喜悅和快樂。當你企圖壓縮它或引導它的那一刻,喜悅就關閉了,剩下的只有沈重、哀傷和痛苦。
此外,企圖預設自己往哪個方向走,乃是不慈悲和無知的態度。你怎麼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你怎麼會知道人生會是什麼模樣?你怎麼知道心中該有什麼感覺?你只能信賴它。

──摘自《鑽石途徑一》

2010-09-30

痛苦的核心

大多數人總在逃離特定類型的痛苦,通常是因為在孩提時代,沒有被滿足的需要所導致的孩子氣的痛苦。這個痛苦可能同時具有生理和心理的部份,可能有個故事伴隨著它,或者它可能只是個能量場,例如負面或畏懼的感受……
當然,我們用許多方法尋找,不管是精神的或世俗的,好讓那個主要痛苦遠離。大部分心智活動插手其中,就是要逃離這個根本的、主要的痛苦,以及所有圍繞這個痛苦的部分。
也許在某些時候,我們甚至轉向精神生活,期望某個特殊的教導或領悟能帶走我們的傷痛。我們試著照這個教導或導師所說的去做,我們一再一再地做,期望苦難會離開我們。
令人驚訝地,一個真正的導師以及真正的教導,會以最大的慈悲與冷酷,將你直接丟進那個傷口本身的正中間。
最深刻、最根本的傷口甚至根本沒有名字,你可以稱呼它是「人類處境」、「被制約的存在」或是「苦難的真實」。有個巨大的推力要逃離它,甚至它可能是最大的推力,可能帶你走過一圈以面對傷口。在你試過無數的逃脫方式以後,成熟才會開展,只是為了發現同一個傷痛還在等著你。
……我正在建議你的,是你深深躍入你的存在核心。我知道傷痛的經驗會讓你感覺,在你存在核心的東西是很可怕的。但是我有幸能遇到許多不同的人,他們有著深深的傷痛,從心理的到一般精神的傷痛,是我們大部分人必須要處理的。在這些人當中,沒有任何一個人,在他們願意真摯地說出真相、並且面對自己的苦難時,卻沒有發現自己根本存在的美麗與平和。
為什麼不停下來,審視你自己逃離的動機?並非因為這是件該做的好事、神聖的事、正確的事、開明的事,不是出於以上任何的因素,而只是因為那可能是你從未真正體驗過的一件事。當你這麼做的時候,你會發現一種清新、一種純真無邪,你會認識到簡單存在的力量與潛力……在這一瞬間,只是存在。
那裡有個珍寶,即你存在的真相,而它說:「進來。」也許因為它被隱藏了這麼久,以致於你認為它是幽暗、醜陋、被禁止的,而你曾獲得了這麼多支持,不要直接看著它。你的整個社會化過程,都是有關不要直視它。然而慶幸地,你可以在社會化和知識之外,發展出一個強大的渴望,來知道你是誰。
這是多麼可喜的機會,在這個神聖的、無法想像的以及無盡的發現當中,我們所有人都必須彼此支援,這個可能性是神聖的。
我邀請你花幾分鐘來進行直接的自我探索,誠摯地看透它,審視你正在逃離什麼,你希望治癒什麼樣的傷痛,好獲得自由。讓這個探索揭露逃避的機制與策略,讓答案真誠地不斷湧出,誠實地,不假修飾地,對你自己提出這個問題:我正在試著逃避的是什麼?
你不需要改變或確定這個問題所啟發的,只需要認識到逃避的形態……只是單純在這裡,什麼事都不要做,允許心智臣服於不逃避的確定性。
然後在這一刻說出真相:還有逃避的期望嗎?還在尋求逃離嗎?還在否認這一刻的無可閃避嗎?如果是,就對這一切放手,放棄任何逃避的努力,認識到究竟是什麼綁住你。放下,並停憩在你的存在的平和之中。

──摘自《口袋裡的鑽石》

2010-09-28

苦難並非問題所在

聽起來也許令人驚訝,但是我並不打算幫助任何人擺脫他的苦難。苦難並非問題所在,與其嘗試擺脫苦難,更重要的其實是直接探索苦難本身,檢查苦難的真實性。探索正是前門。
探索的心智是個開放的心智,願意更進一步探索。在這樣的開放之下,可以容許苦難的存在,而不去拒絕它或嘗試逃離它。這可能就和面對你自己的死亡一樣有力、一樣的可怕,也一樣的深刻。
當你探索苦難,你面對苦難,而當你面對苦難,可能發現苦難不是你所想像的那樣……
我要做一個甚至更精確而且大膽的聲明,我建議你有意識地承受苦難。苦難有什麼不對的地方?你腦中的哪個想法或聲音說苦難是錯的?痛苦,是的,但沒有錯。
根據湯馬士福音書,耶穌說:「當你知道如何受苦,你就不致受苦。」
這個「如何」受苦,就是始終受苦,是以完整的意識來受苦。有意識地受苦,就是有意識地認識逃離的慾望,並且直接面對任何出現的,不管是悲痛、恐怖、極端的損失或哀愁。
苦難是個巨大的誘惑女妖,要讓你相信你並非完整的,而苦難一再發生,變成超我證明你並不完整的證據。
看看是否任何你心智的、身體的或情緒的能量,是被放在抗拒苦難上面。如果你能說出這個真相,而不去分析它,你會在一瞬間發現你可以選擇丟掉每種防衛,真實地面對苦難……
不管面對苦難,是否會帶來進一步的任何行動,這都無關緊要。如果你是社會運動人士、健康專業人員、療養院工作人員、為人父母,或是任何一種幫助他人減輕苦難的人,如果你自己曾完全面對你的客戶與病人正在對抗的,那麼你能將你的工作做得更好。
面對苦難與達到完全寂靜的意願有關……在苦難的核心,開展的是何為真實、何為真相,以及你是誰的珍寶。

──摘自《口袋裡的鑽石》

2010-09-21

為愛祈禱

今天,宇宙的造物主,我們請求祢來到我們這裡,與我們分享穩固的愛的連結。我們知道,祢真正的名字是「愛」。與祢合一,就是分享相同的震動、相同的頻率,因為祢是宇宙中唯一的存在。
今天,請祢幫助我們,讓我們像祢一樣,能夠愛生命、成為生命、成為愛。請幫助我們,讓我們能像祢一樣去愛,不設條件、無所期盼、不為義務、沒有批判。請幫助我們沒有批判地愛自己、接納自己,因為一旦批判自己,就會覺得自己有罪,需要受到懲罰。
請幫助我們,讓我們無條件地愛祢所創造的一切,尤其是其他人,尤其是那些生活在我們身邊的人──我們所有的親人,以及那些我們覺得很難去愛的人。因為當我們拒絕這些人,就等於拒絕了自己,而當我們拒絕了自己,我們就拒絕了祢。
請幫助我們,讓我們無條件地愛別人本來的模樣。幫助我們接納每個人原本的樣子,不做任何評斷。因為我們如果對別人有所批判,就會認為他們有罪,我們會責怪他們,覺得必須懲罰他們。
今天,請洗淨我們心中所有情緒的毒藥,釋放我們的心,擺脫一切批判,讓我們活在徹底的平靜裡,活在完全的愛裡。
今天是一個特別的日子。今天,我們打開心靈,再一次去愛,好讓我們能無所畏懼地對彼此說「我愛你」,真心真意地說。
今天,我們把自己交給祢,請來到我們這裡,請祢用我們的聲音,用我們的眼睛,用我們的雙手,用我們的心靈,與每一個人在愛的連結裡,分享我們自己。今天,造物主,請幫助我們,讓我們像祢一樣。謝謝祢今天為我們所做的一切,尤其是讓我們能夠真正做自己的自由。阿們。

──摘自《讓心自由》

2010-09-20

無常萬歲

我們也許想說因為事物是無常的,所以才有痛苦。但佛陀卻進一步鼓勵我們進一步觀察一下:沒有無常,生命怎麼可能產生?沒有無常,我們怎麼能夠轉化掉自己的痛苦?沒有無常,我們的小女兒怎麼能夠成長成一個如花似玉的年輕女郎?沒有無常,社會狀況怎麼能改善?為了社會正義和希望,我們都需要無常。
如果你很痛苦,那不是因為事物無常,而是你錯以為事物有恆。
一朵花凋謝時,你不會太難過,因為你知道花開易謝,原本無常。但是你卻不能夠接受你所深愛的人遭受無常,當他去世時,你會悲痛萬分。如果你看透事物無常的本質,那麼你現在就會盡最大努力使身邊的人過得快樂。
認識到無常,你會變得積極、慈悲和富有智慧。無常是好事情。沒有無常,一切都將成為不可能:有了無常,每一扇門都為變化敞開著。
我們不僅不應該抱怨,相反地,我們應說:「無常萬歲!」無常,是我們解脫的一個工具。

──《與生命相約》

2010-09-16

真正的生活

在《異鄉人》中,卡謬給我們講了一個名叫莫爾薩特(Meursault)的囚犯的故事。有一天,在他的單身囚房裡,莫爾薩特感受到了生命、感受到了華藏世界。
他仰面躺著,抬起頭來,透過天花板旁邊的一小塊窗戶,他平生第一次看見了藍天。
一個成年人怎麼可能是第一次看見藍天呢?事實上,很多人就是這樣活著的,他們被囚禁於憤怒、沮喪和相信幸福與安寧只存在於未來的觀念中。
莫爾薩特在被處決以前還有三天的時間可活。在充滿覺照的那一刻,藍天真正地存在了,而他也感受到它了。他發現生命是有意義的,他開始專注地生活於生命留給他僅剩的那些時光。他生命的最後三天,變成了真正的生活。
最後一天,一位牧師來敲他牢房的門,希望能聽到他最後的懺悔,但是莫爾薩特拒絕了。最後牧師失望地離開了。那時莫爾薩特把牧師描述成一個活死人。莫爾薩特領悟到,需要拯救的人不是他,而是那位牧師。
如果我們看看周圍,我們會看到很多人像死人,像行屍走肉一樣活著。我們要盡己所能幫助他們。他們需要被某種事物所觸動,如藍天,如孩子的眼睛,一片秋天的落葉等等,這樣他們就能甦醒過來了。
……我們心中有一股不可思議的力量,如果我們在覺照中過日常生活,如果我們慈悲、小心、專注地行走,我們就能夠創造奇蹟,把我們的世界變成一個適宜居住的奇妙地方。

──摘自《與生命相約》

2010-09-15

把無明轉為明──靈性生活的開始

在梵文中,徹底探索一個面向的人,就是得到了「明」(Vidya)。這個字的意思是「知」,不過它也包含更多的意思──能夠掌握一套自然律。
想像一下,你走進一間工廠,這裡使用的工具和技術,是你從來不知道的。你一走進去,瞬間就理解了每一件事物,但是若想掌握所有的細節,就得接受訓練,到了最後,你成為一個不同的人,而你的感知也徹底改變了。
因此,一個畢業於茱莉亞音樂學院的音樂家,跟一個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的電機工程師,聽到收音機裡播放同樣的音樂時,由於兩人神經系統傳出的訊息不同,會有不同的反應,但兩人都得到了「明」。他們是逐漸與這種知識相合,而不是被動的學到這些知識。
擁有不同靈性理想的人,還是可以共同追求「明」。他們希望「知」能改造他們,而「知」是從源頭直接湧現的──某人的源頭可能是上帝,另一人的源頭可能是梵天、阿拉、涅槃或存在,這些都不重要。真正讓人分裂的是關閉感知的大門。這種狀態叫做「無明」(Avidya),也就是無覺知。
無明的狀態不是單一的,而是多重的。就印度的傳統而言,這種區別不是那麼精細,人們不是被歸類為無知的狀態,就是被視為已經開悟。一般的看法是,除非你已經達到合一的狀態,否則就是完全的無知。在西方國家有一種類似的粗略區分:你若不是迷途羔羊,就是已經得到救贖。所以事實上,得到「明」的人非常少,無明的人卻多得不得了。
但是,傳統忽略了覺知的結構。我們是多重面向的生物,因此一個人能在某個領域獲得「明」,在另一個領域卻處於無明狀態。
畢卡索是個非常了不起的藝術家(想像力)但他也是一個糟糕的丈夫(愛)。音樂家莫札特是個非凡的音樂創作者(想像力與愛),但是他在身體方面非常弱。美國前總統林肯是神話與原型的大師,但是他在情緒上有很大的問題。
在你的生命中,也存在著類似的不平衡狀態。只要我們努力把無明轉為「明」,我們就會開始過著有靈性的生活。

──摘自《世界在你之內》

2010-09-08

面對陰影,包容一切

靈性修行不會使我們脫離痛苦和困惑,只會讓我們了解逃避痛苦無濟於事。只有認真看待我們的真實處境,修行才有助於我們走過其中。
我們必須看見,靈性是遠離區隔和分裂、擁抱人生所有面向的持續活動。我們特別要學習的藝術是覺察生活中被封閉的部份,如此做時,就面對了個人過去的模式、過去為了保護自己而有的習性。
所謂解脫,並不是超越這些模式,這只會製造新的區隔,而是走入其中,經歷它們,把它們帶入心中。我們必須願意走入黑暗,感受過去築牆所隔開的黑洞和匱乏、軟弱、憤怒和不安全感。
我們必須非常注意自己談論陰影時述說的故事,看看背後的真相是什麼。當我們願意進入內心的恐懼、匱乏和不安全感時,就會發現這些部分的牆是由謊言、老舊的自我形象、過時的恐懼、對世界缺乏信賴而形成的。看穿這些,我們的世界就得以擴展。
當覺察的光照亮這些故事和觀念,以及其下的痛苦、恐懼或空虛時,更深層的真理就會自行展現。透過接納和感受這些部分,就能發現真正的完整、幸福和力量。
不論生活中因為恐懼和保護自己而築牆的力量有多強,我們都會發現另一種無法阻擋的強大力量,足以打破這些心牆,這是內心深處對完整的渴望而發出的力量。我們內在有某個部分知道完整而沒有分裂的感覺、與萬物連結的感受。
……面對生活中的不確定、痛苦和危險時,真正的靈性不會採取防衛的方式,不會為了逃避未知而做好「預防注射」(這是坎伯 Joseph Campbell 形容一般宗教做法的用語),而是向整個神祕的生命歷程敞開自己。
……如果堅持完美的理想,就會使生活分裂,也使自己與生活分裂。中國的禪宗三祖教導說:「當我們對不完美不會感到焦慮時,就會產生真正的開悟與完整。」
……我們不需要特殊的知識就能結束分裂的情形,我們需要的是更少「知道」生活應該如何、而向生命的奧祕更為敞開。
我們渴望的淨化不在於使世界完美,真正的淨化在於能接觸所有事物、包容所有事物的心,以心的慈悲含融一切。
愛的偉大不在於我們知道什麼,不在於我們達到什麼,也不在於我們有什麼改變,而在於生活中愛人與自由的能力。
基於這種精神,鈴木禪師罹患癌症而瀕臨死亡時,召集所有學生,對他們說:
在面臨死亡的這一刻,如果我在死亡時覺得痛苦,沒有關係,這就是受苦的佛陀。不要疑惑,也許每個人都會因為身體或精神的極度痛苦而掙扎,沒有關係,這不是問題。我們應該為有限的身體而感恩……就像我的身體、你的身體。如果你擁有無限的生命,就真的有問題了。
──摘自《踏上心靈幽徑》

2010-09-07

愛與覺醒

舊金山禪學中心經營一間安寧病房,有位老婦人住在裡面。她生命的最後幾年無家可歸、流浪街頭,當她住入病房、接受照顧時,開始對周遭禪學環境的靈性生活感到好奇,雖然已瀕臨死亡,但她仍決定練習覺醒和慈悲的教導。
一天早晨,安寧病房主任去看她,她困惑地說:「我一直在想你們說的愛與放下,似乎非常重要,但我不知道要先做哪一項,我應該放下,還是去愛呢?」兩者或許是同一件事。
愛是神祕的,我們不知道愛是什麼,但它出現時,我們會知道。如果要尋找愛,就必須詢問哪裡可以找到愛,它就在此刻的此地。過去的愛已是記憶,未來的愛只是幻想,只有一個地方可以找到愛,找到親密和覺醒,就是現在。
當我們活在過去和未來的思緒中,每件事都會顯得疏離、匆忙、不滿足。唯一能讓我真正去愛一棵樹、天空、孩子或情人的地方,就在此時此地。愛蜜莉‧狄金生(Emily Dickinson)寫道:「我們都疏離地思考狂喜,直到第一個朋友過世,才發現他是我們飲入狂喜的杯子,但當時卻不知道。」
只有在永恆當下的親密中,我們才能覺醒。這種親密讓我們彼此連結,讓我們有歸屬感,在其中體驗到愛。藉此,我們超越了孤立、緊縮、有限的自我感。
如果探究使我們不能親密、不能愛的原因,就會發現原因總在於期待、希望、思想或幻想;讓我們不能覺醒的也是同樣的期待。覺醒並非遙不可及,而是近在眼前,如佛教經典所說:「覺醒不是什麼新發現的事,它一直存在。不需要尋找或追隨別人的勸告,而是要學習傾聽此時此地自己內在的聲音,你的身心都會變得清明,了解萬物合一。不要因為這些教導很簡單,就懷疑其可能性。如果不能在此地找到真理,還能在什麼地方找到呢?」
各種偉大的靈性傳統用許多方式描述覺醒和愛,有的將愛的表達當成開悟的行動;有的說開悟是靜默,而愛是由衷的了解;有的說覺醒就是在各種有形領域中的自由,而且超越所有形式。佛教的開悟稱為解脫,意指心不會被捲入貪婪、怨恨和無知的力量,而能自然閃耀光芒。心不受這些力量束縛時,就有真正的親密與愛。在萬物之間就有覺醒,愛能碰觸和容納萬物,而自由和無畏能進入每一種領域。所以,我們不需要脫離生活,而是安住在生活的核心,就能與萬物親密。

──摘自《踏上心靈幽徑》

2010-08-31

慈悲與智慧

「空無的觀念讓我們了解到最終的實相,幫助我們感恩互為因緣、相互依存的智慧──自然界最基本的法則。基本上,我們都是互相有關連的,這讓我們心懷感恩。因為有著互為因緣的基礎,對於他們的痛苦我們就會產生同理心。有了同理心,有了移情的作用,慈悲心自然而然就出現了。對於他人的痛苦我們發展出真正的同理心,就會幫助他們減輕痛苦。因此同理心能強化積極正面的感覺,就跟慈悲心是一樣的。」
同理心與慈悲心,智慧與法則,這是達賴喇嘛修煉的兩根支柱──也是我們需要知道的關於心靈成長的所有智慧。他常常用比喻或說明來強調這兩個中心點的重要性。就像一隻鳥需要雙翅才能飛翔,一個人只有智慧卻沒有慈悲心,就像一個孤獨的隱士茫茫然生活在山中。一個有慈悲心的人如果沒有智慧,也不過就是個可愛的傻瓜。兩種品質都很有必要,而且互相支援強化。一旦我們明白我們都是互相有關連的,對於他人的問題就很難不感受到慈悲心。一旦有了慈悲心,就能窺知互為因緣與虛空無形的永恆真理。
「……能夠理解空無的概念,會讓一切柔軟,然後慈悲心會重新塑造新的形狀。」
「關於慈悲心的所有一切都是活生生的──我把我的經驗告訴別人,與他們分享我的感覺,然後別人會了解:這是真的、活生生的事情,否則許多人只會以為佛家所謂『天堂』這樣的地方,只是理想、概念,而非活生生的……」

──摘自《寬恕:達賴喇嘛的人生智慧2》

2010-08-30

禍福總相倚

很久很久以前,在中國北方某村落,有個人養了一匹駿馬。那匹馬長得俊美挺拔,許多人特地從方圓好幾哩外趕到這兒看馬。看過的人無不豎起大拇指由衷讚嘆,他們紛紛向主人道賀,直說他真是個有福氣的人。
「哪裡哪裡,」駿馬的主人說:「福氣說不定是壞事呀。」
有一天,他的馬跑丟了,跑得不見蹤影。大家不約而同上門安慰他,直說他的運氣真背。
「哪裡哪裡,」駿馬的主人說:「壞事說不定是一種福氣呀。」
過了幾個星期,那匹馬跑回來了,而且後面還跟著一大群野馬。依照當地律法,這些馬全歸馬主所有。他也因此成了大富翁。
左鄰右舍紛紛登門道賀。「果然,」所有人異口同聲地說:「你到底還是一個有福氣的人啊」
「哪裡哪裡,福氣說不定是壞事。」
不久,他的兒子──家裡唯一的兒子,騎上一匹野馬,從馬背上摔下來,跌斷了一條腿,鄰居們又全跑來慰問,大家莫不說他果然運氣不好。
「哪裡哪裡,」主人說:「壞事說不定是一種福氣呀。」
又過了一個星期,皇帝下了一道聖旨,徵召所有四肢健全的小伙子從軍去打北方的蠻夷。那場戰爭非常慘烈,村子去的所有年輕人全戰死沙場。全村只有一個年輕人因為斷腿反而僥倖逃過一劫──那就是馬主的兒子。
直到今天,當地還流傳著這麼一句諺語:「福氣說不定是壞事,壞事說不定是一種福氣。」

──摘自《乞丐國王的時光指環》

2010-08-27

神啊,我在這裡

瑜伽經文說,神回應凡人選擇敬奉的任何一種禱告與努力──只要誠心誠意禱告即可。奧義書有句話說:「人們依據自己的性情,以及自己認為最佳或最恰當的方式,而走上不同的道路。無論直路或彎路──每一條路都抵達神,有如河川匯流入海。」
……我的愛爾蘭酪農瑜伽友人西恩如此對我說明:「設想宇宙是一個巨大的旋轉引擎,你需待在核心的地方──即中軸處──而非瘋狂旋轉的邊緣地帶,使自己磨損而瘋狂。寧靜的輪軸處──即你的心。即神居住在你當中之處。因此停止在世界尋找答案。只要不斷回到此中心所在,永遠都能找到平靜。」
……我認為你有權去挑選任何觸動你的心靈、在神當中找到平靜的東西。我認為在你需要慰藉之時,你有自由追求帶自己跨越世間分水嶺的任何隱喻。這沒啥好難為情。這是人類尋求神聖的歷史。倘若人類未曾在探求神靈中進化,我們許多人至今還在祭拜埃及的金貓雕像。此種宗教思維確實涉及挑選。你從自己能找到的任何地方挑選任何著作,持續朝光的方向移動。
霍皮族(Hopi)印地安人認為世界上每一種宗教都包含一條心靈線,這些線一直在找尋彼此,匯合在一起。這些線最終編織成一條繩索,將我們拉出黑暗的歷史循環,進入下一個空間。
……蒼窘莫不是無邊無際?即使最虔誠之人也只能在某一特定時刻,看見片斷的永恆圖畫?或許如能蒐集這些片斷加以比較,一個有關神的故事即可慢慢成形,相似於每個人,並將每個人包含在內?每個個人對於超越的渴望,難道不都只是廣大人類尋求神性的一部分?人人不都有權利不斷追尋,直到盡可能接近神奇之源?即使這意味著前來印度,在月光中親吻樹林片刻?
換言之,這是在角落的我。在聚光燈下的我。我選擇自己的宗教。

──摘自《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

2010-08-25

心胸坦蕩

當你不再隱瞞,沒有什麼不可告人的隱痛干擾你的心識,也無須為謊言而自圓其說時,你的人際關係就不會塞滿難以啟齒的苦衷了。於是,你的生活會逐漸歸於單純而清明,因為你已無須隱瞞。
只要你勇於說出你的真實想法和感覺,此刻的你,便能活得清澈透明。因為那樣的行為,充分顯示了你對弟兄姊妹的完全信任,也表示你不怕別人看出你脆弱的一面,你願意活得透明。
如果你感到恐懼,就直截了當承認它,那樣,恐懼和它底下的內疚就無所遁形了。你心裡若還有譴責別人的念頭,你可以否認它、隱瞞它,或將它投射到別人身上。但你也可以將它放到檯面上,坦然面對它,給它一個治癒的機會。你若不想繼續隱藏內在的批判,就坦誠招認吧!捨此之外,沒有其他的路徑可行。
懺悔的儀式,就像大部分的宗教儀式一樣,容易慢慢流於形式。但歸根究柢而言,它無關乎你是否會得到對方的赦免。重要的是,它拒絕自欺下去,決心把恐懼與內疚帶到意識層面。而聽你懺悔的人也不是法官,只是一個見證而已,他不需穿長袍,也不必坐在權威的寶座上。任何人都可以為你做見證,只要那人了解自己的角色,不批判或譴責,而是慈悲寧靜地聆聽。
沒有人不會犯錯的,有意無意之間,我們難免會侵犯到他人,那本是稀鬆平常的事。期望自己永不得罪人,那才是痴人說夢,而只有那些不願面對自己人性弱點的人,才會生出這種崇高卻不切實際的願望。更何況,無法擁抱自已人性的人,又怎麼可能接受自己的神性呢?
漫漫一生中,你是一定會犯錯的,因此,奉勸你好好感謝自己所犯的每一個錯誤。每個錯誤都是一項禮物,因為它帶給你一個修正的機會。你該慶幸有機會讓所有自欺的伎倆重見天日,並感謝它的邀請,讓你能直抵內心黑暗之處,讓光明意識去燭照那個不可告人的隱密世界。
──摘自《無條件的愛》

2010-08-24

同不同意,不是最重要的

小我心目中的愛,通常建立在彼此看法的一致上,觀念一旦分歧,小我的愛便蕩然無存了。
……由於你還在不斷尋求別人的認同,所以很難體會到愛的「無條件」。要知道,同意,正是小我關係所索求各種條件的底線,到最後,勢必演變成沆瀣一氣的依存關係。那彷彿在說:「只要你的小我和我的小我都同意了,我就支持你。」
然而,兩個小我互相同意時,你就必須當心了。因為小我的本質,就是要去跟另外的小我分裂、隔離和衝突的。所以,當兩個小我都同意時,絕對是要聯手對付另一個小我。這並不是真正的贊同,而是暫時的聯盟。只要共同的敵人一垮,聯盟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每個小我要會回到原先各自熱中的把戲裡。
想靠別人的同意來尋求愛,那是不智的,只會帶給你失望。與其如此,還不如透過「不同意」來尋求愛,可能會對你更有意義。我曾告訴過你:「愛你的敵人。」我說這話,並非標新立異,或存心要刁難你。相信我,我是語重心長的。
……為何我說「愛」你的敵人?因為,你若不愛他,就不會珍惜他帶給你的禮物。
……在你學習愛你的敵人之際,足以顯示你有面對自己黑暗面的願心。那個敵人,充其量,不過是讓你看到自己的一面鏡子,直到你那張生氣的臉孔逐漸露出笑容為止。
想要與敵人和平相處,你必須試著同時採用他們的以及你自己的眼光來看事情,缺一不可。如此,你才可能掙脫一己的偏狹,超越彼此的衝突,而生出慈悲心來。
記住,與人和平相處,並不表示你一定要認同他們的意見,但是你必須學會尊重他們。
小我的同意,永遠不會帶來和平,因為小我是不可能真正同意任何事的。和平只能帶來愛和尊重。當愛現身時,你的對頭彷彿變成勇於反對你的朋友。因此,你無需因為他看事情的角度與你不同而擯斥他,反而要更加仔細聆聽他的每一句話。
你若能以聆聽朋友的心態來聆聽你的對頭,表示那不是小我在聽,而是你內的靈性在聽他內的靈性。
人類的衝突只有一個起因,就是雙方都想貶抑對方的人性尊嚴,看清對方的價值。只要其中一方產生這種心態,那麼,即使是最簡單的小事,都無法達成協議。如果雙方都用尊重和接納的態度彼此相待,無論多困難的細節,都不難解決的。
奇蹟源自於愛。憑著愛心激發出來的解決方案,其效益必然無遠弗屆﹔而愛的願力,也就是平等相待的願力,正是奇蹟發生的必備要素。
──摘自《無條件的愛》

2010-08-23

敬畏生命中的怪獸

在西藏最受歡迎的大修行和瑜伽士密勒日巴(Milarepa)的生平故事裡,學會「放下」正是他生命中極關鍵之事。密勒日巴在開悟很久之後,有天他到洞穴外收集柴火,平常他都在山洞中愉快地過著修行的日子。當他撿完木柴回來時,發現洞穴外有七支外殼堅硬的大怪獸,它們身軀極為龐大,而且眼睛有如巨杯。它們有的忙著升火,有的在磨麥粉,其他的怪獸則在施行各種幻術。
密勒日巴一見它們就心生恐懼。他用觀想佛陀,口誦伏魔真言,都無法降伏那些怪獸。他轉念一想,這些可能是本地的山林之神。我在此修行多年,但疏於關照它們,也沒向它們獻過任何供品。於是他便唱起頌讚之歌。
你們這些非人怪獸聚集於此地是我的障礙。各位喝下這個代表友愛與慈悲的甘露,然後就請離開吧。
前三個施幻術的怪獸聽了這歌之後就離開了。密勒日巴明白其餘的怪獸是幻化而生的修行障礙,於是他又唱起這首自信之歌。
諸位怪獸今日光臨此地真是美妙。你們明天一定要再來呀。這樣我們就能不時切磋談心。
這歌一唱出來,另外三個怪獸立即逃之夭夭。現在只剩最頑劣的那個怪獸正使出渾身解數,跳起堂皇亮眼的舞蹈。這時密勒日巴思忖著:「這怪獸兇狠又厲害。」於是他便唱起另一首「證悟之極峰」。
怪獸雖兇狠如你,但我絲毫不為所動。
若像你這樣的怪獸能動搖我修行的堅定意志,
那麼心中所生起的慈悲心就失去意義了。
怪獸呀,若你想待得長久些,我並不以為意。
若你還有其他的友伴,帶它們一塊來吧。
咱們不妨聊聊彼此的差異。
至聖金剛王,佛陀呀,
請賜福給這個靈性低劣的生物吧,
讓它生起圓滿的大慈悲。

密勒日巴唱頌這首歌時,心中懷抱著無限仁愛和慈悲心。他毫不擔心自己的身軀,置死生於度外,將全身放入怪獸的嘴巴裡──但這怪獸的力量不足以吃掉他,只好敗逃而走。
藏傳佛教的修行法門教導我們,藉著捨身並且尊敬怪獸,我們的生命才得到大利益。當怪獸出現在眼前,我們得明白它們原本就是這隻生命之舞的一部分。當它們惡形惡狀現出威脅時,我們所謂的危險處境,不過是自己恐懼的幻境罷了。我們對生命變化無窮的神奇能力愈敬畏,就會愈睿智。當我們擁抱這一切遷流不息的現象時,它們就會轉化為一道美麗的彩虹。其中每種炫目亮麗的色彩都在我們那覺醒的心中閃耀生輝。
──摘自《狂喜之後》

2010-08-20

不抗不拒,獲得最大能量

我們只要認為自己、別人或整個世界不對勁,就會開始產生抗拒的意識。這個產生抗拒的內在意識會說:「不應該這樣!」於是我們耗費所有的能量企圖改變環境現實,讓它變成「應該這樣」。
……大部分的人相信,抗拒生活上不想要的狀況,只要有恆心、有毅力並且夠努力,時候一到,這些討厭的東西就會消失。
有件事我必須告訴各位,那就是,你所抗拒的「任何東西」,它絕對不會消失,只會驅使你更加否認,並且深深烙印在你的故事裡。只要你一直抗拒任何事情,它都不會有所改變,它絕對不會讓你減肥十公斤,也不會讓你重新喜歡上前夫。
學空手道的時候,老師教我在被襲擊的情況下,有時候「放手」才是最佳防禦的方法。譬如,攻擊者抓住我的手臂,這時候,不要忙著用力將手臂扯脫他的抓握,反而必須跨步靠近攻擊者,這才會讓攻擊者的手臂完全放鬆。如果我們拚命反抗攻擊者的抓握,只會引起他抓得更緊的本能反應。所以,為了脫身,我反而必須讓他抓得住我。當我「放下」、「放鬆」,對手自然就會鬆手,讓我有機會掙脫。出現任何威脅的時候,人類最初的反應就是抗拒。當我們深呼吸、放鬆,順著當下的生命經驗,不抗不拒,才能獲得最大的能量。
為了超越苦難,我們必須放下抗拒的本能,再放下我們的「放下」。任何圖謀的改變、害怕的事情,以及任何氣惱、拒絕接受的事情,會把我們黏在過去,令我們依附於故事、依附於編造出一大堆故事的陰影信念中。
隨順於「如是」(that is),是要我們的心軟化,放下來自於故事的預期,接受生命當下所呈現的一切。隨順於組成我們的所有材料,也就是邀請我們用純真的雙耳傾聽痛苦所要傳達的訊息,而不是被「陰影黑盒」重複守舊的結論所干擾,唯有承認我們緊抓故事不放,才能軟化抗拒的心,並且從生命經驗中獲得智慧。

──摘自《陰影,也是一種力量》

2010-08-19

綠蠵龜的啟示

「當我浮潛在水面時,我理解到這隻綠蠵龜是配合著大海的律動在前進的。每當有一波浪潮沖向海岸,迎面打向綠蠵龜時,牠就會隨著浪花漂浮起來,然後稍微拍打四肢,以維持身體的平衡。當波浪往後退回大海時,牠則會拍動得快一點,這樣就能充分運用海浪的律動力量,來加強自己的速度。
「綠蠵龜從來不和海浪搏鬥,而是利用海浪的力量。我之所以會跟不上牠,就是因為我一直都在拍打水面想要往前進,卻絲毫不理會水流的方向。剛開始時沒問題,我還能跟上牠,有時候我甚至得放慢一點速度。然而,當我越是跟迎面而來的浪潮搏鬥,我就變得越來越疲憊了。也就是說,當浪潮往外沖刷時,我已經沒有足夠的力氣來善用這樣的力量了。
「隨著浪潮沖進沖出,我也變得越來越精疲力竭、更沒有效率了。而那隻綠蠵龜則依然完美無缺地配合著海洋的律動往前推進,這也是牠為什麼會游得比我快的原因。」
……
「每一天,都有很多人想說服你花時間或精力在他們身上。想想那些電子郵件,如果你參與、回應每一種你所獲知的活動、促銷和服務,你就根本沒有任何空閒了。這只是電子郵件的問題。還有許多其他人也想佔據你的注意力,像是要你花時間看電視、到餐廳吃飯或是去某地旅行,很快你就會發現,自己一直都在做其他人所做的事、或是別人想要你做的事。
「我在第二天看過綠蠵龜,回到海灘之後,心中已有了這樣的徹悟。我坐在大毛巾上,把這個想法寫進日記。我明白在自己的一生中,迎面而來的浪潮,就是所有的人、活動,以及那些想要引起我們注意、侵佔我們的能量與時間,卻和我們的『存在目的』毫無瓜葛的事件;而往外沖刷的浪潮,則是能幫助我們達成『存在目的』的人、事、物。因此,當我浪費越多時間與精力應付迎面而來的浪潮,就更沒有時間或精力,去追隨那些往外沖刷的浪潮了。
「當我想通這一點,一切就全都改觀了。我應該投入多少『努力』、又為了什麼而『努力』,我都會更謹慎地考量,做出更好的選擇。」

──摘自《生命咖啡館》

2010-08-18

建立富足的心態

許多年前當跨洲旅行還不普及的時候,有個人想要從歐洲到美國旅行。這個人努力工作,存下每一分錢,最後終於存到一筆剛好能買船票的錢。當時那趟旅程大約要花上二到三週橫渡大西洋。他去買了一個皮箱,裡面裝滿起士與餅乾,因為他只負擔得起那些食物。
一上了船,所有人都跑到富麗堂皇的餐廳去吃美味的餐點。在同一時間,這個窮人就躲到角落去啃他的起士與餅乾。他就這樣過了好些日子,聞著餐廳的菜香味,聽著餐廳裡的人以各種形容詞形容食物的美味,還一邊摸著他們的肚子抱怨吃得太撐,旅行結束後可要好好減肥。這個貧困的旅人也想加入這些人一起在餐廳用餐,但他沒有多餘的錢。有時他還會半夜睡不著,夢想著那些乘客口中的奢華大餐。
在旅程即將接近尾聲,有個人走過來對他說:「這位先生,我在用餐時間忍不住注意到你總是在啃起士與餅乾,你何不來到餐廳與我們一起吃呢?」
旅人因為羞愧漲紅了臉。「這個嘛,告訴你事實好了,我的錢只夠買票,沒辦法負擔得起這些昂貴的餐點。」
那位乘客驚訝地挑起眉毛,搖搖頭說:「先生啊,你不知道餐飲費已經內含在票價嗎?你早已經付過餐費了。」
當我第一次聽到這個故事,忍不住想,有多少人就像這位無知的旅人。因為他們不知道生命中一切的美好事物早已被付清了帳,於是他們錯過上帝最好的東西。他們也許正前往天堂之路,但他們不知道票價裡含有什麼好處。
每一次當我們懷著卑微的心態,就好比是啃了更多起士與餅乾。每當我們退縮並說:「喔!我做不到,我條件不夠。」我們就是在吃更多的起士與餅乾。每當我們懼怕、擔心、焦慮,或為某件事緊張不堪時,就正是在吃更多的起士與餅乾。該是去上帝的餐桌吃飯的時候了。上帝為你預備豐盛的宴會,其中充滿了各種難以想像的好東西,而且都已經幫你付清了帳單。
上帝有你要的每樣東西──喜樂、寬恕、平安、醫治,無論你需要什麼,都已在上帝的餐桌上擺著,只等你拉開椅子坐到座位上享用。
也許你在生命中經歷過重大的失望、或面對過重大挫折,歡迎來到現實世界!但必須記得,你是至高上帝的兒女。只因為有些事情不如意或有人讓你失望,並不會改變你的身分。如果一個夢想破滅,就去開創另一個新夢想。如果你被擊倒,要再接再厲。當一扇門關上,上帝會為你開另一扇更大、更好的門。抬起頭來,看看上帝為你生命預備的更好願景,別縮到角落去啃起士與餅乾。
也許你的生命有個崎嶇不平的開始;也許你曾經歷可怕的貧窮、沮喪、受虐或童年時期所發生可怕的事,你也許會讓那些不好的經歷決定你後半生要走的路。然而,即使你生命的起始是那樣,卻不表示也要那樣結束。你要建立新視野,看到上帝能在你生命中所做的,並建立富足的心態。
──摘自《活出美好》

2010-08-17

改變,從自己開始

有一對男女剛結婚不久,但新嫁娘才進夫家,就開始為雞毛蒜皮的小事跟婆婆爭執不休。婆媳之間劍拔弩張,並逐漸嚴重到誰看誰都不順眼。在新嫁娘眼裡,婆婆根本是個愛管閑事的老巫婆,而婆婆也認為這個年輕媳婦剛愎自用,一點也不尊重長輩。
倆人之間高漲的敵意根本沒有什麼確切原因可言,但是到最後,新嫁娘竟然氣婆婆氣到惡從心生,決定想辦法把婆婆殺了。於是她找了一個醫生,請醫生給她毒藥,好讓她可以在婆婆的食物中下毒。
醫生聽完這新嫁娘的抱怨之後,同意給她一些毒藥。「但是,」他警告說,「假如我給你會馬上發作的劇毒,那麼,大家就會把矛頭指向你,說:『你竟然毒死了婆婆!』然後也會發現毒藥是我賣給你的,這樣對我們兩個都不好。所以我會給你藥性比較溫和、發作得比較慢的毒藥,這樣她才不會馬上死去。」
醫生又指示她,下毒期間要盡力歡喜地服侍婆婆,「每餐服侍她的時候,都要面帶微笑,」她囑咐著,「告訴她,希望她喜歡這些飯菜, 還要問她需不需要其他東西。態度要謙恭體貼,這樣別人就不會懷疑你了。」
新嫁娘同意了,於是把毒藥帶回家,當天晚上就把毒藥加進婆婆的飯菜中,並且恭敬有禮地把晚餐端給婆婆吃,被這樣恭敬服侍了幾天之後,婆婆對媳婦的觀感開始改變了。「也許她沒有我想得那樣驕傲自大,」老婆婆自忖道,「也許我錯看她了。」慢慢地,她也開始對媳婦愈來愈好,不僅讚美她的烹飪手藝,又說她很會持家,倆人後來甚至開始聊起天、說起笑來。
老婆婆的態度一轉變,媳婦當然也跟著改變了。幾天之後,她開始想道:「也許婆婆並沒有我想得那麼壞,其實她人還挺好的。」
就這樣過了大約一個月,這兩個女人竟然變成了好朋友:倆人相處甚歡,關係好到讓媳婦不再對婆婆下毒。但她接著便開始擔心起來了,因為她意識到自己已經在婆婆的每一餐飯裡下了許多毒藥,婆婆很可能就快死了。
因此,她趕緊回去找醫生,告訴他:「我犯了一個天大的錯誤!我婆婆其實是個很好的人,我真的不應該對她下毒的。拜託幫幫忙,給我解藥吧!」
醫生聽了新嫁娘的話之後,靜默了良久,「很抱歉!」他告訴她:「我實在幫不上忙,因為根本沒有解藥。」
新嫁娘聽了難過極了,不禁放聲大哭,咒罵著想殺了自己。
「你為什麼要殺自己呢?」醫生問道。
新嫁娘答道:「因為我竟然對一個這麼好的人下毒,現在她就快死了,我應該了結自己的生命來懲罰自己的惡行。」
醫生又沉默了一下,然後咯咯笑了起來。
「這時候你怎麼還笑得出來?」新嫁娘質問道。
「因為你根本不需要擔心,」他答道,「我說沒有解藥,是因為一開始就沒有給你毒藥。我給你的,事實上只是無害的草藥。」
我喜歡這個故事,因為這是一個顯示經驗的自然轉變有多麼容易發生的簡單例子。起初,這個新嫁娘和婆婆相互仇恨,彼此都認為對方壞極了。然而當她們開始以不同態度對待對方之後,便開始以不同的眼光看待彼此。他們看到了對方的良善,最後變成了親近的朋友。他們其實還是原來彼此看不順眼的「那個人」,唯一改變的只有她們自己對事情的看法。
──摘自《世界上最快樂的人》

2010-08-16

體驗本然寂靜,比喝水還簡單

現在我要告訴你一個大祕密──任何時刻,當你將注意力安住在往來心中的一切,這就是禪修;以這樣的方式安住,就是體驗本然心。
禪修跟日常生活中思考、情緒和感受歷程的唯一差異,就在於你是否運用了單純、赤裸的覺性。當你讓心如其本然地安住,不追逐任何念頭,不被任何情緒或感官知覺帶走,這時覺性就會顯現。
我花了很長的時間才明白,禪修竟然這麼簡單,主要是因為它看起來如此平凡,而且跟我日常的感知習性如此接近,以致於我很少會停下來去認出它。就像我在巡迴講學中遇到的許多人一樣,我自己以前也以為本然心一定是某種很特別的東西,跟我所經歷的一切都不一樣,或者更好。
就像大部分人一樣,過去我也經常批判自己的經驗,認為生活中來來去去的憤怒、焦慮、恐懼等念頭都是壞的,是有負面作用的,或至少是跟本然寂靜相互矛盾的。然而佛法以及這個無修練習的含意卻是,若能讓自己放輕鬆,心理上退一步,我們就能開始認識到,這種種念頭不過是在海闊天空的心中來來去去的現象,而心就像虛空一樣,無論其中發生什麼,虛空根本不受干擾。
事實上,體驗「本然寂靜」比喝水還容易。想喝水的話,還得費一番功夫呢。你必須去拿杯子,把杯子靠到嘴邊,再把杯子傾斜之後,水才能倒到你嘴裡,然後還要把水吞下去,再把杯子放下來。可是,體驗本然寂靜根本不需要花這些力氣;你只要讓心安住在它本然的寬廣開闊之中就行了,不需要特別的關注,也不需要特別努力。
倘若不知道為什麼,你就是無法安住自己的心,這時你可以只是單純地觀察任何念頭、感受或感官知覺的顯現,停留了幾秒,最後消融,於是你認出:「哦,這就是我心中在發生的……」
無論你身在何處,在做什麼事,最重要的是去認出自己的經驗是很平常的,是你自心真實本質的自然呈現。倘若你不試圖阻斷心中的發生,而只是觀察它,最後你會開始有一種穩定的放鬆感,一種無限的開闊感──這其實就是你的本然心,也就是那自然不受干擾、任由各種念頭來來去去的背景。
同時,你也喚醒了新的神經傳導路徑。當這些路徑的連結愈來愈強、愈來愈深時,你就會愈來愈有能力忍受每個瞬間從心中蜂擁而過的種種念頭。無論有什麼紛擾的念頭生起,都只會變成激起本然寂靜覺性的觸媒,而這本然的寂靜則包納並滲透、遍滿這些念頭,就好像虛空包被並滲透遍滿現象世界的每個粒子一樣。
──摘自《世界上最快樂的人》

2010-08-12

意義、目的與真相

事件的意義或目的,其實都一直埋藏在你心底,要找出那些意義,你必須往自己內心去看,你若一味向外探求,想從所謂的「客觀」事件中找出它的意義來,只是浪費時間而已。
通常,你最先想到的,就是向別人請教,向專家求助,一個意見還不夠,還要找第二個或第三個意見。
老實說,聽了第三個意見之後,你是否覺得比第一個意見更清楚了呢?請教專家之後,真的讓你茅塞頓開了嗎?讓你心情平安了嗎?
若是如此,你最好小心!因為用別人的詮釋來取代你自己的,不但不能幫你釐清真相,反而可能引你步入歧途。
若想深入問題的核心,你必須清除自己所有的詮釋,而單純地深入其境。當朋友對你說:「我有答案。」不妨禮貌地辭謝他們。他們的答案,可能也跟你自己的評斷一樣,百害而無一利。
你只要承認:「我不知道這件事的意義,我願給自己一些時間慢慢了解。這件事會發生在我的生活裡,必有一個無上的智慧在主導,而我願意相信,它必會啟示給我這事的意義。」
這是你所能做的最好回應,也是愛的回應,它能釋放你和身邊的人,讓你不再衝動地判斷、解釋,或急於將問題合理化。
這樣說,並不是要你拒人於千里之外,相反地,你該邀請他們進入你的生命,讓他們握住你的手,凝視他們的臉,感謝他們的關心,並讓他們知道:「我這兒沒事……我只需要更深地去面對某些問題而已。」
放下批判和詮釋,原是一件輕鬆的事情。你若覺得困難重重,表示你已忘記怎麼「活」(to be),才會把生命裡原本最容易的事,變成一套極其複雜的修行功課。其實,你隨處都能找到各式各樣的法門,教你怎麼「活」或「臨在」(to be)。然而,一落入方法,你就已經從「活」轉變成「做」(to do)了。
奉勸你,放下所有的方法吧。它們全非必要,你只要停止批判、解釋、推測和概念化,放在所有「非臨在」的作為,自然活得生機盎然。然後,你才能從表面看來雜亂無章的事件中,看到天恩所在。那時,你將明白它的意義,並為此慶幸不已。
這個意義一旦呈現眼前,你就不會畏懼自己今生今世的任務。但你若還企圖強迫生命綻放,催促它開花結果,它就無法啟示原有的意義了。
所以,耐心一點,對自己寬容一點,你生命的喜悅和美麗就在當下,一切都唾手可得,你此生的任務也會在這一刻完全展現出來。
不要從經驗之外尋找意義。只要信任事情的真相,與它坦然共處,如此就行了。這是我所能給你的最深教誨,因為,僅僅這樣簡單的練習,就足以粉碎所有遮蔽真理的障礙。
──摘自《無條件的愛》

2010-08-10

負起責任,讓自己自由

指向別人的手指,將矛頭向外的怪罪,確實可帶來內心的滿足。很多人會把生活不順利轉向指責別人,因為大多數人不想為自己的生命劇負起責任。可是別忘了,把過錯歸罪別人,自己仍緊抱著痛苦,其中的含意無異於在說明:只要我們責備他人,我們就沒有自由,因為怨恨讓我們被受到責備的人綁住──也被討厭的環境綁住。
只要心中有怨恨的種子,就會製造出某種痛苦與個人劇,也就是說,我們不滿意自己的生活,只好讓責備繼續活著,我們的內心總有一股強烈的衝動想說:「看!你對我做了什麼好事?」我們向外界大聲嘶吼,企圖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然而這個怪罪別人的指責必會擴大蔓延,所導演出的行為與製造出的經驗,目的只有一個,也就是要證明我們是對的!換言之,也許我們曾經出錯,但是這個過錯損害我們想要的結果,我們認定自己是受害者,為了替內心怨恨提出正當辯解,我們必須找出某些方法破壞自己,然後理直氣壯指著別人說:「看!你做的好事!」
離開這個陷阱的唯一方法就是負起責任。就更深入的層面而言,許多人一直逃避為事情負全責。「負責」讓人覺得,傷害我們的某人因此得以擺脫困境、佔了便宜。事實上,負責才是讓自己擺脫困境的唯一方法。如果某人傷害我們,結果竟然讓我們變成世界偉人,相信我們一定不會再怪罪他。
……「負起責任」讓我們從生命經驗中提煉智慧,並找到隱藏其中的禮物,生命的每一項經驗都是教導,即使痛苦,我們也能從中學習到什麼,「責任」是我們終極的命運。
──摘自《陰影,也是一種力量》

2010-08-09

傾聽的藝術

傾聽別人說話時,不要只用心智傾聽。要用整個身體傾聽,一面傾聽一面感受內在身體的能量場。如此可以讓注意力從心智抽離,創造出一個寂靜的空間,讓你不受心智干擾,真正地傾聽。如此也是給予別人對方空間,讓對方如如呈現,那是你可以給予別人最珍貴的禮物。
大多數人不懂得傾聽,因為他們多數時候都只管自顧自思考。他們專注於此,而非別人說話的內容,更別說那些最重要的事情:在這些話語和對方心智下的他人「本體」。這是認識合一(oneness)的開端,也就是愛的開端。在本體的最底層,你與天地萬物是合而為一的。
大部分的人際互動都只停留在思維的層面,而非真正的溝通。沒有任何一種人際關係可以靠這種方式臻至成熟的,這也是為什麼人與人之間有那麼多的衝突。當你的生命受到了心智的支配,摩擦、爭端、衝突必然會層出不窮。與內在身體保持連結,可以幫助你創造出一個無念的清靜空間,讓人與人的關係更加和諧。

──摘自《當下的力量》

2010-08-05

戀愛時發生的事

我們總是把自己最好的東西看成是外在的東西,但這件事並不會經常發生,只有當你戀愛時它才會出現。
你是否還記得當初在戀愛時,你的對象似乎充滿著愛與光明,真是美妙極了,對不對?
但幾個月之後你卻開始懷疑,那些愛、光明及美好的感覺都到哪裡去了。你以為那是因為他不再愛你了,但真相並非如此。
一開頭的美好品質只是一種幻象罷了,那是你自己的本體的一種投射,但並不意味著你的伴侶沒有自己的本體,而是你看到的並不是真相。你只是把你的本體投射到他的身上了,因此,本體才是你真正愛戀的對象!
人為什麼會戀愛?人會戀愛是因為當心打開時,你就貼近了自己的本體。接著,無意識或人格便開始出來阻擾,因為貼近本體對它是一種威脅。這就是為什麼你會將本體投射到某個人身上,然後和它談起戀愛來。這意味著你無法忍受自己的開放狀態。
如果你回想一下戀愛時的感覺,你會發現那是一種美好的、擴張的高峰時刻。適合的人突然出現,於是你戀愛了。也許你跟這個人已經相識五年,可是從不覺得他有多美好;突然他擁有了所有的優點,陽光全照向他了!看看他的眼睛!難道你見不著裡面的星星嗎?你看不見他的溫柔嗎?為什麼你以前沒看見這些東西?你可能會說:「我只是從未認清他的真相罷了。」
其實,你是在他的身上看見了自己的真相。當你的心打開時,確實比較能看見另一個人的本體。那突然其來的美妙感,的確是你的本體的投射。你早就具足了它,卻認為他擁有它。這就是你在戀愛時所發生的事。
──《鑽石途徑1》

2010-08-04

清醒為幸福之本

腦是幸福感受的控制中心。可惜,這個器官喜歡找幾個藉口來阻止我們得到最大的快樂。而我們也接受了──不是因為頭腦的這些花招奏效了,而是因為我們根本就不認得那些花招,落入了它們的陷阱。
例如,由於腦基本上傾向於過度高估不論是正面或負面發展的後果,所以我們恐怕沒有能力描繪出一個未知情況會對自己的情緒產生什麼影響。舉個極端的例子:你認為自己是在贏得了樂透頭彩後過得比較好,還是──希望永遠不會發生───在一場車禍後必須坐在輪椅上過餘生?
你大概會選百萬富翁的生活。幾乎每一個人都會這麼決定。有些被問到的人甚至說,假如遇到那樣的車禍,他們寧死也不要癱瘓。然而美國科學家證實,這些出自本能的意見,跟車禍後那些年裡的真正感受其實無關。科學家除了對可以自由行動的人提問,也詢問真正的樂透彩得主與車禍受害者對於自己生活的滿意度如何。
這項一九七八年發表的研究現在被視為社會研究的經典之作。它闡述了人類的強大適應力,不論在美好時期或在惡劣時期都能適應。百萬獎金不會讓他們長期覺得生活變得美好,而癱瘓並沒有降低太多他們覺得人生美好的感受。雖然在事情發生的頭幾個星期,樂透得主高興得如在雲端。而癱瘓的人在為所失去的行動自由大大悲傷。不過接下來就變成事情似乎就應該這樣。新富翁自從把新買的保時捷跑車視為當然之後並不覺得比先前快樂,有人甚至開始夢想要一部法拉利。反過來,坐輪椅的人習慣依賴陌生人的協助,他們多半在憂鬱了一段時間之後重拾生活的勇氣,他們對於生活的平均滿意度並不會比行動自由的人低很多。不管是車禍受害者或樂透得主,只要是在事件發生之前就接受生活的人,現在也接受生活,而愛發牢騷的人還是愛發牢騷。
──摘自《不斷幸福論》

2010-08-02

自然就是真理

任何上天所賦予你的東西都具有某種意義,它是深具意義的,你不能夠縮減它或改變它,如果你試圖這麼做,你將會陷入麻煩。事實上,你已經陷入了麻煩,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已經陷入了麻煩。
人為什麼要譴責它自己?他為什麼不能夠接受自然?因為透過譴責,自我就產生出來了,沒有其他方式可以產生自我。
要產生自我,你必須抗爭;要產生自我,你必須去譴責某些東西,以及讚美某些東西;要產生自我,首先你必須創造出一個神和一個魔鬼,然後你必須去跟魔鬼抗爭,而試圖達到神。
自我需要衝突,如果沒有衝突,就不可能有任何自我。只要想想……如果在你裡面沒有抗爭,如果你完全接受你自己──就以現在的你,你就覺得很快樂,你就覺得深深地滿足,你就覺得非常滿意,一絲抱怨都沒有,充滿著感激的心情,這樣的話,自我怎麼能夠存在呢?你怎麼能夠說「我是」?你越抗爭,那個「我」就越被創造出來。
……本來能量是非常豐富的,但是它都發散在抗爭之中。你分裂你自已,然後你從兩邊來抗爭,能量就被發散掉了。如果你允許那些能量進入內在的和諧,而不要抗爭,那麼那些同樣的能量可以變成狂喜的。
接受,接受任何存在的,這就是道的基礎。道並沒有創造出任何「應該」……只有一件事必須被遵循,你就是你的本性,不論你的本性引導你到哪裡,你都必須信任它。
……如果你不真實,你怎麼能夠找到一個神?你怎麼能夠變成跟神一樣?你在追求真理,可是在你的生活裡,你總是不真實,一個不真實的人怎麼能夠碰到真理?這似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真理將會敲你的門,你不需要走到任何地方,你只要變得很真實就可以了。當我說只要變得很真實,我的意思是說只要變得很自然就可以了。
自然就是真理,除了自然以外沒有其他真理,這就是莊子的訊息,是世界上最大的訊息之一。
──摘自《當鞋子合腳時》

2010-07-23

哀悼、死亡與終結

對很多人來說,死亡是一個終結,只要死亡出現,一切都變成一場空。
因此,很多人把生命視為最有意義的東西,千方百計要保留它、延續它。
可是,當你看到心靈的移動,便會領悟到個別的生命不再那麼重要;心靈的移動,使高高在上的生命失去光彩。
人必須看清楚生命如此短暫,而那些來自不知名的遠方,帶來生命的源頭是超越生命的。當生命走到盡頭,那也不過是回歸源頭而已……在源頭裡,又何來消失這回事呢?
……生命是來自潛藏的未知,生命顯現一段日子後,又再次沉寂。真正偉大的東西是那些潛藏的未知,那是一個偉大的領域。與這個領域相比,那些呈現出來的東西,不過是渺小的過眼雲煙而已。
死去的人,歸屬於潛藏的未知。如果我們願意的話,死去的人也能產生影響力,承擔生命。
……當我細心留意生存和死亡間發生的影響力時,便會見到死去的人,只是帶著緩慢的步伐離去,好像想在我們身邊多留一點時間;而那些沒有被哀悼、被敬重、被懷念的人,會停留更長的時間;而我們拒絕以及害怕的人,所逗留的時間更長。
只有將悲痛釋放出來,在悲痛中敬重去世的人,他才能有真正的哀悼。死去的人才能隱退回源頭,生命才得到了了結,得到真正的死亡。
死亡是一個終結,如果我們帶著這幅畫面,即使是對早逝的孩子,或是夭折的嬰兒,都會有另一種態度。
通常,我們會以為他們錯失了某些東西,然而,他們應該錯過什麼呢?
生命最重要的東西,依然存在於源頭內,那裡是生命的起源,也是生命最終要回歸的地方。
如果我們能讓死去的人離開,雙方不需要做特別的要求和努力,他們對我們也會有平和的影響。長期的哀悼,不論是對活著的人或是對去世的人都是可怕的。如果某人拒絕承認去世的人或對他還有虧欠,他的哀悼時間總是很長的。
有愛的人不會做長久的哀悼。佛洛依德見到威爾斯總統在妻子去世一年後再婚,便說:「這表示他曾經深深地愛過他的妻子。」曾經愛過並且哀悼過,人便能夠活下去,也會得到至親去世的人的同意。

──摘自《心靈活泉》

2010-07-22

生命與死亡的循環

在靈魂的深層中,有一種邁向死亡與亡者的傾向。
這是一種非常柔和與深沈的移動,整個生命的移動是要回歸它的源頭,那是生命的起源。
在這個柔和與深沈的移動當中,我們可以看到那比我們所謂的幸福更加偉大、更有深度,誰能夠與這份移動共進退,便能夠與萬事萬物和諧共處。
……生命來自一處不知名的遠方,流經我們身旁,事實上,不是我們緊抓住生命,而是生命緊抓住我們。生命的源頭把我們抓緊,利用我們完成某些事,然後釋放我們,讓我們回歸源頭,一切就是這樣。
靈魂認識這個源頭以及生命的歸宿。靈魂帶著一個信念──生存過一段日子以後,便要回歸那個源頭……靈魂並不害怕回歸源頭的移動,害怕的往往是「我」;我們所害怕的,很少是因為那個回歸,多數的害怕是來自改變帶來的痛楚。
……生命的源頭比生命更偉大。由生命直到死亡這個階段,不會是損失,那完全是一個循環,開始和終結都是一樣。
生命起於源頭,達到某一個高峰便沉寂下去。這如同一天中,太陽從水平線升起,朝著最高的一點緩緩上升,到達高峰後,停留片刻,慢慢消沈下去,傍晚,深夜。在一天中,流逝的東西愈多,那一天愈豐富。生命也是一樣,在生命內流過的東西愈多,生命也愈豐富。當終結來臨時,便得到圓滿。
生命好比這一個循環,開始和終結是互相交流為一體,兩者相交的那段日子便是我們的生命。

──摘自《心靈活泉》

2010-07-21

與逝者連結

我們可以觀察到,很多人害怕死亡,原因是他們把生命視為高高在上的價值;而他們也害怕死去的人,以為他們仇視和嫉妒活著的人……一旦,我們與去世的人和解,我們便能夠和自己的死亡和解。
如果我們能正視死亡的人,尤其是正視那些屬於家庭的人;並且,我們不逃避他們的視線,我們便可以得到和解。
例如,我們想像,我們走到一位對我們非常重要、深愛我們、但已去世的人面前,躺在他們旁邊,直到我們完全安寧和平靜。
一段時間之後,我們會感受到,去世的人給予我們的支持,是一份支持我們生命的祝福和力量,直到我們的生命終結為止。
活著的人通常會感到自己超越了去世的人,會以為自己得到利益。正是因為如此,他們會讓自己軟弱。如果他們能夠正視死去的人,甚至對他們說:「我再活一段日子,跟著我也會去世。」這樣子,我們對死去的人的高傲感會消失,我們就能開放地接受死去的人給予我們的力量。
──摘自《心靈活泉》

2010-07-14

真正無條件的愛

我們總是希望有人能了解我們,能愛我們,我們總是希望能找到那個最了解我們的人,這樣子,我們就能感覺自己被全然接受,被無條件地愛著。
可是這種了解與愛,其實是我們希望對方照著我們想要呈現出來的形貌,去看到我們,去接納我們,去愛我們。
也因為這樣的希望,我們對於別人以及這個世界,其實一直保持著一種疏離、不參與的態度。
在心裡,我們一直感覺自己是孤單的,是與世界分離的。
然而,這種孤單、這種分離感,正是我們自己設下的。我們對自己是怎樣一個人,有所堅持、有所期待,並且希望別人能看到我們所堅持與期待的形貌,希望別人來愛這樣的我們。於是,這些堅持及期待,反而在我們周遭圍起一圈圈藩籬,只讓能明白這種堅持及期待的人及感覺通過,進到我們的內心。只有這樣,我們才感覺自己是被了解,被全然接納,被無條件地愛著。
但這不正是互相矛盾嗎?我們原本希望人們能接納並了解真正的自己,獲得無條件的愛,到頭來,我們的作法卻是得到了有條件的愛,並且只希望對方能看到、了解並接納我們想要他愛的那一部分。
於是,我們內在總是有一種空虛,總是有一種不滿足,總是覺得哪裡還是缺乏的,也總是會憧憬著是否有更完美、更了解自己的對象。
這種循環會永無止盡地繼續下去。除非,有一天,我們願意去看到真相,去看到我們是怎麼堅持與期待自己是怎樣一個人,又怎麼堅持與期待對方該如何來愛我們,否則,這一切將不會停止,而我們也不會得到真正無條件的愛。
要獲得真正無條件的愛,始終開始於我們願意看見自己的真相,願意接納自己的真相,願意給自己無條件的愛,願意更加敞開,甚至全然敞開。一旦這樣開始,你會愈來愈感到愛源源不絕地湧進你的生命,而且永無止盡。

2010-07-13

傾聽內在的聲音

佛陀以他的方式來生活,然後一座廟就誕生了,然後就有千千萬萬的跟隨者,他們開始像佛陀一樣地生活,這樣做,他們就錯失了他們的目標。佛陀從來沒有遵循任何人,他的方式是他自己的方式。他活得很快樂,那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如果你跟隨著他,你將會不快樂。
不要遵循任何人,否則你將會變得不快樂。你已經夠不快樂了,因為你一直在遵循你的父親、母親、老師和宗教。你一直在遵循很多來源的教導,所有那些聲音都不同、都互相矛盾、都不一致。你被拉往各個方向,你怎麼還能夠湊在一起呢?你是一個分裂的現象,你裡面是一個群眾,有一部分向東,另外一部分向西,下半身走向南方,上半身走向北方的喜瑪拉雅山。你是一個凝聚的現象,你沒有凝聚在一起。
要凝聚在一起!我告訴你,如果你凝聚在一起,如果你不聽任何人的話,如果你只是聽你自己內在的心聲,即使你有時候必須犯錯,即使你有時候會做錯,你也不必擔心。你將會做錯,因為你已經過分習慣於遵循別人的引導,而喪失了你自己內在的心聲。你已經不知道內在的心聲是什麼。有很多聲音在那裡,而它們都是來自別人,有時候是母親在講話──做這個!有時候是父親的聲音──不要做這個!有時候是別人──佛陀、基督、或莊子……放棄所有這些聲音,注意聽!
靜心是一種深刻的傾聽,傾聽內在的聲音。當你變得很寧靜,別人的聲音就停止了。莊子就回他家去了,佛陀也回他家去了,耶穌也不復存在,你父親和母親都真的走了,每一個人都走了,只有你被留下來,單獨一個人,存在於你的「空」裡面,然後你的本性就會開始呈現出他自己──那就是一種開花。
當種子打破了硬殼而發出芽來,當你內在的聲音跑了出來、發出芽來,那麼你就去遵循它,不論它引導你到哪裡,你就去遵循它,不要聽任何人的話,那就是你到達神之路。
──摘自《當鞋子合腳時》

2010-07-12

有覺知的生命

生命並不是透過時間來了解的,它是透過靜心來了解的。它是一種向內走。時間是一種外在的移動,時間停留在周圍,一個人可以活一千年,但是仍然保持愚蠢。事實上,他會變得更愚蠢,因為他將會成長,如果你有一個愚蠢的種子在你裡面,那麼幾千年之內,你將會變成一棵大樹,那麼就會有無數愚蠢的人能夠在你底下休息。
任何你所有擁有的東西都會成長,沒有一樣東西是靜止的。每一樣東西都在成長,所以一個愚蠢的會變得更愚蠢,一個聰明的人會變得更聰明,但是時間跟了解沒有關係。
了解並不是塵世的,它並不是更多的經驗,並不是經驗的數量使你變聰明,而是經驗的品質。如果你能將覺知的品質帶進經驗裡,那麼只有一次經驗,就能夠帶給你比你在很多世所得到的更多的智慧。
一個人或許曾經跟很多女人做過愛,跟千千萬萬個女人做過千千萬萬次愛,你能夠因此而認為他知道愛嗎?那只是數量!如果你問一個拜倫,或是一個唐璜,你可以找到數量……他們有數量,但是他們知道愛嗎?
如果你將品質帶進愛裡面,那麼只要一次愛,就能夠給你智慧。那個品質必須由你帶進來,那個品質是什麼呢?那個品質就是覺知,如果你只跟一個女人做愛一次,但你是整個人投入,完全警覺,那麼你就知道愛是什麼,否則你可以一直繼續下去,但它只是一種重複,那麼你就不需要再做什麼,那個輪子會自己重複,它變成自動的。
唯有當你將覺知帶進任何經驗裡,才會有智慧發生。覺知和經驗的會合就是智慧。如果只是經驗加上更多的經驗,那麼數量是有了,但是沒有品質……只有品質能夠使你自由,使你達到真知。
──摘自《當鞋子合腳時》

2010-07-08

發現自己的道

每一個個人本身都是一個宇宙,你無法做出任何通則,所有的通則都會變成虛假的,這一點必須被深深地記住,因為在這個途徑上,你很可能會開始遵循一些規則,一旦你成為那些規則的犧牲品,你就永遠不會知道你是誰。
唯有在完全自由的情況下,你才能夠知道你自己,那些規則是枷鎖,因為沒有人能夠為你製造規則。他或許透過這些規則而發現了真理,但那只是適合他的規則。本性因人而異──某些規則能夠幫助他,但是它們將無法幫助你;相反地,它們將會阻礙你。
所以,讓了解成為唯一的規則。
……了解能夠給你無限的天空。每一個人都背負了規則的重擔,每一種宗教都變成只有規則。因為耶穌達成了,因為佛陀達成了,因此他們的生活就變成其他每一個人都要遵循的規則,但別人並不是喬達摩佛,別人並不是耶穌基督。所以最多你只能夠變成一個裝出來的複製品,你永遠都無法成為你真正的自己。
如果你過分遵循耶穌所說的,你將會變成一個基督徒,但你永遠無法變成一個基督,那是很危險的。變成一個基督徒而錯過了基督,那是不值得的。你可以變成基督,但是要變成基督的話,耶穌不能夠成為你的規則,只有你自己的了解才是你所要遵循的法則。
耶穌並沒有遵循任何人所說的話……他以自己的方式在做……沒有一個具有了解性的人能夠很嚴格地遵循規則……了解、從別人那裡學習,這些只是要找出你自己的規則。
……當佛陀達到,當耶穌或莊子達到,他們都達到了同樣的宇宙源頭,但他們的解釋是不同的。
那個最終的真理是一樣的,但是一有人將它說出來,它就變得不同。記住,沒有一個人的真理可以成為你的真理,你必須自己去揭開它。

──摘自《當鞋子合腳時》

2010-07-07

生活在不安全中

每一樣真實的東西都必須一個片刻接著一個片刻存在,它會有不安全,任何片刻它都可能消失。盛開的花朵將會凋謝,上升的太陽將會下山,每一樣東西都會改變,然而如果你太害怕不安全,你就會去安排,有了那些安排,你就扼殺了每一樣東西──一個太太是一個死的愛人,一個先生是一個被謀殺了的愛人,事情是安定了下來,表面上也似乎是沒有問題,但是你們變成拖著整個生命在走。
我不是在說愛不可能是永恆的,它也可能是永恆的,但不安全就是它的本質,你無法使它變永久。記住!你必須一個片刻接著一個片刻去移動。如果它凋謝,你就必須接受它;如果它繼續開花,你就享受它,它依情形而定,面對著它,你是無法安全的。面對著未來,你怎麼可能是安全的呢?誰知道你還會不會在那裡,如果即使對你自己都無法安全,關於你的愛將會是怎麼樣呢?
……生命是不安全的,讓這個真理穿透你越來越深,讓它成為你內心深處的一顆種子──生命是不安全的,不安全是它的本質,你無法對它怎麼樣──如果你對它怎麼樣,任何你所做的都將會成為有毒的,你將會扼殺生命。你覺得越安全,你就越死。
……每一個片刻你都必須去面對那未知的。這就是不安全:過去已經不復存在,而未來尚未存在。未來是不可預測的,每一個片刻你都站在那個不可預測的門上,你必須去迎接這樣的事情,每一個片刻那未知的都是你的客人。
……意義來自那未知的……一朵突然開放的花,那是你從來沒有預期的﹔一個朋友突然出現在你那一條街,那是你從來沒有等待的;一個突然開花的愛,而你甚至沒有覺知到它將會發生,你甚至從來沒有想像過,從來沒有夢想過。這樣的話,生命就會很有意義,生命就會有一種歡舞,那麼每一步都會很快樂,因為它不是充滿責任的一步,它是進入未知的一步。河流正在走向大海。
不安全就是道的本質。不要弄得很安全,這樣的話,你就把自己從自然和道切除。你越安全,你就越遠離道,要進入那未知的,讓那未知的走它自己的路線,不要強追它,不要去推河流,要讓它流動。
不要擔心未來,要很全然地生活在這個片刻,好讓下一個片刻能夠光輝燦爛地從它產生出來,它將會照顧它自己,這就是耶穌所說的:不要去想明天,明天將會照顧它自己。你不需要去擔心它。
生命是不安全的,而如果你能夠生活在不安全當中,那就是唯一可能的安全,一個能夠生活在不安全中的人是快樂的,因為他就是唯一安全的人,他就在生命本身的懷抱裡取得安全。
他的安全並不是人造的,他的安全屬於道,屬於最終的自然本身。
──摘自《當鞋子合腳時》

2010-07-06

活出真誠與信任

你來到這世界是要滿足你自己,別人來到這世界也是要滿足他們自己。如果他們對你有什麼期待,那是他們的問題,他們將會因此而受苦,但是你不需要因為他們的期望而變得虛假。
要對你的內在本性很真誠,同時幫助別人對他們的內在本性很真誠,這就是我所謂的宗教之士……你在此是要滿足你的命運,而別人在此也是要滿足他們自己的命運。不要對他們有任何期望,否則你將會使他們變成表演者,你將會使他們變成說謊者。不要對別人期待任何東西,也不要去滿足別人對你的期望。
……如果你受苦,那是因為你自己,如果別人受苦,那麼他們之所以受苦是因為他們自己。沒有人因為別人而受苦,這一點要深深地記住。唯有如此,你才能夠真的對你內在的自己很真誠,而那個真誠就是真正的宗教性。
印度人稱之為「里特」(Rit),耶穌稱之為神的王國,莊子稱之為道。不管使用什麼名稱,它都是意味著接近一個人的無意識,隨著它流動,不要設下任何限制。它意味著無條件地隨著無意識流動,不論它引導你到哪裡,你都要信任它。
信任就是如此,它不是對神的一種相信,它不是對天堂或地獄的相信,也不是對觀念、理論或哲學的相信。信任意味著信任你從哪裡來以及你最後將會回到那裡的自然。信任說你要回歸的自然將會令你滿足,信任說你生命的每一個片刻都將會是一個新的滿足。
──摘自《當鞋子合腳時》

2010-07-05

自自然然地生活著

一顆種子怎麼會知道它要在什麼時候發芽?種子或許會等上一年,直到正確的時間來臨。種子從來不會跑去問占星學家或手相家。在正確的時刻,種子就分解了,種子就使自己喪失在泥土裡,它放棄了它的保護而發芽。
樹木如何在正確的季節開花?星星如何移動?注意看這個宇宙,它是那麼地神祕,那麼地複雜,但是卻非常容易、非常簡單、非常沒有努力地在運行著,它受到道和自然的保護,它受到自然心靈本身的保護。人是愚蠢的,因為他認為自己非常聰明。
小孩會成長,你有沒有觀察過每一個小孩都很美?很難找到一個醜小孩。每一個小孩都很美,那個優雅來自何方?長大以後要在一百個人中找到一個很美的人就很困難了。開始的時候,所有一百個小孩都很美,所以後來那九十九個到底怎麼了?他們為什麼會變得那麼醜?為什麼每一個小孩都很美?小孩之所以很美,是因為那個移動、那個流是自然的。自然是美的,當你經過人造,當你變得不自然,你就變醜了。當你經過深思熟慮,那個醜就進入了。
……生活,但是不要使你的生活成為一項展示。生活,但是不要變成一個表演的人。不要使用演藝人員的技巧,那是不需要的。別人怎麼說是沒有用的、是不相關的,你是怎麼樣才重要。要按你的本性來生活,別人認為你怎麼樣,那是他們的問題,你不需要去擔心它,不要使你的生活變成一個表演。一旦你開始這樣做,那將會是無止境的。你將會永遠都使自己成為虛假的,如果人們對虛假的表示尊敬,你將會成為虛假的。如果他們認為那是好的,而且是值得尊敬的,那麼即使沒有自然的理由,你也會去做它。
……滿足是透過自然而來的,而不是透過社會而來的。你在你自己裡面帶有你的命運,但那是一種無意識的東西,你要遵循它,沒有人知道你已經達到了它,但是你將會知道。你或許沒有得到諾貝爾獎,因為它從來沒有頒給一個滿足的人,沒有一個滿足的人曾經得過諾貝爾獎。沒有佛陀、也沒有耶穌曾經得過諾貝爾獎,它將來也不會發生,因為諾貝爾獎是頒給那些很真誠地服從社會的人,頒給那些達成社會目標而不是達成他自己目標的人……獎品無法滿足你,你要遵循無意識的自然,不要有意識地去強迫它。
──摘自《當鞋子合腳時》

2010-06-15

找到天命,不只是個人問題

為了發現你真正的潛能,並認識真正的自我,你必須找到自己的天命。就某方面而言,這是個人的問題,只影響到自己及身邊的親友。若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天命的概念對學校、企業、社區、社團……的運作方式,也能產生深遠影響。
天命的核心原則其實已然深植於全體人類的生存發展。
……如果我們能發現自己的天命,並鼓勵他人發現他們的天命,人類的發展就有無限生機……古代的先人就知道,人類的生命必須均衡、滿足;眾人的生命或願望需要彼此相互協調。只是當代的生存環境,很容易讓我們忽視這個道理。
發明小兒痲痺疫苗的科學先驅沙克晚年曾提出一項聳動的觀察:「如果地球上所有昆蟲全部消失,五十年之內,其他生物也將隨之滅絕。但是,如果人類從地球上消失,接下來的五十年內,其他所有生物將會蓬勃發展,這不是很有意思嗎?」
他的重點是──人類已經變成問題的根源……不論身為個體,或身為一個物種,我們的思想方式依然太狹隘、太短淺,也太忽視自己的行為可能產生的後果。全體人類共同生活在這個又小又擠的星球上,為了善加利用人類共同的生命,我們必須在不同的人生意義下,積極努力開發自己的想像力與創造力。米開朗基羅曾說:「多數人面對的最大風險,並非目標過於遠大而遙不可及,而是把目標定得太低,因而伸手可及。」
為了眾人的未來,我們必須訂定遠大的目標,並且決心一定要成功。
為此,不論是個人,或是全體人類,都必須找到天命。

──摘自《讓天賦自由》

2010-06-14

愛的煉金術

你無法強求愛的出現,但你可以為愛清出一個空間,等待它的來臨。
我們可以借用煉金術的比喻。你必須收集人生的破碎片段,放入正確的容器中加以分離,並讓最後得到的結果淨化你的心。淨化是一個很重要的階段。
你將過去的怨恨、失望、失敗、未實現的理想以及羨慕及嫉妒等情緒放入鍋中,等待它們進行分離。你只要透過朋友或心理治療的幫助,看清這些壞東西的真面目,就啟動了淨化自我的歷程。我們往往以為自己一直保持純真,但煉金過程會為這虛假的純真畫下句點。你不再需要掩蓋負面的情緒,你只需將它們一個個放入容器中,看清它們的真實面貌,感受它們所帶來的不愉快感覺,然後看著它們改變。
在古老的煉金術插圖中,提煉物看似漆黑混濁,但有一隻白鳥從中飛出來,象徵了淨化與新生的純真。當你憤世嫉俗或心懷怨恨時,你很難愛上自己的工作。然而,當你透過自我分析,得到深明人情世故的純真時,你就可以再度感受到正面的情緒。你經歷了淨化的歷程,經過淨化的態度可帶給你新的人生。
──摘自《這輩子,我最想做的事》

2010-06-11

最高目標

我們內心都想做出獨特的貢獻,但是,如同榮格(Carl Jung)所說的,向外尋找方向是錯誤的:
「只有在內心尋找,你的願景才會清晰。在外尋找是做夢,向內尋找才是清醒。」
最高目標是人類所追求的事物之一,佛法稱這種生活目標為「達磨」(dharma),也就是正確的生活。印度的《薄伽梵歌》就幾乎專注於對達磨的追求。在書中,奎師那(Lord Krishna)對學生阿周那(Arjuna)說:「自己的達磨再怎麼不完美,也比別人的完美達磨好。」
顯然,我們並未遵照師奎那的教誨,而父母、師長、媒體也訓練我們,以外在的獎賞來定義自己的幸福。
如果依照社會的要求做自己不喜歡的事,就是追求別人的達磨。你會擁有豐富的經驗,愈做愈好,擔負更多的責任。你得到升遷的機會,成為老闆、合夥人或高階主管。每個人都讚美你,要你做更多你不想做的事情,你卻覺得生活愈來愈缺乏意義和成就感。
要追尋自己的達磨,就要先做你喜歡而且有意義的事情。累積經驗與技巧,你就會做得更好,有更多機會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即使你可能也會掉入成功的泥沼,像金錢、名聲、升遷與獎賞。但工作的本身仍然是一種報酬。你的生活愈來愈有成就,你的滿足感也對整個世界帶來益處。

──摘自《這一生,你為何而來》

2010-06-10

恐懼的賜福

面對時間與壓力的挑戰,你會感到恐懼,但不必因此而困窘。
每個人都有希望、願景與挑戰,因此也都有擔心與恐懼。恐懼無法避免,也是真實的。
恐懼可以是從另一個觀點看生活的機會。作家碧提(Melody Beattie)說過:「當我們得到想要的一切,禮物就不會出現。」
提絲戴(Wayne Teasdale)也說過:「痛苦的另一面,就是當你面對它時失去戰鬥意志。」
印度有一本名為《生命能量》(Spanda Karikas)的聖典,認為恐懼跟其他強烈的情緒,例如喜悅、希望,一樣是宇宙躍動的一部分,亦即「生命能量」。追尋恐懼的根源,就會找到能量,你可以調和這能量,達到更好的狀態。
相較於讓人愉悅的情緒,恐懼帶給我們更多祝福。它指出我們必須做的、學習的事情,以及能提升生活層次的事情。
愛蓮娜‧羅斯福(Eleanor Roosevelt)說過:「當你真正停下來看臉上的驚懼,你就能獲得力量、勇氣與信心。」

──摘自《這一生,你為何而來》

2010-06-09

轉化感受(四)

轉化感受的第四步:釋放感受,放下它。因為你平靜,所以感到自在,即使在恐懼中也是如此,而且你也知道自己的恐懼不會發展到讓你無法應付的地步。
當你知道自己有能力處理本身的恐懼時,這份恐懼就已經降低到最低限度,變得比較柔和,也沒有那麼令人不快了。這時,你可以對它報以微笑,放下它,但請勿就此打住。平息與釋放只是對治病症的藥,你現在有機會更深入,轉化恐懼的源頭。
第五步是深入觀察。你深入觀察自己的嬰兒,也就是恐懼的感受,以看出哪裡出了問題──即使在小嬰兒已停止哭泣,即使在恐懼已經消失之後。
你不能永遠抱著嬰兒,所以你得深入觀察,看出問題的根源。藉由觀察,你將看到什麼能幫助你轉化那種感受。
例如,你會了解嬰兒的痛苦有很多成因,不管在他體內或體外,如果他周遭有什麼不對勁,如果你讓周遭恢復正常,將慈愛與關懷注入整個情況中,他就會感覺比較好。
當你深入觀察自己的嬰兒時,你可以看到讓他哭泣的要素,這時你就知道有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以便轉化感受,重獲自在。
……痛苦的原因,是源於看待事情的方式,也就是我們對自己、對自己的文化、還有對世界所抱持的信念。
……許多人亟欲除去痛苦的感受,卻無意捨棄自己的信念,而那些觀點正是苦受的根源。
……這些原因經常建立在不精確的認識基礎上。我們一旦了解自己種種感受的成因與本質,這些感受馬上開始自行轉化。

──摘自《橘子禪》

2010-06-08

轉化感受(三)

轉化感受的第三步是平息感受。當正念正在照顧你的恐懼時,你就開始平復恐懼。
「吸氣,我平息身、心的活動。」你平息自己感受的方法,只是與它同在,就像母親慈愛地抱著她哭泣的嬰孩。當小嬰兒感受到母親的慈愛,就會平靜下來,停止哭泣。
這個母親就是發自你意識深處的正念,它會照顧苦痛的感受。抱著嬰兒的母親與自己的孩子成為一體。如果做母親的想著其他的事,嬰兒就不會平靜下來;母親必須心無旁騖,只是抱著孩子。
因此,不要逃避自己的感受,不要說:「你不重要,只不過是一種感受。」而是要與感受合一。你可以說:「呼氣,我平息自己的恐懼。」

──摘自《橘子禪》

2010-06-07

轉化感受(二)

處理感受的第一步是在每種感受初起時的辨識,這個動作的主體是正念(mindfulness)。
以恐懼為例,你讓正念現前,看著自己的恐懼,認清它就是恐懼。你知道那份懼意源於你自己,而辨識恐懼的正念也來自於你自己,這兩者都在你內心,不是交戰,而是正面照顧著恐懼。
第二步是與感受合而為一,最好別說:「恐懼,滾開!我不喜歡你。你不是我。」比較有效的說法是:「嗨,恐懼,你好嗎?」然後,你可以請自己這兩個面貌,也就是恐懼與正念,像朋友般地握手,合而為一。
這麼做,似乎很可怕,但是因為你知道自己不只是恐懼,所以你不必害怕;只要有正念,它就能照顧陪伴你的恐懼。
最主要的練習是以注意呼吸來培養自己的正念,保持正念不失,念念分明。雖然剛開始,你的正念可能不是很強,但是如果你加以培養,它自會增強。只要正念現前,你就不會溺斃於自己的恐懼中。
事實上,一旦你讓覺知在內心中產生,這時你就開始轉化恐懼了。

──摘自《橘子禪》

2010-06-03

轉化感受(一)

西方醫學過於強調手術,醫生總想拿掉不想要的東西。當我們體內有不正常的東西,醫生通常建議我們動手術。同樣的情況似乎也出現在心理治療的領域,治療師想幫我們去除不想要的東西,只保留想要的東西。但最後留下來的可能所剩無幾了。如果我們試圖丟棄我們不想要的,可能會丟棄大部分的自我。
我們不應該把自我的各個部位看成好像可以處理掉一樣。相反地,應該學習轉化的藝術。例如,我們可以將自己的憤怒轉化成較為有益的形態,像是理解,而不需要開刀拿掉憤怒。
如果我們對自己的憤怒發火,就同時擁有兩股怒氣;我們只要用愛和專注來觀察自己的怒氣。要是用這種方法處理我們的憤怒,不要試圖逃離它,它自然會轉變。
這就是和解。如果我們內在和平,就能跟自己的憤怒和平相處。我們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處理憂鬱、焦慮、恐懼或任何不愉快的感受。

──摘自《橘子禪》

2010-06-02

父母親與我

當我們用慈悲心來看待父母時,常會看到自己的雙親不過是受害者,從來沒有機會練習正念,無法轉化自己的痛苦。
但是,如果我們以悲憫的眼光看待他們,就可以帶給他們喜悅、平靜與寬容。實際上,當我們深入觀察時,就會發現不可能丟掉一切對父母的認同。
每當我們泡澡或淋浴時,如果能仔細地看著自己的身體,就會發現這是父母、祖父母給我們的一份禮物。清洗自己身體的每個部位時,我們可以觀想身體的本質與生命的本質,問問自己:「這個身體屬於誰?是誰給了我這個身體?給予的內容時是什麼?」用這種方式禪觀,我們會發現有三個組成條件:給予禮物的人、給予的禮物,以及接受禮物的人。
給予禮物的人是我們的父母,我們是父母以及列祖列宗的延續;給予的禮物是我們的身體;接受禮物的人就是我們自己。如此繼續觀想,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給予禮物的人、給予的禮物、以及接受禮物的人三者是一體的,這三者都存在於我們的身體中。當我們深刻地切入當下這一刻時,就可以看到我們所有的祖先及所有未來的子孫都存在於我們身上。
看到這一點,我們就會知道什麼事應該去做、什麼事不應該做──為了我們自己、我們的祖先,還有我們的子女和後代子孫。

──摘自《橘子禪》

2010-06-01

停下來

我們常對自己說:「不要光坐在那兒,做點事吧!」
但練習覺醒時,我們發現有一點是不尋常的──我們發覺相反的做法可能更有幫助:「不要光做事,坐下來吧!」
偶爾我們必須停下來,才能看清楚。
起初,「停下來」可能看似一種對現代生活的抵制,但其實不是;那不光是一種反動,而是一種生活方式。
人類能存活,憑藉的是讓倉促行動停下來的能力。
我們擁有五萬多枚核子彈,卻無法停下來不製造更多的核彈。
「停下來」不只是停止負面的東西,也是讓正面的療癒能產生。
那是我們練習的目的──不是逃避生活,而是體驗與證明生活中的快樂是可能存在的,無論現在或未來。

──摘自《橘子禪》

2010-05-31

讓我們閃耀生命的光芒

我們最深的恐懼,不是害怕自己無能。我們最深的恐懼,是害怕自己的力量是如此的不可限量。讓我們最感驚嚇的,是我們的光,而不是我們的陰暗面。我們會如此自問:「我何德何能,竟如此聰慧傑出、燦爛耀眼、才華洋溢,並且美名遠播?」但你該問的是,有什麼是你不能成就與擁有的?你是神的兒女。你對自我的貶低,無法服務這個世界。若你因為擔心周遭的人因為你的出眾而感到不安,以致於壓抑自己才能的發揮,這種做法是無法讓任何人得到啟發的。我們生來就是要彰顯神的榮耀。這份榮耀就在我們內在,而且不是只有在某些人的內在,而是每一個人的內在都有。當我們讓自己的光芒如此閃耀時,我們就會不自覺地讓其他人認為他們也可以做得到。當我們能由自己的恐懼中獲得釋放時,我們的存在自然就能讓其他人自由。

──摘自曼德拉1994年就職演說

2010-05-28

規範、創造力與不知道

規範是一個很美的字,但是它被誤用了,就好像所有其他很美的字在過去都被誤用一樣。規範(discipline)跟門徒(disciple)這個字來自同樣的字根,這個字根的意思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一個準備去學習的人就是一個門徒,準備去學習的過程就是規範。博學多聞的人從來不準備去學習,因為他已經認為他知道,他已經非常認同他所謂的知識。他的知識只不過是自我的滋養品,他無法成為一個門徒,他無法處於真正的規範。
蘇格拉底說:「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什麼都不知道。」那就是規範的開始。當你什麼事都不知道,當然,有一個很大的渴望會升起,想要去探詢、去探索、去查究。當你開始學習,有另外一個因素不可避免地會隨之而來:任何你所學到的必須一直被拋棄,否則它將會變成知識,知識會阻止進一步的學習。
一個真正進入規範的人從來不會累積,每一個片刻,他都拋掉任何他所知道的東西,而再度變天真,那個天真的確是會發光……處於一種不知道的發光狀態,是存在裡面最美的經驗之一,當你處於那種不知道的狀態下,你是敞開的,沒有障礙,你準備好要去探索。
……規範已經被做了錯誤的解釋,人們一直在告訴別人說要規範他們的生活,要做這個,不要做那個,有千千萬萬個應該和不應該被強加在人的身上。當一個人帶著這麼多應該和不應該,他就無法成為具創造性的,他是一個被監禁起來的囚犯,到處都會碰到牆壁。
具有創造力的人應該熔掉所有的應該和不應該,他需要自由和空間,很大的空間,他需要整個天空和所有的星星,唯有如此,他最內在的自發性才能夠開始成長。

──摘自《金錢與工作》

2010-05-27

由I Can到 We Can的連結力量

Kiran Sethi在印度創辦了河濱小學,在這段影片中,她讓我們看到每一個人都可以對世界有貢獻,都可以成為一股連結力量的開端,那種傳染力,遠遠超乎自己能想像,一切就由I Can開始!
有中文字幕的網頁連結如下:
http://www.ted.com/talks/lang/chi_hant/kiran_bir_sethi_teaches_kids_to_take_charge.html

2010-05-26

錯誤

我們可以從內在的感覺知道自己是否犯錯。但我們常常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尤其當內心仍然不安的時候。
所以我們首先要得在旅途上守住自己的內在:不要往前,不要往後,也不要左右搖擺。我們等待著,直到自己再度凝聚下來。
我們在凝聚裡,檢視腳下的路往哪個方向繼續。只有當我們的目光凝聚在那個方向時,方向才會確定。可是我們這時卻又常常無法凝聚下來。那表示,仍然少了什麼東西,某個仍然隱藏的東西,也許它的時候未到。那我們就定下來繼續等,仍然不要妄動。
錯誤會在一段時間之後顯現,我們會知道該如何和它繼續接下來的內在之旅。然後我們會發現,錯誤有多麼寶貴。
沒有錯誤,我們就不會從中得到經驗;沒有錯誤,我們和他人就無法從中達成更深沈的凝聚;沒有錯誤,我們就無法像現在這樣體會內在之旅。
沒有錯誤,我們只會繼續狹隘;沒有錯誤,我們只會繼續貧乏,我們就無法去愛犯錯的人;沒有錯誤,我們也無法去愛其他的人──也無法愛神。

──摘自《內在之旅》

2010-05-25

站上喜樂的階梯

任何沒有經驗過的東西都會再度把你接回來。結束它,那麼就不需逃離你的家,也不需要放棄你的銀行存款,因為它們不再是你的負擔,它們並沒有任何意義,或許它們具有某種實用價值,但是它們並沒有什麼不對。
即使佛陀也需要食物,只是它是由別人去賺來的,他需要衣服,別人為他賺取衣服。你賺取自己的食物,最好是自己去賺取自己的衣服和房子。需要了解的是什麼?──在它們裡面,不要有牽制你的東西。牽制你的東西,是對於沒有經歷過的生活的慾望。所以要充分地去體驗生活,而讓這個慾望消失,那麼你生活在皇宮裡或是生活在窮人的茅屋裡,都能夠同樣地安逸。
……所有這些偉大的成道者都經常拋棄世界,所以整個東方就產生出一種氣氛,認為貧窮是某種具有靈性的東西,它是全然的胡說,貧窮並不具有靈性,它是一種必須加以治療的創傷。如果貧窮是具有靈性的,那麼東方一定有千千萬萬個佛陀,但是我們從來沒有聽過乞丐成佛。
我的方法是:不要成為過去的延續,我教你們首先要以一個左巴來生活,唯有在那個基礎之上,你佛性的廟才能建造起來。以這樣的方式,我們就將內在和外在結合成一個統一體。
外在跟內在一樣都是你的,並不需要拒絕任何東西,並不需要反對任何東西。
……表面的快樂或許是最低的一步,但它是同一個階梯的一部分,最高的那一步或許是成道,或許是喜樂,但它是同樣的階梯。如果你放棄了階梯的第一階,你將永遠無法達到最後一階。
只要想想,你站在梯子的第一階,有兩種方式可以拋棄它:其中一種是下來,另外一種就是移到第二階,這兩者同樣都是放棄第一階。佛陀是進到第二階,而你卻掉在第一階之下,你看到了他離開了第一階,但是你不了解他離開第一階是到第二階去。
他將會離開第二階到第三階,他將會繼續離開第三階和第四階到最後一階。但是你變得害怕第一階,因為你看到諸佛都離開了第一階,所以你從來不踏上第一階,你停留在第一階之下。這些人到達喜樂的最高滿足,而你甚至還在渴求第一階所能提供的最膚淺的歡樂。

──摘自《金錢與工作》

2010-05-24

一張紙證明整個宇宙的存在

當我們敞開自己,倒空自己,就會體驗到萬物的相互連結,了解一切是相互關連的,每個經驗和事件都包含所有其他的經驗與事件。老師需要學生,飛機需要天空。
當鈴聲響起,聲響是來自鈴、空氣、耳中的聲音,還是我們的大腦呢?全部都是,正如道家所說:「聲響來自兩者之間」。鈴聲從這裡傳到每一處:在我們遇見的每一個人眼中,在每一棵樹、每一隻昆蟲、在我們的每一口呼吸之中。
一行禪師以一張紙為例:
如果你是詩人,就會清楚看見雲飄浮在這張紙上。沒有雲就沒有水;沒有水,樹就無法生長;沒有樹,就無法造紙。所以雲在這裡,這張紙的存在有賴於雲的存在,紙和雲是如此貼近。
容我們想一想其他事,比如陽光。陽光非常重要,因為沒有陽光,森林就無法生長,人也無法成長,所以樵夫需要陽光才能砍樹,樹需要陽光才能成為樹。於是,你也能從這張紙上看見陽光。
如果你更深入去看,用菩薩的眼光、用覺醒之人的眼光去看,就不只看見雲和陽光,而是看見每一件事物:麥子成為麵包給樵夫吃,還有樵夫的父親……每一件事都在這張紙上……
這張紙沒有獨立的自我,從這個角度來看,空性意味著紙裡面充滿每一件事、整個宇宙。這張薄紙的存在就證明了整個宇宙的存在。


──摘自《踏上心靈幽徑》

2010-05-21

自我的發展(之七):自我與無我

靈性生活有兩個並行的任務,一個是發現無我,另一個是發展健康的自我感,探索真我的意義。
表面上這兩者互相矛盾,但兩者都必須實現,我們才能覺醒。
一天傍晚,阿姜查談到這個矛盾。就一個佛學大師而言,他的說法非常驚人。他說:「所有關於『無我』的教導都不是真的,」接著又說,「當然,所有關於『自我』的教導也都不是真的。」然後大笑。
他接著解釋,「自我」和「無我」這兩組名相都只是概念和觀念,我們試圖以之粗略地說明一個奧祕的歷程,而這個歷程既不是「無我」,也不是「自我」。
哈佛大學的佛學老師及心理學老師恩格勒嘗試說明如何了解這個矛盾,他說:「你必須先成為重要的某人,然後才能成為無我之人。」
他的意思是要有強壯、健康的自我感,才能承受禪修的消融過程,進而認識空性。
這句話說得沒錯,但千萬不要以直線的方式了解它:自我的發展和無我的認識可能以任何順序出現。
就像靈性生活的所有面向一樣,自我和空性會在修行中以螺旋的方式一起發展,在嶄新而愈來愈深入的認識中,兩者會交替出現。

──摘自《踏上心靈幽徑》

2010-05-20

自我的發展(之六):體悟空性

只有結合自我的發展與發現,及對自我空性的認識,我們才能完全了解真我。
……我們可以把修行、家中和社區裡的特殊任務,以及實現自己的能力、恩賜和我們的心,結合成一個獨特的個體,如此做時,個體的本質就反映出普遍的性質。
當佛性和這些個人性質結合了自我空性的深入體悟,就徹底發現了自我的本質。這種真我既是獨特的,也是普遍的,既是空無,也是完滿。
曾有一個中國皇帝詢問佛學大師,是否能以可見的方式描述自我的本質。這位大師製作了一個有十六面牆壁的房間,每一面牆由地板到天花板都鑲上鏡子,房間正中央點燃一支蠟燭,皇帝進入時,就看見一根燭火以千萬種形式展現,每一面鏡子都由近至遠展現無數燭火。大師接著以一塊水晶取代蠟燭,皇帝看見水晶在每個方向的反射。當大師指著水晶,皇帝看見房間裡的千萬顆水晶也反射在水晶裡面。這位大師指出最小的粒子也包含了整個宇宙。
真正的空性不是空無一物,而是包含萬物。奧祕而豐富的「空」會創造並反映出所有可能性,由此產生個體性。個體性可以被探索、發展,但無法被擁有或固定不變。自我在無我之中,就如燭火被廣大的空性所容納。愛的巨大能力、獨特的天命、生命和空性都交織在一起,閃現、回映出生命的真實本質。
《易經》談到一面精心打造的水井,周圍鋪滿石頭,其中總是充滿乾淨、純潔的水。這種純淨就是我們的真實本質,可以在自我的所有影像和空性下被發現,存在生命的偉大寂靜之中。
我們發展的性質是無法命名或擁有的,一旦我們試圖使之固定不變,這些性質就被扭曲了。其實心靈的發展與釋放是同時進行的,這是有相與無相的奧祕。就像井中的水一樣,每件事都是清澈、可以飲用的,天上地下,每個地方都可見到清澈的水。

──摘自《踏上心靈幽徑》

2010-05-19

自我的發展(之五):實踐個人的天命

靈性生命如此努力培養的各種正向特質,其實早已存在我們的真實本性之中……從這種真實本性的角度來看,我們也會發現並肯定個人的天命,我們的自我在此生有其獨特的模式,藉此得以覺醒。
……要喚醒佛性,還要了解自己的另一面:實踐個人天命的需求。這種發現是很基本的任務……就如瑪莎‧葛蘭姆(Martha Graham)所說的:
「有一種活力,一種生命力,是透過你得到實現的。因為只有一個你,所以這種表現是獨特的,如果你阻止它,它就永遠無法透過任何其他媒介而存在,這世界就失去了它。」
佛性的各種普遍特質必須透過每一個人才能閃現,從每一個人的個別模式中逐漸展現出來。這種獨特的模式就是我們的性格、天命、個別的實現之路。若要找出我們的天命,就要以智慧來認識個人的潛能,並了解實現潛能所需的任務,如此就會開啟個人轉世的奧祕。
我們雖然無法知道過去的業力,卻能認識自己的深層模式與原型,我們的個體性就是由此塑造出來,然後就能在修行中實踐這些獨特的模式與性格型態,並由僵化的認同轉化成透明的珍寶,使開悟的性質閃現於個人獨特的表現。批判的智力轉變為區辨的智慧,擁有美的慾望轉變為給環境帶來和諧的力量,直覺力變成敏銳的照顧能力和療癒的恩賜。
了解我們擁有的模式與恩賜,並加以實現,這是自我發展最奇妙的部分,使我們的潛能和獨特的天命得到肯定。
──摘自《踏上心靈幽徑》

2010-05-18

自我的發展(之四):一切本自俱足,不假外求

一旦喚醒靈性的能力,如信心和覺察,它們就會自行發展,成為充滿我們的靈性力量,不假外求地在我們內心運行。意識純粹而清明的空間自然會充滿安詳、清晰與連結。充滿害怕的自我感被釋放時,偉大的靈性特質就會閃耀光芒,這些特質顯示出人根本的善與真正的家。
……這是本自俱足的無畏、連結、完整和歸屬。這些基本特質是我們的真實本質,就像地下水一樣,每當我們放下侷限的自我感、無價值感、匱乏和渴望,就會自然湧現那些特質。真我的經驗是明亮、神聖的,且具有轉化的作用。
一位總是板著臉的老工程師,多年來的呼吸都很緊繃,他帶著緊繃的身體來參加內觀。禪修時,他體驗到緊繃與恐懼愈來愈強烈,而得以看見童年的影像與被拋棄的痛苦感覺,其實多年來,他一直帶著這種感覺而不自知。他能感覺自己如何用緊繃的身體勇敢面對生活之苦,而這種防衛的背後其實是可怕的無力感和脆弱感。經過數天允許自己感受軟弱和無能後,他的生命整個得以敞開,進入廣大而平靜的空間。
起初他有點害怕這種不熟悉的感覺,但深入體驗後,就覺得愈來愈容易,在其中發現極大的平靜與安詳。當他安住在這個空間裡,就能在其中發現與生俱來的完整性,這是它的巨大力量。
他確切知道這種幸福與力量是他的真實本質,也是他多年來追尋的目標。一旦接觸到它,它就會透過覺察和放下的過程在他內心成長。由此,他的生活特質從試圖補償軟弱和不足的掙扎,轉變成享受與安住於歸屬感和完整感。

──摘自《踏上心靈幽徑》

2010-05-17

自我的發展(之三):耐心與重新塑造

自我恢復到某種程度時,接下來就是進一步發展性格、智慧、內在力量、技能與慈悲。佛陀的教導中,把這種發展形容成「善巧特質」的培養,比如慷慨、耐心、覺察和仁慈。
……佛陀經常把靈性修行描述成培養心和性格的各種良好特質,包括自制(限制自己不發出會造成傷害的衝動)、仁慈、堅忍、警覺和悲憫。他勸勉弟子要培養開悟的要素,藉著不斷的努力,強化靈性的能力:能量、穩定、智慧、信心與覺察。佛陀身為開悟的榜樣,可說是高貴的戰士或熟練的巧匠,透過勤奮的訓練發展出整合和智慧的性格。
我們也能選擇發展自己,以耐心處理心靈和心智中的模式,逐漸塑造出意識的方向。
重複的練習,是大多數靈性和禪修道路的基本原則……持續禪修使我們學會如何善巧地放下可怕或狹隘的身分認同、如何平息我們的心、如何傾聽而不是反應。我們可以有系統地把注意力放在慈悲的反省、淨化每個行動的動機,就能逐漸改變自己。
佛陀說:「就像師傅把箭造得又直又正,有智慧的人也使自己的性格又直又正。」不論用哪一種方法修行都是如此,所以我們必須信賴自己,佛陀說:「自我才是真正的避難所。」
了解這點,我們就能做出選擇,願意強化自己的勇氣、慈愛和悲憫,透過反省、禪修、專注和重複的訓練,在內心喚起這些特質。我們也能選擇棄絕驕傲、怨恨、懼怕和緊縮,以彈性和開放做為健康發展的基石。
當自我的發展逐漸成長、心愈來愈少糾結,就開始發現與自我有關的深層真理:我們不需要改善自己,只要放下讓心受到阻礙的障礙物。心不再因恐懼、憤怒、執著、困惑而緊縮時,我們試圖培養的靈性特質就會自然展現。
這些是我們的真實本質,每當我們放下僵化的認同結構,這些特質就會自然在意識中閃現。

──摘自《踏上心靈幽徑》

2010-05-14

自我的發展(之二):看見並放下老舊的模式

最初的自我感或正向的自我力量來自早年的發展,天生的氣質或業力傾向會受到童年環境的反饋和鏡像的塑造,產生自己是誰的感覺。
若我們與父母有良好的連結,受到他們的尊重,就會發展出健康的自我感,反之則形成匱乏而負面的自我感。
接下來,這些初期的自我感會被老師、學校、社會狀態和之後的家庭生活所強化。透過這種重複制約,在最早期的童年模式之上,再一層層累積,以及用健康或不健康的方式不斷重建,就產生我們熟悉的自我感。
如果是不健康的自我感,自我的靈性功課在一開始就是恢復與療癒的功課,也就是了解並釋放匱乏或受傷的自我感,重新喚起失落的能量,與自己有真實的連結。
……禪修是一種療癒的過程,復原時,我們全心全意地了解使自我感軟弱、匱乏、阻塞的痛苦處境,開始看見自己的防衛和別人的期望是如何遮蔽我們最深經驗的真實基礎。我們逐漸能不再認同這些老舊模式,而產生比較健康的自我感。
當害怕而匱乏的自我被放下,我們必須像小孩一樣重新開始,認識並恢復曾受虐待或與自我分裂的身心。我們要恢復自身的感受,恢復自己的獨特觀點,說出內心的真話。
──《踏上心靈幽徑》

2010-05-13

自我的發展(之一):從復原與療癒開始

佛陀的修行中,有一段特殊的經驗……佛陀在追尋解脫時,一開始跟隨當時兩位偉大瑜伽士的方法,卻發現他們的方法有其侷限。於是,佛陀進入長達五年的自我否認與禁欲修行,嘗試以其人格力量消除或克服所有缺點。
在那五年的苦行禁欲中,他試圖降服身體、心靈、慾望和恐懼,由此找到解脫之道。佛陀在這條路上走到最後,卻無法成功,於是坐下來省思,忽然有了奇妙的體悟,顯示出開悟之路。
他想起小時候坐在父親花園的蒲桃樹下,在天真的狀態中自然出現一種完整而滿足的感覺。在兒時,就已體驗到他所追求的平靜、清明、身心自然合一。
佛陀憶起這種深邃的完整感之後,徹底改變修行的方式,開始滋養、看重身體和心靈。他想起自己能安住宇宙之中,而不是與之爭戰,於是了解覺醒絕不是力量的產物,而是由安住的心、敞開的心靈產生的。
在那重要的一刻,佛陀運用健康的童年回歸自然的智慧,也有人說他還運用了累世修行發展出的耐心、勇氣和慈悲。大多數修行的人,並沒有佛陀的健康童年或強健的自我感可資運用,而是帶著軟弱或不穩固的自我感。即使能暫時超越匱乏的自我,達到開放無我的狀態,仍然無法將之整合,也無力在生活中實現這些體悟。
所以,對許多人而言,自我發展的第一階段是復原……禪修是一種療癒的過程。
──《踏上心靈幽徑》

2010-05-12

理解全世界

我的初衷正是:凡是探索螞蟻一生的人,也能從中理解全世界。只要懷抱熱情、愛心,全心全意為某個主題付出心力,無論這個主題是什麼,都可以在付出的過程中了解世界,根本不必引用威廉‧布雷克(William Blake)的詩句「一沙一世界,剎那即永恆」,因為情況就是如此。
──摘自《最後的邀請》

2010-05-11

成就

有些人抱持著一種想法,認為內在之旅就是為了自我成長,為了成就個人內在的進步、自我的覺悟、自身靈性的圓滿。這麼一來,就很容易帶出一種想像──有時很祕密的──以為他們受到上帝特別的召喚,甚至被揀選來和祂特別親近。
這種想像只會讓人難以懷抱敬畏的心與神連結,而祂其實和一切萬物都保持著同樣的距離。我認為只有對神抱持著敬畏,才是恰當的。神對我而言,是祂把一切萬物都平等地帶入運作之中,並持續運作。也就是說,這股力量最終將會成就眾人和萬物,運作成為一個整體。
如果我們從內在之旅獲得某個啟示,或是某種力量,那是屬於我們個人的嗎?
或者,它是一種為了成就整體而得來的禮物?那必定是為了整體的成就,也必定要實現在整體裡面。
內在的旅途上,我們的凝聚也是為了一種成就,「凝聚」就是我們為此而作的準備。我們時時刻刻都準備好,當這份成就實現時,我們就從中退出。
然後我們的凝聚會變得如何?它將會更深刻。這當然也不是為了我們自己,而是跟眾人一起凝聚下來,我們共處於一個更偉大者的面前──當下。

──摘自《內在之旅》

2010-05-10

記憶

記憶,不是過去發生了什麼。而是此時此刻在我們腦中發生的什麼。它永不休息,永遠不給我們清靜。記憶的組成材料是生命,而那些原料正在加工形成靈魂。
記憶有種騙人的能量。大家認為,既然事情已經過去,對我們的當下就不再具有意義。可是這跟實情差了十萬八千里。
不管我們記得的是什麼,它就是對我們意義最重大的事物。它標記了生命的未了,它是明白的印記,反映了對於我們仍然具有重要情感價值的事物。它拒絕讓我們忽視那些假使對自己誠實就不能不承認的事情。
……記憶使我們現在能夠做好從前做不好的。它是最偉大的老師,我們要做的,便是設法變得能夠信任自己的記憶,讓它引導我們走出過去,進入更好的未來。
……記憶會以情緒──感覺、恐懼、掙扎──挑戰我們,那些情緒目前是長住我們內心的未了的問題、未解決的痛苦。它們告訴我們還有什麼事情要去做。它們成為明日的藍圖,以我們自己的經驗告訴我們如何生活,如何愛,如何忘記,如何再次啟程。
……記憶開啟了療癒的機會。它為我們保存自己的靈魂必須面對、必須搏鬥克服的事物,然後靈魂才能自由飛翔。
……由於有記憶,生命不只是一個一個彼此孤立的事件。所有的內容都可以整合為一個自我的形象,都符合一顆心的目標。一切成為真實,一切成為完整。

──摘自《老得好優雅》

2010-05-07

人性

人性就是我們對神性最深刻的體驗。除了在人性裡,還有什麼地方可以讓神性如此全面地彰顯明白?
內在的旅途上,我們穿越人性而接觸到神性:在對人性的愛和對人性的尊重裡,尤其是對我們內在的人性。於是,內在之旅帶領我們在人性裡走向神──在我們以及其他眾人的人性裡。這趟旅程帶領我們在人性裡超越,到一個只能透過人性來體驗的奧祕,這個奧祕在人性裡彰顯。
因此,內在之旅就是走入人性的旅程。走向所有人性凝聚的核心,並連結到一個完全超越人性的境界。因為那裡是人性的起點、人性的基礎,也是人性的目標和終點。只有在那裡面,我們的人性才會全然而充實。
內在的旅途上,當我們邁向「觀照」而凝聚下來時,我們到底在觀照什麼?我們在觀照人性。而神性既隱藏在裡面,又彰顯在其中。
這份「觀照」會帶我們到那兒呢?它會帶我們走向內在的神性。只有內在,不然我們還能在哪裡與祂相遇?
人性在我們的核心,神性在我們的核心:同樣的道路通往同樣的核心──在我們之中,也在每個人之中。
──摘自《內在之旅》

2010-05-06

生命的意義

為了有錢能活命,再加上還想搶在別人前面,我們老早就在壓抑自己的想法和信念,以至於幾乎回想不起當初想的是什麼、相信的是什麼了──這還是假設自己真的有過想法和信念。
為了社會和諧,我們一輩子隨俗從眾,從來沒有主動採取新的思考或生活方式。直到現在為止,最重要的始終是好好發揮效能,而非好好生活。
……如今我還有許多未來的歲月,而跟著工作走的生命外在配件全都剝除一空,我要怎麼做,才能避免內在的空洞感?例如,同事間的雞尾酒會沒有了,工作單位主辦的攜眷野餐沒有了,列舉所有工作成就的年終賀信也沒有了。
現在是回歸自我的時候了……我跟自我面對面,怕就怕沒有自我。我一輩子都在致力做個要人,如今除了自己什麼都不剩。我不再經管任何事,我的頭銜不再變化。現在我只是自己。而自己是什麼?
現在別人看到的我是什麼?造物主看到的我是什麼?我自己看到的我是什麼?我的時間用來作什麼?除了躺得太累,每天早上還有什麼更偉大的原因讓我起床?
……這個世界已經黑白顛倒了那麼久,幾乎再也無法相信生命的意義不在於我們做了什麼。意義在於我們是什麼──是愛護人的,是感興趣的,是誠實的,是真心的,是隨時有空的,是有靈性的,是願意涉足生命與生存之大事的──這種想法太稀罕,太少聽聞,以至於變得很艱澀。我們甚至連「意義」是什麼意思都不知道了。
……有件事很明白:帶給周遭世界意義,得提供數字以外的東西。我們有義務提出重要的想法,做出聖潔的反省,認真檢視所有的選擇方案,舉出使世界運轉得比現在更好的建議。我們得刺激周圍的人,使他們反思自己在做什麼──趁著他們還來得及改的時候。我們得努力去做值得做的事,努力去實踐造物主對世界的意旨。
……在任何一個團體裡,當我對他人的問話都超出「你從事哪一行」的範疇時,或許我的發問就會把精神意義同樣帶進他們的生命裡。

──摘自《老得好優雅》

2010-05-05

肯定自我,豐富生命

音樂家尋求音樂表現,同樣的,宇宙間的音樂也尋求被表現的機會。
……我真正目睹的,是這些人如何在不受物質束縛的情況下,盡情享受生命。音樂會結束時,大夥兒把樂器放回它們原先所在的地方。種籽被埋藏進泥土裡,以確保新的植物繼續茁長。他們在石壁上畫下記號,告訴後面的旅人,何處可以找到食物。樂師們把當做樂器的木棍、樹枝和石頭送回大自然。
然而,創造音樂的喜悅,以及他們所展現的才華,已經足以肯定他們每一個人的價值和尊嚴。真正的音樂家把音樂攜帶在心中,他不需要某種樂器;他本身就是音樂。
那天我似乎也有了個新的自我領悟:人生就是自我滿足。我們可以豐富我們自己的生活,充實自己的生命,盡量讓自己感到快樂,讓自己充滿創造力。
音樂會結束時,作曲家和其他樂師把頭抬得高高的,走下舞台。其中一位說:「挺成功的一場音樂會。」另一位回答:「最完美的一場。」我聽到鋒頭最健的那位樂師說:「唔,不久之後,我得將名字從『作曲家』改成『大作曲家』。」
我看到的並不是自大狂。這些樂師只是肯定他們的才華,發願要創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在他們的傳統中,自我肯定的一個方式,就是給自己取一個新名字。
……在他們的生活中,歡笑總是多於哭泣。他們活得長久、有用、健康,然後充滿信心地離開這個世界。

──摘自《曠野的聲音》

2010-05-04

人生最根本的衝突

戈齊福(Gurdjieff)有一個句子寫在他接見訪客的房間裡,像戈齊福這樣的人居然將這麼簡單的一個句子寫在牆上,那簡直無法相信。那個句子是:如果你還不能夠很泰然地跟你父母親在一起,那麼,請你走開,我無法幫助你。為什麼呢?因為那個問題來自那裡,它就必須在那裡解決,那就是為什麼所有古老的東方傳統都說要盡可能深入地愛你的父親、尊敬你的父親,因為自我是從那裡升起的,那是自我出生的地方,在那裡解決,否則它將會到處縈擾著你。
……如果你能夠解決你跟你父母之間的衝突,其他很多衝突都將會消失,因為它們都基於這個基本的衝突。
比方說,一個無法跟他父親泰然相處的人無法相信神,因為神是一個父親的形象,祂是整體的父親。一個無法跟他父親泰然相處的人,永遠無法跟辦公室的老闆泰然相處,因為他是一個父親的形象。一個無法跟他父親泰然相處的人,無法跟他的師父泰然相處,因為他是一個父親的形象。
那個跟你父母很小的衝突,會繼續反應在你所有的關係裡。
如果你無法跟你母親泰然相處,你就無法跟你太太泰然相處,因為她是女人的代表,她是第一個女人,她是女人的第一個典型,如果你無法跟她泰然相處,你就無法跟其他女人泰然相處。如果你恨你的母親,或者,如果你在你的頭腦裡有某種衝突,如果你無法跟你的母親在一起一段長時間,如果你覺得無聊而想逃走,你將無法跟世界上任何女人泰然相處。因為不管一個女人在哪裡,你的母親就在那裡,有一種微妙的關係在繼續著。

──摘自《草木自己生長》

2010-05-03

內心的真實感受

所有的人都是「靈」,暫時來訪這個世界而已。所有的「靈」都是永恆的存在。和其他人的邂逅,都是經驗。而所有經驗都是永恆的聯繫。「真人部落」給每一樁經驗一個完滿的結局,形成一個完整的圓,不像「變種人」,留下一大堆煩惱。如果你離開時,對某個人心存怨懟,這樁經驗就不會有圓滿的終結,往後還會在你的生命中重複出現。你會再受苦,一次又一次,直到你覺悟為止。
你應該觀察你生命中發生的事,從中學習,使自己變得更有智慧。你應該感恩,就像你所說的,祝福它,然後帶著一顆寧靜的心離開。
……一個人對事物的情感反應,才真正決定他的存在價值。這種反應,記錄在你體內的每一個細胞、你人格的核心、你的心靈、你永恆的自我。
有些宗教勸我們給餓的人一碗飯吃,給渴的人一杯水喝,但「真人部落」的人卻覺得,捨出去的食物和水,以及施捨的對象,並不重要。真正決定這件事有無意義的,是你在公開地、充滿愛心地施捨時,你內心裡真實的感受。
給垂死的植物或動物一些水,或給失意的人一些激勵,一樣能給你帶來啟示,讓你進一步認識生命和造物主。它的意義,絕不下於賑濟飢民或救助窮人。
你離開這個世界時,帶走的一張成績單,上面記錄你這一生每一分每一刻的情感反應。
這種看不見也摸不著的情感,充滿我們的心靈,決定一個人是好人還是小人。行為只是一種管道,透過它,情感和意念得以傳達、體驗。

──摘自《曠野的聲音》

2010-04-30

我願意

我終於覺悟了。我必須經歷一千次死亡,體驗人世間種種苦痛,才能重新肯定生命的價值和歡樂。
驟然間,這場熬煉變成了人生之旅──變成了對信仰的考驗。
信上帝──祂不會差遣我們去做我們沒有能力做的任何事情。
信自己──我們有能力承擔上帝賦與我們的任何使命。不論有多艱辛、有多麼痛苦,我們一定熬得過來。
心中一凜,我感覺到有人正在期待我說一聲「願意」。我突然領悟,這就是他們對我的要求──說一聲「我願意承擔」。
我心中亂成一團,各種思緒紛至沓來。
他們到底要我承擔什麼呢?更多痛苦?更多折磨?孤伶伶忍受更多苦難?
不管那是什麼,總不會比我剛才的經歷更難忍受吧。而我並沒被擊垮,現在還好端端地站在這兒,不是嗎?了不起,再讓我經歷一百次死亡、一千次死亡好了。
我不怕,這場熬煉早晚會結束的。那一刻來臨之前,我對痛苦的感覺早已經麻木了。我超越了痛苦。
「願意!」我扯起嗓門大聲說:「我──願──意!」

──摘自《天使走過人間》

2010-04-29

人生的唯一目的

我認識一位母親。她經歷九個月的懷孕期,一切正常。因此,高高興興地期待一個正常、健康的孩子誕生。在分娩的過程中不知出了什麼事,她產下一個雙目失明的女兒。
……當然,我沒有能力製造奇蹟,恢復她女兒的視覺,但我可以傾聽她訴說內心的煩惱。當她問我有什麼想法時,我回答這位急切盼望奇蹟發生的母親:每一個罹患殘疾的小孩子,都蒙上帝賜與一項特別的天賦。「不要期望奇蹟發生。」我說:「你應該做的是緊緊摟住這個孩子,好好愛她,把它當作上帝的恩賜。」
「然後呢?」她問。
「時機到時,祂自然會讓這個孩子展露她的特殊才華。」我回答這位母親。
我不知道我這句話是從哪裡聽來的,但我相信,上帝不會虧待這樣的小孩。她母親懷抱著新希望,回家去了。
多年後,有一天我翻閱報紙,忽然看到關於這個小女孩的報導。她已經長大了,如今是一位才華洋溢、前程遠大的青年鋼琴家……她母親驕傲地告訴我,這些年來她含辛茹苦把女兒扶養成人,驟然間,她開始顯露音樂才華,就像花兒那樣,一夜之間突然綻放了。
……人世無常,早晚每個人都必須面對挫折與考驗;我們就是這樣學習、這樣成長的。有些人一生下來就面對考驗;他們是最特別的一種人。他們需要最多的照顧和關愛。他們的存在提醒我們:人生的唯一目的是「愛」。

──摘自《天使走過人間》

2010-04-20

一層又一層

看一看你人生的每一時每一刻,譬如眼前這個當下,你會發現大部分時候,你都自以為已經知道當下什麼事是最有利的。你的思維、感覺和行動,都顯示出你知道會發生什麼事了。你似乎早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什麼是對自己最重要的事。這樣的認知倒底是從哪兒來的呢?
……一個人對自己的認識可能只是他所有面向的百萬分之一。大部分的人都不認識真正的自己是誰,就像只看到洋蔥外面的那層皮一樣。
一旦知道真正的你是超越身、心、情緒和感受的,甚至還有更深的東西是自己所不知道的,那麼你的人生觀一定會改變。
譬如你終身都在尋找一個能夠愛你的人,最後卻發現自己的本質就是愛。如此一來,你還會追求愛嗎?
……為了真的認識自己,我們必須運用各種工具,譬如情緒能量或精神層面的方法。我們必須磨利自己的學習能力及探索能力,來幫助我們理解和認知,然後我們才會發現自己是誰、人到底是怎麼回事、什麼才是最有益的事、什麼才是值得追求的東西。
我們甚至會質疑追求對自己有益的事是否妥當。一旦發現最終極的至善,你就會認清這份品質是求不到的。但追求是我們唯一懂得的事,所以我們還是會對它窮追不捨。
最後你會發現,你必須質疑過往所有的信念,你的心才能打開,允許別的觀點、價值或行動,從心中升起。視野一旦拓展,認知的能力就會加強。
……一層又一層揭露內在的真相,是最美好的一件事。你會看見美、醜以及各式各樣的形象,而這些就是生命的真相。

──摘自《鑽石途徑三》

2010-04-19

你我的命運息息相關

假使我們看待自己為一個渺小且分離的自我,試圖將這個世界視為一種責任扛在肩上,那麼我們注定要陷入迷惑與失敗之中。相反地,我們利他的誓願應該生起於,徹底了解彼此歸屬於生命之網。
有個澳洲原住民女性對這連結性提出了有力的見解:「假使你是來幫助我的,那你就白來了,但是如果你的到來,是因為你我的命運息息相關,那麼,就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當我們感受彼此的親密無間,表達關懷的方式有無數種,有些人把生命專注在為家人創造一個充滿愛的家,有些人則為了幫助窮苦孩子改善生活與教育,致力於改變法律。有些人在寂靜處不斷祈禱,有些人則忙於接聽電話。
我們很容易陷入一種信念,覺得自己應該多做一點或做不同的事,其實真正重要的是,我們真的關心。
德蕾莎修女教導我們:「世界上沒有偉大的成就,只有偉大的愛成就的小事。」
猶如燦爛的太陽融化冰塊一般,在感受這連結性和仁慈的時候,我們就創造了溫馨的環境,鼓舞了身旁的人,使他們願意放鬆且敞開心胸。
隨著每一次擴大關懷的圓周──即使只是一個微笑、一個擁抱、一種傾聽的態度、祈禱,這微波盪漾的漣漪就會向外無限擴大。
當我們安慰身旁的人,慈愛就傳播到了全世界。無論是對內在或對他人,這樣的悲心就像溫暖的雨一樣,無偏不倚地觸動所有的生命。

──摘自《全然接受這樣的我》

2010-04-16

他人的脆弱

有時候,跟我們最親近的人反而變得最不真實。我們可能輕易地假定自己對他們的生命瞭如指掌,忘了他們跟我們一樣,隨時在改變,經驗也不斷更新。我們忽略了他們也同樣帶著傷害和恐懼在過生活,忘了他們的內心生活可能也很艱困。
……梭羅曾寫道︰「從對方的眼裡來看世界,即使只有那一剎那,還有比這更偉大的奇蹟嗎?」……透過對方的眼光來看世界,即是悲心……我們可以想像,以這人的身心過生活是什麼感受。只要讓自己全然敞開心胸面對他們的知覺與脆弱,我們自然就會感到親密且仁慈。波斯詩人哈費茲寫道:

這是天堂常有的事,
有一天
這事會再度發生
在地球上──

那個男人和那個女人
給了彼此
生命之光,
而且常常雙膝下跪

然後……兩人眼光含淚,
彼此真誠交談,說:

「親愛的,
我可以怎樣更多愛你一些?
我可以怎樣
更仁慈一點兒?」


……一旦對他人的脆弱敞開心胸,分離感的面紗就會飄落,而我們的自然反應就是,伸出援手。

──摘自《全然接受這樣的我》

2010-04-15

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即使當我們從事的活動對我們而言意義十足,不但富有創造力,還能充實心靈時,也有可能「被利用」,以用於滿足自我欲求不滿之處。
……當工作成了證明自我價值的手段時,我對這份工作的熱愛就蒙上了陰影。
……正如勞倫斯所說的︰「人若是光做自己喜歡的事,不會得到自在解脫;只有去做內心深處之自我真正喜愛做的事,自在解脫才會到來。」
假使我們行事的動機是想要「做自己喜歡的事」,以求得到立即性滿足,那麼,我們就會不斷受到驅策。
因為,無論做多少事、耗費多大的能量,或受到多大的肯定,都無法使我們脫離那缺乏價值感的迷惘,都無法使我們觸及那「那內心深處的自我」。
正如勞倫斯所指出的,想做內心深處之自我真正喜愛的事,是需要花一番心力沈潛深入的。若想傾聽並回應我們心中的渴望,需要承諾投入與真心誠意的態度。我們愈是深陷追求慾望替代物的表象世界,就愈難沈潛到內心深處。

日常生活的任何時刻,發現自己被欲求所驅動時,就問自己:「我心裡到底渴求什麼?」這會幫助你與心靈渴望的淨化重新連結。藉由隨時隨地停歇,並詢問自己「到底是什麼在作祟?我到底最在意什麼?」你就能夠讓自己真正的關懷之心覺醒。

──摘自《全然接受這樣的我》

2010-04-14

只是生命罷了

當我們遠離種種心理概念,感官終於覺醒時,所體驗的各種聲音、氣味、影像和震動,就會讓我們跟四面八方的所有生命連結起來。這不是我的痛苦,這是大地的痛苦,這並非我活著的狀態,只是生命罷了──開展、強烈、神祕且美麗。由於徹底接納感受的變化之舞,我們發現,自己本來就歸屬於這個世界。我們是「無物」(no thing),不受制於任何流逝的經驗,也是「萬物」(every thing),歸屬於整體。
羅傑‧奇斯(Roger Keyes)的詩作〈北齋說〉提到充滿智慧的日本藝術家葛飾北齋(Katsushika Hokusai)提醒我們,我們屬於生命,也有能力敞開接納生命的全部。

北齋說,請仔細看著。
他說,要觀照、注意。
他說,要持續看著,保持好奇。
他說,探查是無止盡的……

他說,萬物生機盎然──
貝殼、建築、人們、魚、
山巔、樹木都活著,木頭是活的。
水也是。

萬物都有自己的生命。
萬物也活在我們裡面。
他說,請與你內在的世界一起活著……

重要的是,你關心。
重要的是,你在感受。
重要的是,你注意到了。
重要的是,讓生命全然地流貫你……

用心看、用心感覺、讓生命牽著你的手同行。
讓生命全然地流貫你。


從抗拒生理感受,轉而到徹底接納這個透過自己而活著的生命,我們就從這迷惘中覺醒了。我們於是接納了生命的完整與神祕。

──摘自《全然接受這樣的我》

2010-04-13

仁慈開放地面對自己

由於我們習慣排除可能會引發他人排斥的情緒,因此,這陰影逐漸在心靈中醞釀成一股強大的力量。我們可能會埋藏或遺忘自己如孩子般的興奮情緒;不理會自己的怒氣,以致於憤怒凝結成體內緊繃的結;或者,以永無止盡的自我批判和自責來掩飾自己的恐懼。我們陰影的根源就在於羞愧感,並受縛於自覺根本有所殘缺的感覺。
我們愈自覺有瑕疵、不討人喜愛,就愈是拚命想逃離這陰影的魔掌。然而,我們愈想逃離所恐懼的一切,就愈助長了內在的黑暗陰影。
每次排拒自身存在的一部分時,我們無疑在自我確認,自己根本一點價值也沒有。在「我實在不應該這樣生氣」底下,其實是「一定是我有問題才會有憤怒感」。
就像陷入流沙之中,手忙腳亂,企圖逃離自己的「壞」,只會讓我們更深陷其中。愈奮力想逃離陰影,那個自認害怕、有缺陷的「自我感」就愈加堅實。
……假使一個年幼未受過訓練的孩子,都能用全然不費力且自然的方式嚐到解脫自在的滋味,那麼,這樣的狀態一定是人類天生的一部分。
也許,停止一切努力,像小時候一樣,以一種仁慈開放的態度來面對生命的一切,就能自此覺醒。

──摘自《全然接受這樣的我》

2010-04-12

生命的成長

對成長而言,最自由的態度就是徹底包容。既不消極,也不積極。只是容許一切自然地發生。
你會看見成長的過程從某種狀態到另一種狀態逐一開顯。
如果你給它空間讓它顯現,整個過程就會自然展露出來。
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去了解心中有什麼障礙阻止了它的顯現。
不論身處何處,你都要審視自己,並且要了解你的障礙是什麼,到底是什麼東西阻止你去徹底經驗當下所發生的事。
如果你真的能徹底經驗,就不會執著於那個經驗,或決定它該朝著什麼方向發展,你只是徹底經驗它罷了。

──《鑽石途徑一》

2010-04-10

為夢想出征

我們永遠不可以停止做夢。夢想為靈魂帶來滋養,正如同一頓餐飯可以帶給身體養分一樣。我們在生命中看過多少次夢想破滅、願望受挫,但是我們必須繼續夢想下去。如果不這麼做,我們的靈魂會死亡,而神愛就無法到達靈魂那兒。
……美好的仗,是我們的心要我們去打的仗。
……美好的仗,是以我們夢想之名去打的仗。當我們年輕、而夢想頭一次以它所有的力量在我們心中綻放時,我們勇氣十足,卻尚未學會如何去作戰。我們很努力地學會如何作戰,但是此時我們已經沒有勇氣親臨戰場。於是我們和自己作對,在內心交戰。我們成為自己的大敵。我們說我們的夢想太幼稚、太困難而不能實現,或夢想是因為我們對生命知道得不夠的結果。由於我們不敢去打那美好的仗,我們就殺死了夢想。
扼殺夢想的過程,第一個徵兆是沒時間。我生命中所認識最忙碌的人總是有足夠的時間去做每件事,而什麼事都不做的人,永遠都疲累不堪,對於自己必須去做的少數事情毫不在意。他們經常抱怨白天太短,事實上,他們是害怕去打那美好的仗。
夢想之死的第二個徵兆是我們的確定。由於我們不願意將生命想成一場偉大的冒險,於是我們開始認為自己對生命幾乎無所求是智慧的、公正的,也是正確的……但是我們永遠看不見參加戰役者心中無窮的欣喜。對他們而言,勝敗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正在打那場美好的仗。
最後,夢想消逝的第三個徵兆,就是平靜,生命變成了星期天的下午。由於我們不要求偉大的事物,我們也不再要求比我們付出的更多的事物……我們自認為成熟,把年輕時的幻想拋開,只尋求個人和職業上的成就。當和我們同年齡的人說他們仍想要生命中的這個或那個東西時,我們會感到很驚訝。但是,說真的,在我們心底我們知道,自己已經放棄了爭取夢想的戰役──我們不肯去打那美好的仗。
當我們放棄夢想,找到平靜時,我們會經歷一段短短的寧靜時期,但是已逝的夢想會開始在我們心中腐爛,感染到我們整個人……我們想要逃避的戰爭中的東西──失望和挫敗──就會因為我們的怯懦襲向我們。有那麼一天,那已逝的、殘破的夢會使呼吸變得困難,我們就真正在尋死了。是死亡使我們從我們的確定、我們的工作,從那可怕的週日下午平靜中解脫。

──摘自《朝聖》

2010-04-09

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就是我們的全部,沒有什麼會超過這個範圍。所謂的「日常生活」就是洋溢著生活的每一天,它將會無比豐盛,只要我們如實地生活、全然地生活;帶著所有的關注、全然的愛與喜悅。
有些人認為日常生活只是暫時的,巴不得它趕快過去,他們渴望不凡。然而我們如何遇見不凡、如何體驗不凡呢?就算是再不凡的事物,我們還是得在當下迎接它的發生,並於此時此刻樂在其中──如我們其他的日常生活。
想豐富我們的日常生活嗎?請定心下來和它相處吧;保持在凝聚之中,專注於日常所帶來的:它的贈予,它的需求。我們透過這樣的方式全然地生活。
內在之旅帶領我們回到日常生活,洗滌那些會讓我們分心的干擾。這趟旅程的目的就是為了成就生活,並讓我們準備好去面對它。
於是,我們在內在之旅中凝聚,並走入日常生活。
這並不是說我們得不斷檢視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儘管這也是內在之旅的一部分。但更重要的是,當我們保持著一定的距離觀照它時,便能更清楚地看見前方的道路與新的契機,了解什麼是該放下的,什麼是該行動的。
……當我們與自己以及他人的日常生活達成和諧,並且由於我們放手,讓生活如其所是地回歸到它所屬的地方,我們和他人之間,就產生了一股深層的連結,彼此的日常生活連結在一起。於是我們可以和許多人分享,我們一同體驗生活,也一同慶祝生活。

──摘自《內在之旅》

2010-04-08

勇氣與冒險

黎明前總是最黑暗的。在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有他們必須經歷險境,冒上巨大風險的時候。
對每一個求道者來說,都會有那麼一個時刻──他內心深處明白,拒絕接受冒險,就是將自己託付給平庸的人生。然而,向前躍進,儘管意味著極大的恐懼與極大的勇氣,卻能使他前進到一個全新的地方。一個充滿了潛能、快樂與自由的地方。
深入探索,傾聽你內在的聲音吧!然後信任它的指引。
「人生的格局大小,和一個人的勇氣大小成正比。」安娜依絲‧寧(Anais Nin)這麼寫道。

──摘自《朱利安與我》

2010-04-07

慈悲和痛苦

人們通常會把慈悲當成減輕別人痛苦的一份慾望,或是把慈悲體認成一份助人的慾望。當我們看到別人受傷時,往往會升起慈悲心,如果別人不感覺痛苦,我們很少會感覺同情。因此,我們往往會把慈悲、痛苦和受傷聯想在一起。然而,這只是慈悲最初階的層次,一種情緒上的同情。
……慈悲的作用,並不是減輕痛苦,而是要引領人們來到真理的面前,讓這個人能活在真相之中。
……我們通常都會保護自己免於痛苦和恐懼,使自己不去接觸無意識裡的真相,而這份保護的慾望,也會使我們看不見自己是誰,認不出自己的本體。
我們誤以為自己的行為是慈悲的,進而也想幫助別人、保護別人,不去看到真相。我們終身都在企圖保護我們最親近的人,免得他們因看到真相而感覺痛苦。我們也總是在保護自己,我們以為看到真相會令自己受傷。我們認為自己承受不起真相。
這並不是在說情緒上的同情──想要減輕自己和別人的痛苦──是不好的。尤其是當你想開始了解自己時,這份同情往往是有益的。
但如果你真的感興趣的是你的本體,情緒上的同情就會變成一種障礙。
為了證悟本體,你必須發展出真正的慈悲。這件事的重點,不在於尋求不幸或尋求快樂。
……從本體的宇宙層次來看,人生中所遭遇的困境和喜樂,都遠不及發展出慈悲心那麼重要。我們整個人生的目的就是為了發展慈悲心。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會發現造成痛苦的並不是真相,而是謊言。謊言所帶來的痛苦早就存在了,真相只是將它揭露罷了。痛苦一旦被揭露,你就可以放下它了。這就是為什麼真相是慈悲的,它可以揭露謊言,而消除掉痛苦。
如果你愈來愈清楚,什麼是慈悲,什麼是真相,你就會看見慈悲確實是通往真理的一扇門。你會經歷各種痛苦,但慈悲始終能讓那扇門保持開放。

──摘自《鑽石途徑一》

2010-04-06

真正的喜悅源泉

一個人如果真的想要快樂,就必須以正確的方式行事──也就是把本體的重要性置於一切事物之上。
……我們經常以為如果依本體的真相而活,可能會失去自己所執著的一切美好事物。我們已經習慣透過外在事物來看待生命,以為如果不依賴這個模式,就會失去一切。
事實並非如此,如果你所有的行動與慾望,生活所有的面向,都能附屬於本體的真理,你才會獲得自己真正想得到的東西。你還是可能會出名、致富、性感,擁有家庭、事業這一類事物。你會因為本體的圓滿而真的享受到它們。你不會一味想得到更多,同時又害怕失去所有。
活在本體中與得到想要的東西之間並沒有衝突。事實上,我們如果能真的依循本體而活,才可能愛我們的生命及生命中的事物。但如果把外在事物看得比本體更重要,我們就會關閉那個能享受事物的部份,也就是喜悅的核心,我們稱之為「黃金之心」或「輝煌的太陽」。一旦朝著本體發展,這個喜悅的核心,就會變得燦爛無比。如果朝著別的方向發展,它就會暗沉下來。道理就是這麼簡單。
……這並不意謂著我們的心如果沒有朝向本體發展,就應該感到不安;這種態度反而會使心更加封閉。我們只需要認清我們是如何背離自己,我們會看見使我們脫離真相的東西是什麼,我們會發現無意識以為另一種東西才是真正有效的。
然後我們就會了解另外那種信念的真相,並且認清自己為什麼會相信它。一旦徹底看清楚,就不需要再做任何事了。我們不需要過度鞭策自己,只需要認清和了解自己為何無法與真理調和一致。了解得愈深,愈是能融入真理,也就愈發能感受到喜悅、快樂、滿足和愛。

──摘自《鑽石途徑一》

2010-04-03

能救贖世界的愛

你是人(human Being),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對生活的掌控不在於控制,而是在人性(human)與本體(Being)之間找到平衡。母親、父親、先生、先生、太太、年輕、年老、你扮演的角色、你提供的功能、你做的任何事,都是屬於「人」的範疇。這個範疇有它自己的地位,並且需要得到尊崇。但是它的本身,對一個圓滿、真正有意義的人際關係或生活來說,是不足夠的。無論你多麼努力嘗試,或是你的成就如何,只有人性(human)是不夠的,你還需要本體。本體可以在意識本身的定靜和專注的臨在中求得,那個意識是你的本質。人(human)是外相,本體則是無形無相的,兩者不可分割,而且相互交織。
愛就是在他人之內辨識出你自己的本體,這樣一來,在純粹人類的範疇(外相的範疇)中,我們與他人都是獨立存在的這個幻相就昭然若揭……
當其他人認出你的本體時,經由你們兩人,那份認可就把本體的向度更加完整地帶到這個世界來,那就是可以救贖這個世界的愛……
我們常聽說「神就是愛」,但這並不是絕對正確。神是至一生命,在無數的生命形式之內,卻又超越它們。而愛卻隱含著二元對立:愛和被愛,主體和客體。所以,所謂「愛」,就是在二元對立的世界中,辨識出合一,而這就是神在有形有相的世界中誕生了。
愛使得這個世界不那麼世俗化,密度不那麼濃稠,也讓神聖的空間,也就是意識本身的光亮,更加從這個世界通透出來。

──摘自《一個新世界》

2010-04-02

到底是好是壞呢

當你只是經由生命的內容來認識自己時,你會認為自己很清楚什麼對你是好的,什麼是不好的,你會將事件區分為哪些對你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
這種區分會分裂生命的整體性,而在生命的整體性中,萬事萬物都是彼此相關的,所有的事件都有它必要的位置和功能。
……「因這世界的智慧,在神看是愚拙。」聖經如此說。世界的智慧是什麼呢?就是思想的運作,以及那些僅由思想定義出來的意義。
思想將情況或事件孤立,然後稱之為好或壞,好像它們是獨立存在的。過度依賴思想,會讓實相分裂成碎片。這個分裂的碎片就是幻相,但是當你困在其中,它看起來可是真實無比。
然而宇宙卻是一個不可分裂的整體,在其中,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互相關連,無法單獨存在的。
萬事萬物都是深刻相連的這個事實,意味著「好與壞」的心理標籤最終是幻相,好與壞永遠都代表偏狹的觀點,而且只是相對、短暫的事實。
有個故事很貼切地表達這個觀點。一位智者在摸彩活動中贏得一輛名貴轎車,他的家人和朋友都很為他高興,而且前來祝賀:「真棒啊!」他們說:「你好幸運啊!」智者笑著說:「也許吧!」
接下來幾個星期,他高興地開著車四處兜風。有一天,一個酒後駕駛的人在十字路口撞上了他的新車,他身上多處受傷,住進醫院。他的家人和朋友又來看他,然後說:「真倒楣啊。」智者又笑著說:「也許吧!」
當他住院時,一天晚上,他的住家附近發生山崩,整棟房子掉進海裡。他的朋友第二天又來看他說:「你在醫院裡躲過一劫,真是幸運啊!」他又說了:「也許吧!」

──摘自《一個新世界》

2010-04-01

認識自己與無意識

無意識的人──有些人長期停留在無意識狀態,終其一生困在小我當中──可以很快地告訴你他們是誰:名字、職業、個人經歷、身體特徵或狀況,以及其他所有他們認同的東西。有些人看起來比較進化,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是不朽的靈魂或聖靈,但是他們真的認識自己嗎?或者他們只是在心智的內容當中,加上一些聽起來很有靈性的概念而已?
認識自己,比採信一連串概念或信念具有更深層的意義。
靈性的概念和信念最多只能當成有用的指引,但是它們本身幾乎沒有能力解除你「認為自己是誰」的概念。這些根深柢固的概念是人類心智受到制約的一部分。
深刻地認識你自己,與心智當中浮沈的所有概念完全無關。認識你自己,是要在你的本體當中扎根,而不是在你的心智當中迷失。

──摘自《一個新世界》

2010-03-31

比任何啟示或神諭更加偉大的是……

認識自己(Gnothi Seauton)──這幾個希臘字刻在德爾菲(Delphi)阿波羅神廟入口處上方,這座神廟就是聖諭之所在。在古希臘,人們來到聖諭之處,渴望找到自己終極的命運,或是尋求在某種特定狀況下應該採取的行動。
大部分訪客在進入神廟時,應該都讀到了這幾個字,但是他們不了解,這幾個字所指向的真理,比聖諭能告訴他們的還要深遠得多。他們可能也不會了解,無論在神廟裡得到的啟示有多偉大,或是接收到的訊息有多正確,如果無法體會「認識自己」這個訓諭所蘊含的真理,最終都是沒有用的,也無法從更深層的不快樂和自己創造的痛苦中獲得解脫。
這幾個字隱含的意思是,在你問任何其他的問題之前,先問生命最基本的問題:我是誰?

──摘自《一個新世界》

2010-03-30

一花一世界

無論什麼時候,只要我們觸摸一下花朵,我都能觸摸到太陽,然而自己卻不會被灼傷。當我觸摸這朵花的時候,不必飛向天空,我已觸摸到了一朵雲;當我觸摸這朵花的時候,我同時感受到了我的心、你的心以及那顆大行星地球的存在。這就是華藏世界。只要我們契悟了事物互即互入的本質,這種奇蹟是可能的。如果你真正深入地來感觸一朵花的話,你將觸摸到整個宇宙。
宇宙既不是「一」也不是「多」。當你觸摸「一」的時候,你觸到了「多」,而當你觸摸「多」的時候,你觸摸到了「一」……
……實際上,一個掌聲可以傳達到無數個星系。一個聲音的影響是不可測量的。你的每一瞥、每一個微笑和每一句話,都能到達宇宙的遠方,影響著宇宙中每一個有生命和無生命的存在。
每一件事物都和所有其他事物相聯繫;每一件事物都滲透入所有其他事物之中。這就是華藏世界,這也是我們的世界。
通過深入觀察和深入體會,我們能夠把這個世界變成華藏世界。我們愈是練習深入觀察,就愈會有更多的光明存在,就愈會有更多的花、更多的海、更多的空間、更多的幡蓋、更多的珠寶和彩雲。這全取決於我們。

──摘自《與生命相約》

2010-03-29

與內在身體連結

身體是通往本體的入口。現在,讓我們更深沈地進入本體吧。
……
超越了名字與形相,你可以感受到本體就是永恆的「我本是」(I am)。感受到它,你因而知道自己在哪裡,並安住在這個深深根於內在的狀態。
……
你那看得到的、摸得到的身體,並不能把你帶入本體。這個有形有狀的身體只是個外殼,或只是個對於更深沈實相的有限和扭曲的認知。在與本體連結的自然狀態下,你可以時刻感受到這個深沈實相,就像是無形的「內在身體」(inner body),就像是你內在饒富活力的臨在。所以我說的「安住在身體」(inhabit the body),是從內在感受身體,感受存於身體之內的生命,從而體認到,你是超越外在形相的。
但這只是內在之旅的起點……你將體認到,在外在形相底下,你是與某種浩瀚無邊又神聖無比的事物有所連結。
……
請試著照我說的做做看。初習此法的人,也許會覺得閉上雙眼更有幫助,但假以時日,等你輕鬆自然就可以「安住在身體」,那閉上眼睛就不是必要的了。
現在,專注在身體,從裡面感受它。它是活生生的嗎?你的手,你的腳,你的胸膛,你的腹部之中,是否有生命存在?
你可以感受到一個微妙的能量場環繞全身,並為每個器官和細胞注入振動的活力嗎?你可以同時感受到你身體所有的部份就是一個單一的能量場嗎?
持續幾分鐘專注於感受你的「內在身體」,不要思考,只去感受。
你的專注力愈強,你的感受就會愈清晰和強烈。你會感受到每個細胞都變得更活躍……感受你的內在身體無形無狀,無邊無界又深不可測,你通常可以愈來愈深入地感受它。
假如現階段你還未能感受更深,請專注於你所能感受到的,可能你感受到的是手掌或腳掌上微微的刺癢,這已經很不錯了。請專注於這種感受上,你的身體正慢慢甦醒。
……現在請張開眼睛,但持續把若干注意力放在身體的內在能量場,即使是環視房間的那一刻。
內在身體是介於外在形相與真實本相(即你的真正本質)之間的門檻,切記勿與之失去聯繫。

──摘自《當下的力量

2010-03-27

一個人的中心點

一個人如果沒有根基,沒有在神聖的生命裡生了正當的根,他就憑藉著一些感情的葛藤,依附著社會──也許依附著社會中最好最偉大的一部分,而在平靜的時代也並看不出他是隨波逐流,沒有下錨;但是只要社會中發生任何震動,有任何習俗上法律上意見上的革命,他那種永久性立刻動搖了。在他看來,他的鄰舍們的混亂也就是全宇宙的混亂;又變成混沌世界了。然而事實是,他早已是漂流著的破船,後來起的這一陣風不過向他自己暴露出他流浪的狀態。如果一個人是有中心點的,在他看來,人物與事件都忠實地反映出他預先在自身裡面發現的一切。如果社會裡出了任何橫逆或放蕩的事件,他就會與別人聯合起來,防止這種危害,但是這一類的事並不使他怨恨或是恐懼,因為他可以看出它自有它不可超越的限制。

──摘自《愛默森文選》

2010-03-26

體驗心心相連

造成孤寂的一個原因是:有些人以為,只有在別人接納你時,你才能成為群體的一份子。許多人就靜靜等待群體中的成員邀請他們加入,而願望實現之前,他們只好忍受孤寂。這種心態,就像一個小孩子渴望家庭的照顧和關愛。但是,群體畢竟不是家庭。它是一群為了滿足歸屬感結合在一起的人,而歸屬感並不是與生俱來的權利。「歸屬」(belonging)是主動動詞,意謂我們必須積極行動。文藝復興時代哲人費奇諾在一封信中說:「守護生命的是愛,但在被愛之前你必須先去愛別人。」飽受孤寂煎熬的人,何不直接走進外面的世界,開始歸屬於它,但不一定要參加任何團體,只需親身體驗心心相連的感覺──和其他人、大自然、社會以及整個社會相連結。這種連結感是我們心靈渴求的。一旦接納了有時脆弱的連結感,性靈會注入我們的生活,滋潤我們的生命,而不再以症狀的形式顯現。

──摘自《隨心所欲》

2010-03-25

不要認同,保持在中心

像葛吉夫這類主張不要認同的導師會說:「哭,那沒什麼不對,但要站在一旁注視它──別認同。」能夠冷眼旁觀是一樁非常棒的經驗。哭泣,讓身體哭泣,讓眼淚潸潸地流,別壓抑,因為壓抑幫不上忙。只要冷眼旁觀,留意觀看。

這是可能的──因為你的內在本性是一個觀照,它永遠不是作為者。每當你認為它是作為者,認同就出現了;它永遠都不是作為者。你可以走遍天涯海角,可是你的內在本性絕不會移動半步。你可以做無數的夢,但你的內在本性永遠不會做夢。所有的變動都是表面上的,你的本性深處毫無變動。所有的變動都是周圍的,就像一個轉動的輪子,輪子的中心是不動的,原封不動,而且輪子也要靠中心才得以轉動。

記住這個中心!留意你的作為、你的行動、你的認同,這會創造出距離,使距離慢慢出現──觀察者和作為者一分為二。你能看看到自己在笑,你能夠看到自己在哭,你能夠看到自己在走路、吃飯、做愛。你可以做很多事,任何事都在周遭進行著──但你保持是一個觀看者,你沒有投入,也沒有與任何你所看到的變成一體。

──摘自《與先哲奇人相遇》

2010-03-24

探究人類生命的本質

當我們以更深入的眼光來觀看這些生活事物時,讓人確實感受到的印象是:這個時代的人們正處於一個使用不適當的方式,卻試圖滿足現代生活需求的環境上。許多人正著手於改革生活,卻不明白生活的基礎到底是什麼。但是,想替未來設計藍圖的人,卻不能滿足於只是碰觸生活表象的知識,他必須更深入地研究。

整體而言,生命就像一株植物。植物不僅包含著外在生命所呈顯出來的現狀,在它隱含的深層內在中,也保存著一種未來的狀態。面對一株植物,即使只是長出葉子,人們也非常清楚,只要再經過一段時間,長出葉子的梗莖上,同樣也會長出花朵與果實。

在植物深層的胚胎內,早已隱含了花朵與果實的因子。若單只探究植物的外觀所呈顯出來的現狀,人們如何能夠辨識出這些新的器官會長成什麼模樣呢?只有那些了解所有植物的本質與存在的人們,才能回答此一問題。

所以,同樣地,全體人類生命包含著未來可能發展的根源在裡面。但是如果我們想要辨識有關這個未來的任何事物,我們在一開始就必須透徹地了解人類所隱含的本質。

然而,在我們這個時代,卻幾乎從未打算這麼做。人們只關心外顯而表面的事物,並且認為如果想擺脫外在的觀察、而要求深入探究的話,是不踏實的。

──摘自《人智學啟迪下的兒童教育》

2010-03-23

與萬事萬物連結

現代科學正熱中為史上最偉大的謎題尋求解答。你在晚間新聞看不見這則新聞,或許它也不會出現在《今日美國報》或《華爾街日報》的頭版,然而在所謂「新物理」的科學領域中,累積近七十年的研究,正指向我們無法逃避的結論:世界的一切皆與其他一切萬物相連。

……今日的研究不僅探索我們與萬物之間的連結,還證實這份連結是因為我們才存在。我們彼此之間的關聯性,使我們有能力為生命的成果累積一手好牌。從尋找愛情到療癒心愛的人,以及填補內心最深的渴望等等,我們本身就是每日經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這些發現顯示,我們能夠有意識地運用這份連結,進而開啟汲取驅動宇宙能量的機會,透過存在於你我及所有人類擁有的一體性,可以看見我們與創造原子、星球和DNA等一切萬物的那股力量,有直接關係。

不過,有個問題在於,我們的力量被喚醒之前,是處於冬眠狀態。要喚醒如此非凡的力量,對自己在世界中角色的看法必須稍作改變……只要感知方式略微改變,我們就能與宇宙中最威猛的力量連結,從而面對各種看似不可能的情境。當我們允許自己以新的角度,看待自己於世界中的角色時,改變就能產生。

由於宇宙實在太浩瀚,可以說超越人類想像,所以建議先從轉變看待自己在日常生活的角色著手。我們需要的「小轉變」,就是把自己視為世界的一部分,而非與它分離。

……知道這些連結的存在後,我們必須開始從更有力的新角度,思考自己與生命、家人,以及朋友之間的相處模式。不論好壞、對錯,從最不經心和最美麗的生命經驗,到人類最可怕的痛苦折磨,一切都不能再視為只是機緣巧合。顯然,想要實踐療癒、和平、富足,並創造能帶來喜悅的經驗、事業和人際關係,關鍵在於了解在真實存在的狀態中,我們與萬物的連結究竟有多深刻。

──摘自《無量之網》

2010-03-22

認識自我,融入天命

迎接未來的唯一辦法,就是將自己的潛能發揮到極致,盼能因而培養更高的應變力與產能……即使世界在明天顛倒過來,(找到天命的人)也將設法調整自己的能力,以因應世界的變遷,同時繼續與自己的天命結合,因為他們已經具有內化的理解力,知道如何讓自己的天賦融入新的環境中。

許多人把熱情拋在一邊,從事不十分熱中的工作,只為了獲得物質安全感。事實上,你為了維持生計而接受的工作,很可能在未來十年之內就被發包到海外去了。如果你從未學習如何進行創意思考,並探索自己真正的才能,到時你該做什麼呢?

……既然我們對未來的唯一認識就是「變」,那麼我們就必須隨之而變,才是明智之舉……我們必須擁抱天命。

天命就是天生資質與個人熱情結合之處。(擁抱天命的人有)一個共通點:他們從事自己鍾愛的工作,而且認為工作中的自己最接近真實的自我,他們的時間流逝與別人不同,他們活得更扎實、更專注、更有活力。

融入天命之後,他們的喜悅與幸福因而超凡入聖。我指的不只是玩笑、開心、歡樂宴席或欣賞日落之美這些愉悅的時刻。當你歸屬於天命,你所擁有的,將與自我認同、生命意義、身心健康息息相關,指引你自我啟發、自我定位,並發揮生命應有的價值。

……天命歸屬與心流經驗之所以能帶給你力量,是因為你體內的各種能量已然融合,因為你能鬆開束縛,感覺到你的所作所為都完全符合自己的天性,於是就這麼認識了真正的自我。這是一種深刻的自我歸屬感,讓你能了解內心深處的脈動與能量。

……當你找到自己的能量泉源,也就更能接受別人的能量。你的生命力愈旺盛,就愈能對他人的生命做出貢獻。


──摘自《讓天賦自由》

2010-03-20

和諧的整體

自然資源的保護是要達到一種人和土地和諧共存的狀態。這裡的土地是指地球表面、其上和其內的一切事物。和土地和諧共存就好像和朋友和諧共處一樣;你不能砍去他的左手,只珍惜他的右手。換句話說,你不能憎惡掠食者,只喜愛獵物;不能蹂躪山脈,只保存水域;不能破壞農地,只建造森林。土地是一個有機體,其中的各個部分和我們的一樣,彼此競爭,也彼此合作。競爭和合作一樣,都是內在運作的一部分。你可以小心翼翼地調節這些部分,但是你不能廢除它們。

二十世紀卓越的科學發現不是電視機或收音機,而是土地有機體的複雜性。只有對此認識最深者,才能體會這方面知識之不足。最無知之事莫過於認為動物和植物沒有用處。如果土地的整體機制是好的,那麼土地的每一部分都是好的,不管我們是否了解。如果在幾十億年的時間演進當中,生物群系已建造了某種我們喜歡但不了解的事務,那麼,只有傻瓜才會丟棄那些似乎沒有用處的部分。當我們明智地去修補土地時,我們最先必須留意的,便是保留這個機制中每一個鈍齒和齒輪。

──摘自《沙郡年記》

2010-03-19

認識自我,從了解心智運作開始

有人稱想像力為「心智的剪刀」。日復一日,這把剪刀不停地修剪人心裡看到的畫面。早晚有一天,這些由他自己創造出來的景象,就會在現實世界中實現。若想成功地訓練想像力,必須了解心智是如何運作的,正如同希臘人所說:「認識自己。」

心智分成潛意識、意識及超意識三個區域。潛意識純屬力量,不具方向,就像蒸汽或電力一樣,接受引導行事,卻不具誘導能力。

任何強烈的感覺或清晰的影像,都會在潛意識留下印記,而潛意識也會鉅細靡遺地執行每一個細節。

舉例來說:我認識一位女士,她小時候總是「假裝」自己是個寡婦,並用黑色衣服及長面紗來「打扮」自己,大家都覺得她既聰明又有趣。長大之後,她嫁給自己深愛的男人,但結婚不久,丈夫就過世了。此後許多年,她都穿著一身黑衣,且戴著長長的黑面紗。寡婦的影像深印在她的潛意識裡,時間到了就自動運作,就算會造成生命的災難,也毫不在乎。

心智的意識層面則被稱為世俗意識或感官意識。

這是人的頭腦,只看到世界的表象,只看到死亡、災難、疾病、貧窮河種種限制,並將這些烙印到潛意識裡。

超意識則是每個人的內在神性,也是完美構想的所在。

柏拉圖所說的「完美的典型」就在超意識裡,也就是神聖設計,因為神對每一個人都有一個神聖的設計。

有個部分除了你之外,沒有人能填滿,那是只有你才做得到,其他人都無法達成。」

超意識裡蘊藏著這項神聖設計的完美圖象,當這個圖象在意識中一閃而過時,通常會像個難以達成的理想──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完美」。

實際上,那就是一個人內在的無限智慧讓他瞥見的天命(或人生目的)。

然而,許多人無視於自己的天命,卻拚了命去追求一些根本不屬於自己的事物或境遇,即使最後如願以償,也只會感到挫敗與失望。

──摘自《失落的幸福經典》

2010-03-18

既聰明又愚笨

據說有一個蘇菲神祕家來到一個小鎮,在他還沒有到之前,他的名字就已經先到了。他的名字已經為人所知,所以人們聚集在一起向他說:「傳一些道給我們。」

那個神祕家說:「我不是一個聰明的人,因為我也是一個傻瓜,你們會被我的教導所混亂,所以最好讓我保持沉默。」但是他越是試著避開,他們就越堅持,越被他的人格所吸引。

最後他讓步了,他說:「好,星期五我會來這個回教寺院……」那是一個回教村。「……你們希望我講什麼?」

他們說:「當然是關於神的事。」

因此他就來了,全村的人聚集在那裡,他引起了一陣轟動。他站上講台,問了一個問題:「你們知道任何關於我要說的神嗎?」

那些村民立刻回答:「不,我們不知道你要講什麼。」

他說:「那麼,我說也是沒有用的。因為如果你們根本不知道,你們就無法了解。你們需要一些準備,但是目前你們完全沒有準備,我說了也是白說,所以我不說。」然後,他就離開了那個回教寺院。

那些村民都傻眼了,怎麼辦呢?他們說服他下個禮拜五再來。下個禮拜五他又來了,這次他又問同一個問題。這時,那些村民都準備好了。他問:「你們知道我要告訴你們什麼嗎?」

他們說:「當然知道。」

所以他說:「那我就不需要講了。如果你們已經知道,我們就可以結束了。為什麼要不必要地麻煩我,並且浪費你們的時間?」因此,他就離開了那個回教寺院。

那些村民覺得非常困惑,到底要怎樣來對付這個人?現在他們對他的興趣已經到達瘋狂的程度,他們認為他一定隱藏了某些東西!所以他們用盡辦法再度說服他。

他又來了,而且又再問同樣的問題:「你們知道我要說什麼嗎?」

現在那些村民變聰明了,他們說:「我們有一半的人知道,有一半不知道。」

那個神祕家說:「既然這樣,那我也就不必說了,那些知道的人可以告訴那些不知道的人。」

──摘自 奧修《老子道德經》

2010-03-17

與生命相約

在終極空間裡快樂地行走
用你的腳
而不是用你的頭腦
如果你用頭腦 你將會迷路

在終極空間裡講法
落葉滿天飛舞
秋季的月光鋪滿了小路
法充遍十方

在終極空間裡討論法
我們彼此注視著微笑
你是我 你看見了嗎?
說者與聽者是一體

在歷史空間裡享受午餐
我使所有的祖先和所有的
子孫後代 都飽足了
我們相會在一起 找到了我們的路

在歷史空間裡被觸惱
我們閉目深思
三百年後我們在何處
我們睜開眼睛擁抱了

在終極空間裡休息
以雪山為枕
美麗的紅雲為毯
什麼都不缺少

在終極空間裡坐禪
分享多寶佛的獅子座
每一秒鐘都是實現
每一個果實都成熟而甜美

——摘自 一行禪師《與生命相約》

2010-02-11

關於連結中心之一:初衷

當連結中心在世上誕生的那一刻開始,我的生命就進入了新的階段。
連結中心,是我們一起學習的平台。是我們一起成長的原點。
因為連結,我們的生命跨越了藩籬,打破了界線,不再有分別,不再有高下,不再有遠近,不再孤單,不再失落。
因為連結,我們的生命更加擴大,我們的視野更加多元,我們的體悟更加深刻。
因為連結,我們開始進入彼此的生命當中。
這麼一來,我的生命便再也無法和過去一樣了。
我再也無法在看到自己的同時,不看到你,不與你連結,不感覺到你與我生命的共振。
當我與自己連結,我就是在與心連結,與你連結,與世界連結。
透過連結,我明白了我是誰。
感謝萬事萬物的連結。
讓我的生命有如此嶄新的開展。
請讓我獻上一首祈禱詞,聊表感恩之意。


St. Francis Prayer

Lord, make me an instrument of your peace,
Where there is hatred, let me sow love;
where there is injury, pardon;
where there is doubt, faith;
where there is despair, hope;
where there is darkness, light;
where there is sadness, joy;

O Divine Master, grant that I may not so much seek to be consoled as to console;
to be understood as to understand;
to be loved as to love.

For it is in giving that we receive;
it is in pardoning that we are pardoned;
and it is in dying that we are born to eternal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