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31

慈悲與智慧

「空無的觀念讓我們了解到最終的實相,幫助我們感恩互為因緣、相互依存的智慧──自然界最基本的法則。基本上,我們都是互相有關連的,這讓我們心懷感恩。因為有著互為因緣的基礎,對於他們的痛苦我們就會產生同理心。有了同理心,有了移情的作用,慈悲心自然而然就出現了。對於他人的痛苦我們發展出真正的同理心,就會幫助他們減輕痛苦。因此同理心能強化積極正面的感覺,就跟慈悲心是一樣的。」
同理心與慈悲心,智慧與法則,這是達賴喇嘛修煉的兩根支柱──也是我們需要知道的關於心靈成長的所有智慧。他常常用比喻或說明來強調這兩個中心點的重要性。就像一隻鳥需要雙翅才能飛翔,一個人只有智慧卻沒有慈悲心,就像一個孤獨的隱士茫茫然生活在山中。一個有慈悲心的人如果沒有智慧,也不過就是個可愛的傻瓜。兩種品質都很有必要,而且互相支援強化。一旦我們明白我們都是互相有關連的,對於他人的問題就很難不感受到慈悲心。一旦有了慈悲心,就能窺知互為因緣與虛空無形的永恆真理。
「……能夠理解空無的概念,會讓一切柔軟,然後慈悲心會重新塑造新的形狀。」
「關於慈悲心的所有一切都是活生生的──我把我的經驗告訴別人,與他們分享我的感覺,然後別人會了解:這是真的、活生生的事情,否則許多人只會以為佛家所謂『天堂』這樣的地方,只是理想、概念,而非活生生的……」

──摘自《寬恕:達賴喇嘛的人生智慧2》

2010-08-30

禍福總相倚

很久很久以前,在中國北方某村落,有個人養了一匹駿馬。那匹馬長得俊美挺拔,許多人特地從方圓好幾哩外趕到這兒看馬。看過的人無不豎起大拇指由衷讚嘆,他們紛紛向主人道賀,直說他真是個有福氣的人。
「哪裡哪裡,」駿馬的主人說:「福氣說不定是壞事呀。」
有一天,他的馬跑丟了,跑得不見蹤影。大家不約而同上門安慰他,直說他的運氣真背。
「哪裡哪裡,」駿馬的主人說:「壞事說不定是一種福氣呀。」
過了幾個星期,那匹馬跑回來了,而且後面還跟著一大群野馬。依照當地律法,這些馬全歸馬主所有。他也因此成了大富翁。
左鄰右舍紛紛登門道賀。「果然,」所有人異口同聲地說:「你到底還是一個有福氣的人啊」
「哪裡哪裡,福氣說不定是壞事。」
不久,他的兒子──家裡唯一的兒子,騎上一匹野馬,從馬背上摔下來,跌斷了一條腿,鄰居們又全跑來慰問,大家莫不說他果然運氣不好。
「哪裡哪裡,」主人說:「壞事說不定是一種福氣呀。」
又過了一個星期,皇帝下了一道聖旨,徵召所有四肢健全的小伙子從軍去打北方的蠻夷。那場戰爭非常慘烈,村子去的所有年輕人全戰死沙場。全村只有一個年輕人因為斷腿反而僥倖逃過一劫──那就是馬主的兒子。
直到今天,當地還流傳著這麼一句諺語:「福氣說不定是壞事,壞事說不定是一種福氣。」

──摘自《乞丐國王的時光指環》

2010-08-27

神啊,我在這裡

瑜伽經文說,神回應凡人選擇敬奉的任何一種禱告與努力──只要誠心誠意禱告即可。奧義書有句話說:「人們依據自己的性情,以及自己認為最佳或最恰當的方式,而走上不同的道路。無論直路或彎路──每一條路都抵達神,有如河川匯流入海。」
……我的愛爾蘭酪農瑜伽友人西恩如此對我說明:「設想宇宙是一個巨大的旋轉引擎,你需待在核心的地方──即中軸處──而非瘋狂旋轉的邊緣地帶,使自己磨損而瘋狂。寧靜的輪軸處──即你的心。即神居住在你當中之處。因此停止在世界尋找答案。只要不斷回到此中心所在,永遠都能找到平靜。」
……我認為你有權去挑選任何觸動你的心靈、在神當中找到平靜的東西。我認為在你需要慰藉之時,你有自由追求帶自己跨越世間分水嶺的任何隱喻。這沒啥好難為情。這是人類尋求神聖的歷史。倘若人類未曾在探求神靈中進化,我們許多人至今還在祭拜埃及的金貓雕像。此種宗教思維確實涉及挑選。你從自己能找到的任何地方挑選任何著作,持續朝光的方向移動。
霍皮族(Hopi)印地安人認為世界上每一種宗教都包含一條心靈線,這些線一直在找尋彼此,匯合在一起。這些線最終編織成一條繩索,將我們拉出黑暗的歷史循環,進入下一個空間。
……蒼窘莫不是無邊無際?即使最虔誠之人也只能在某一特定時刻,看見片斷的永恆圖畫?或許如能蒐集這些片斷加以比較,一個有關神的故事即可慢慢成形,相似於每個人,並將每個人包含在內?每個個人對於超越的渴望,難道不都只是廣大人類尋求神性的一部分?人人不都有權利不斷追尋,直到盡可能接近神奇之源?即使這意味著前來印度,在月光中親吻樹林片刻?
換言之,這是在角落的我。在聚光燈下的我。我選擇自己的宗教。

──摘自《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

2010-08-25

心胸坦蕩

當你不再隱瞞,沒有什麼不可告人的隱痛干擾你的心識,也無須為謊言而自圓其說時,你的人際關係就不會塞滿難以啟齒的苦衷了。於是,你的生活會逐漸歸於單純而清明,因為你已無須隱瞞。
只要你勇於說出你的真實想法和感覺,此刻的你,便能活得清澈透明。因為那樣的行為,充分顯示了你對弟兄姊妹的完全信任,也表示你不怕別人看出你脆弱的一面,你願意活得透明。
如果你感到恐懼,就直截了當承認它,那樣,恐懼和它底下的內疚就無所遁形了。你心裡若還有譴責別人的念頭,你可以否認它、隱瞞它,或將它投射到別人身上。但你也可以將它放到檯面上,坦然面對它,給它一個治癒的機會。你若不想繼續隱藏內在的批判,就坦誠招認吧!捨此之外,沒有其他的路徑可行。
懺悔的儀式,就像大部分的宗教儀式一樣,容易慢慢流於形式。但歸根究柢而言,它無關乎你是否會得到對方的赦免。重要的是,它拒絕自欺下去,決心把恐懼與內疚帶到意識層面。而聽你懺悔的人也不是法官,只是一個見證而已,他不需穿長袍,也不必坐在權威的寶座上。任何人都可以為你做見證,只要那人了解自己的角色,不批判或譴責,而是慈悲寧靜地聆聽。
沒有人不會犯錯的,有意無意之間,我們難免會侵犯到他人,那本是稀鬆平常的事。期望自己永不得罪人,那才是痴人說夢,而只有那些不願面對自己人性弱點的人,才會生出這種崇高卻不切實際的願望。更何況,無法擁抱自已人性的人,又怎麼可能接受自己的神性呢?
漫漫一生中,你是一定會犯錯的,因此,奉勸你好好感謝自己所犯的每一個錯誤。每個錯誤都是一項禮物,因為它帶給你一個修正的機會。你該慶幸有機會讓所有自欺的伎倆重見天日,並感謝它的邀請,讓你能直抵內心黑暗之處,讓光明意識去燭照那個不可告人的隱密世界。
──摘自《無條件的愛》

2010-08-24

同不同意,不是最重要的

小我心目中的愛,通常建立在彼此看法的一致上,觀念一旦分歧,小我的愛便蕩然無存了。
……由於你還在不斷尋求別人的認同,所以很難體會到愛的「無條件」。要知道,同意,正是小我關係所索求各種條件的底線,到最後,勢必演變成沆瀣一氣的依存關係。那彷彿在說:「只要你的小我和我的小我都同意了,我就支持你。」
然而,兩個小我互相同意時,你就必須當心了。因為小我的本質,就是要去跟另外的小我分裂、隔離和衝突的。所以,當兩個小我都同意時,絕對是要聯手對付另一個小我。這並不是真正的贊同,而是暫時的聯盟。只要共同的敵人一垮,聯盟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每個小我要會回到原先各自熱中的把戲裡。
想靠別人的同意來尋求愛,那是不智的,只會帶給你失望。與其如此,還不如透過「不同意」來尋求愛,可能會對你更有意義。我曾告訴過你:「愛你的敵人。」我說這話,並非標新立異,或存心要刁難你。相信我,我是語重心長的。
……為何我說「愛」你的敵人?因為,你若不愛他,就不會珍惜他帶給你的禮物。
……在你學習愛你的敵人之際,足以顯示你有面對自己黑暗面的願心。那個敵人,充其量,不過是讓你看到自己的一面鏡子,直到你那張生氣的臉孔逐漸露出笑容為止。
想要與敵人和平相處,你必須試著同時採用他們的以及你自己的眼光來看事情,缺一不可。如此,你才可能掙脫一己的偏狹,超越彼此的衝突,而生出慈悲心來。
記住,與人和平相處,並不表示你一定要認同他們的意見,但是你必須學會尊重他們。
小我的同意,永遠不會帶來和平,因為小我是不可能真正同意任何事的。和平只能帶來愛和尊重。當愛現身時,你的對頭彷彿變成勇於反對你的朋友。因此,你無需因為他看事情的角度與你不同而擯斥他,反而要更加仔細聆聽他的每一句話。
你若能以聆聽朋友的心態來聆聽你的對頭,表示那不是小我在聽,而是你內的靈性在聽他內的靈性。
人類的衝突只有一個起因,就是雙方都想貶抑對方的人性尊嚴,看清對方的價值。只要其中一方產生這種心態,那麼,即使是最簡單的小事,都無法達成協議。如果雙方都用尊重和接納的態度彼此相待,無論多困難的細節,都不難解決的。
奇蹟源自於愛。憑著愛心激發出來的解決方案,其效益必然無遠弗屆﹔而愛的願力,也就是平等相待的願力,正是奇蹟發生的必備要素。
──摘自《無條件的愛》

2010-08-23

敬畏生命中的怪獸

在西藏最受歡迎的大修行和瑜伽士密勒日巴(Milarepa)的生平故事裡,學會「放下」正是他生命中極關鍵之事。密勒日巴在開悟很久之後,有天他到洞穴外收集柴火,平常他都在山洞中愉快地過著修行的日子。當他撿完木柴回來時,發現洞穴外有七支外殼堅硬的大怪獸,它們身軀極為龐大,而且眼睛有如巨杯。它們有的忙著升火,有的在磨麥粉,其他的怪獸則在施行各種幻術。
密勒日巴一見它們就心生恐懼。他用觀想佛陀,口誦伏魔真言,都無法降伏那些怪獸。他轉念一想,這些可能是本地的山林之神。我在此修行多年,但疏於關照它們,也沒向它們獻過任何供品。於是他便唱起頌讚之歌。
你們這些非人怪獸聚集於此地是我的障礙。各位喝下這個代表友愛與慈悲的甘露,然後就請離開吧。
前三個施幻術的怪獸聽了這歌之後就離開了。密勒日巴明白其餘的怪獸是幻化而生的修行障礙,於是他又唱起這首自信之歌。
諸位怪獸今日光臨此地真是美妙。你們明天一定要再來呀。這樣我們就能不時切磋談心。
這歌一唱出來,另外三個怪獸立即逃之夭夭。現在只剩最頑劣的那個怪獸正使出渾身解數,跳起堂皇亮眼的舞蹈。這時密勒日巴思忖著:「這怪獸兇狠又厲害。」於是他便唱起另一首「證悟之極峰」。
怪獸雖兇狠如你,但我絲毫不為所動。
若像你這樣的怪獸能動搖我修行的堅定意志,
那麼心中所生起的慈悲心就失去意義了。
怪獸呀,若你想待得長久些,我並不以為意。
若你還有其他的友伴,帶它們一塊來吧。
咱們不妨聊聊彼此的差異。
至聖金剛王,佛陀呀,
請賜福給這個靈性低劣的生物吧,
讓它生起圓滿的大慈悲。

密勒日巴唱頌這首歌時,心中懷抱著無限仁愛和慈悲心。他毫不擔心自己的身軀,置死生於度外,將全身放入怪獸的嘴巴裡──但這怪獸的力量不足以吃掉他,只好敗逃而走。
藏傳佛教的修行法門教導我們,藉著捨身並且尊敬怪獸,我們的生命才得到大利益。當怪獸出現在眼前,我們得明白它們原本就是這隻生命之舞的一部分。當它們惡形惡狀現出威脅時,我們所謂的危險處境,不過是自己恐懼的幻境罷了。我們對生命變化無窮的神奇能力愈敬畏,就會愈睿智。當我們擁抱這一切遷流不息的現象時,它們就會轉化為一道美麗的彩虹。其中每種炫目亮麗的色彩都在我們那覺醒的心中閃耀生輝。
──摘自《狂喜之後》

2010-08-20

不抗不拒,獲得最大能量

我們只要認為自己、別人或整個世界不對勁,就會開始產生抗拒的意識。這個產生抗拒的內在意識會說:「不應該這樣!」於是我們耗費所有的能量企圖改變環境現實,讓它變成「應該這樣」。
……大部分的人相信,抗拒生活上不想要的狀況,只要有恆心、有毅力並且夠努力,時候一到,這些討厭的東西就會消失。
有件事我必須告訴各位,那就是,你所抗拒的「任何東西」,它絕對不會消失,只會驅使你更加否認,並且深深烙印在你的故事裡。只要你一直抗拒任何事情,它都不會有所改變,它絕對不會讓你減肥十公斤,也不會讓你重新喜歡上前夫。
學空手道的時候,老師教我在被襲擊的情況下,有時候「放手」才是最佳防禦的方法。譬如,攻擊者抓住我的手臂,這時候,不要忙著用力將手臂扯脫他的抓握,反而必須跨步靠近攻擊者,這才會讓攻擊者的手臂完全放鬆。如果我們拚命反抗攻擊者的抓握,只會引起他抓得更緊的本能反應。所以,為了脫身,我反而必須讓他抓得住我。當我「放下」、「放鬆」,對手自然就會鬆手,讓我有機會掙脫。出現任何威脅的時候,人類最初的反應就是抗拒。當我們深呼吸、放鬆,順著當下的生命經驗,不抗不拒,才能獲得最大的能量。
為了超越苦難,我們必須放下抗拒的本能,再放下我們的「放下」。任何圖謀的改變、害怕的事情,以及任何氣惱、拒絕接受的事情,會把我們黏在過去,令我們依附於故事、依附於編造出一大堆故事的陰影信念中。
隨順於「如是」(that is),是要我們的心軟化,放下來自於故事的預期,接受生命當下所呈現的一切。隨順於組成我們的所有材料,也就是邀請我們用純真的雙耳傾聽痛苦所要傳達的訊息,而不是被「陰影黑盒」重複守舊的結論所干擾,唯有承認我們緊抓故事不放,才能軟化抗拒的心,並且從生命經驗中獲得智慧。

──摘自《陰影,也是一種力量》

2010-08-19

綠蠵龜的啟示

「當我浮潛在水面時,我理解到這隻綠蠵龜是配合著大海的律動在前進的。每當有一波浪潮沖向海岸,迎面打向綠蠵龜時,牠就會隨著浪花漂浮起來,然後稍微拍打四肢,以維持身體的平衡。當波浪往後退回大海時,牠則會拍動得快一點,這樣就能充分運用海浪的律動力量,來加強自己的速度。
「綠蠵龜從來不和海浪搏鬥,而是利用海浪的力量。我之所以會跟不上牠,就是因為我一直都在拍打水面想要往前進,卻絲毫不理會水流的方向。剛開始時沒問題,我還能跟上牠,有時候我甚至得放慢一點速度。然而,當我越是跟迎面而來的浪潮搏鬥,我就變得越來越疲憊了。也就是說,當浪潮往外沖刷時,我已經沒有足夠的力氣來善用這樣的力量了。
「隨著浪潮沖進沖出,我也變得越來越精疲力竭、更沒有效率了。而那隻綠蠵龜則依然完美無缺地配合著海洋的律動往前推進,這也是牠為什麼會游得比我快的原因。」
……
「每一天,都有很多人想說服你花時間或精力在他們身上。想想那些電子郵件,如果你參與、回應每一種你所獲知的活動、促銷和服務,你就根本沒有任何空閒了。這只是電子郵件的問題。還有許多其他人也想佔據你的注意力,像是要你花時間看電視、到餐廳吃飯或是去某地旅行,很快你就會發現,自己一直都在做其他人所做的事、或是別人想要你做的事。
「我在第二天看過綠蠵龜,回到海灘之後,心中已有了這樣的徹悟。我坐在大毛巾上,把這個想法寫進日記。我明白在自己的一生中,迎面而來的浪潮,就是所有的人、活動,以及那些想要引起我們注意、侵佔我們的能量與時間,卻和我們的『存在目的』毫無瓜葛的事件;而往外沖刷的浪潮,則是能幫助我們達成『存在目的』的人、事、物。因此,當我浪費越多時間與精力應付迎面而來的浪潮,就更沒有時間或精力,去追隨那些往外沖刷的浪潮了。
「當我想通這一點,一切就全都改觀了。我應該投入多少『努力』、又為了什麼而『努力』,我都會更謹慎地考量,做出更好的選擇。」

──摘自《生命咖啡館》

2010-08-18

建立富足的心態

許多年前當跨洲旅行還不普及的時候,有個人想要從歐洲到美國旅行。這個人努力工作,存下每一分錢,最後終於存到一筆剛好能買船票的錢。當時那趟旅程大約要花上二到三週橫渡大西洋。他去買了一個皮箱,裡面裝滿起士與餅乾,因為他只負擔得起那些食物。
一上了船,所有人都跑到富麗堂皇的餐廳去吃美味的餐點。在同一時間,這個窮人就躲到角落去啃他的起士與餅乾。他就這樣過了好些日子,聞著餐廳的菜香味,聽著餐廳裡的人以各種形容詞形容食物的美味,還一邊摸著他們的肚子抱怨吃得太撐,旅行結束後可要好好減肥。這個貧困的旅人也想加入這些人一起在餐廳用餐,但他沒有多餘的錢。有時他還會半夜睡不著,夢想著那些乘客口中的奢華大餐。
在旅程即將接近尾聲,有個人走過來對他說:「這位先生,我在用餐時間忍不住注意到你總是在啃起士與餅乾,你何不來到餐廳與我們一起吃呢?」
旅人因為羞愧漲紅了臉。「這個嘛,告訴你事實好了,我的錢只夠買票,沒辦法負擔得起這些昂貴的餐點。」
那位乘客驚訝地挑起眉毛,搖搖頭說:「先生啊,你不知道餐飲費已經內含在票價嗎?你早已經付過餐費了。」
當我第一次聽到這個故事,忍不住想,有多少人就像這位無知的旅人。因為他們不知道生命中一切的美好事物早已被付清了帳,於是他們錯過上帝最好的東西。他們也許正前往天堂之路,但他們不知道票價裡含有什麼好處。
每一次當我們懷著卑微的心態,就好比是啃了更多起士與餅乾。每當我們退縮並說:「喔!我做不到,我條件不夠。」我們就是在吃更多的起士與餅乾。每當我們懼怕、擔心、焦慮,或為某件事緊張不堪時,就正是在吃更多的起士與餅乾。該是去上帝的餐桌吃飯的時候了。上帝為你預備豐盛的宴會,其中充滿了各種難以想像的好東西,而且都已經幫你付清了帳單。
上帝有你要的每樣東西──喜樂、寬恕、平安、醫治,無論你需要什麼,都已在上帝的餐桌上擺著,只等你拉開椅子坐到座位上享用。
也許你在生命中經歷過重大的失望、或面對過重大挫折,歡迎來到現實世界!但必須記得,你是至高上帝的兒女。只因為有些事情不如意或有人讓你失望,並不會改變你的身分。如果一個夢想破滅,就去開創另一個新夢想。如果你被擊倒,要再接再厲。當一扇門關上,上帝會為你開另一扇更大、更好的門。抬起頭來,看看上帝為你生命預備的更好願景,別縮到角落去啃起士與餅乾。
也許你的生命有個崎嶇不平的開始;也許你曾經歷可怕的貧窮、沮喪、受虐或童年時期所發生可怕的事,你也許會讓那些不好的經歷決定你後半生要走的路。然而,即使你生命的起始是那樣,卻不表示也要那樣結束。你要建立新視野,看到上帝能在你生命中所做的,並建立富足的心態。
──摘自《活出美好》

2010-08-17

改變,從自己開始

有一對男女剛結婚不久,但新嫁娘才進夫家,就開始為雞毛蒜皮的小事跟婆婆爭執不休。婆媳之間劍拔弩張,並逐漸嚴重到誰看誰都不順眼。在新嫁娘眼裡,婆婆根本是個愛管閑事的老巫婆,而婆婆也認為這個年輕媳婦剛愎自用,一點也不尊重長輩。
倆人之間高漲的敵意根本沒有什麼確切原因可言,但是到最後,新嫁娘竟然氣婆婆氣到惡從心生,決定想辦法把婆婆殺了。於是她找了一個醫生,請醫生給她毒藥,好讓她可以在婆婆的食物中下毒。
醫生聽完這新嫁娘的抱怨之後,同意給她一些毒藥。「但是,」他警告說,「假如我給你會馬上發作的劇毒,那麼,大家就會把矛頭指向你,說:『你竟然毒死了婆婆!』然後也會發現毒藥是我賣給你的,這樣對我們兩個都不好。所以我會給你藥性比較溫和、發作得比較慢的毒藥,這樣她才不會馬上死去。」
醫生又指示她,下毒期間要盡力歡喜地服侍婆婆,「每餐服侍她的時候,都要面帶微笑,」她囑咐著,「告訴她,希望她喜歡這些飯菜, 還要問她需不需要其他東西。態度要謙恭體貼,這樣別人就不會懷疑你了。」
新嫁娘同意了,於是把毒藥帶回家,當天晚上就把毒藥加進婆婆的飯菜中,並且恭敬有禮地把晚餐端給婆婆吃,被這樣恭敬服侍了幾天之後,婆婆對媳婦的觀感開始改變了。「也許她沒有我想得那樣驕傲自大,」老婆婆自忖道,「也許我錯看她了。」慢慢地,她也開始對媳婦愈來愈好,不僅讚美她的烹飪手藝,又說她很會持家,倆人後來甚至開始聊起天、說起笑來。
老婆婆的態度一轉變,媳婦當然也跟著改變了。幾天之後,她開始想道:「也許婆婆並沒有我想得那麼壞,其實她人還挺好的。」
就這樣過了大約一個月,這兩個女人竟然變成了好朋友:倆人相處甚歡,關係好到讓媳婦不再對婆婆下毒。但她接著便開始擔心起來了,因為她意識到自己已經在婆婆的每一餐飯裡下了許多毒藥,婆婆很可能就快死了。
因此,她趕緊回去找醫生,告訴他:「我犯了一個天大的錯誤!我婆婆其實是個很好的人,我真的不應該對她下毒的。拜託幫幫忙,給我解藥吧!」
醫生聽了新嫁娘的話之後,靜默了良久,「很抱歉!」他告訴她:「我實在幫不上忙,因為根本沒有解藥。」
新嫁娘聽了難過極了,不禁放聲大哭,咒罵著想殺了自己。
「你為什麼要殺自己呢?」醫生問道。
新嫁娘答道:「因為我竟然對一個這麼好的人下毒,現在她就快死了,我應該了結自己的生命來懲罰自己的惡行。」
醫生又沉默了一下,然後咯咯笑了起來。
「這時候你怎麼還笑得出來?」新嫁娘質問道。
「因為你根本不需要擔心,」他答道,「我說沒有解藥,是因為一開始就沒有給你毒藥。我給你的,事實上只是無害的草藥。」
我喜歡這個故事,因為這是一個顯示經驗的自然轉變有多麼容易發生的簡單例子。起初,這個新嫁娘和婆婆相互仇恨,彼此都認為對方壞極了。然而當她們開始以不同態度對待對方之後,便開始以不同的眼光看待彼此。他們看到了對方的良善,最後變成了親近的朋友。他們其實還是原來彼此看不順眼的「那個人」,唯一改變的只有她們自己對事情的看法。
──摘自《世界上最快樂的人》

2010-08-16

體驗本然寂靜,比喝水還簡單

現在我要告訴你一個大祕密──任何時刻,當你將注意力安住在往來心中的一切,這就是禪修;以這樣的方式安住,就是體驗本然心。
禪修跟日常生活中思考、情緒和感受歷程的唯一差異,就在於你是否運用了單純、赤裸的覺性。當你讓心如其本然地安住,不追逐任何念頭,不被任何情緒或感官知覺帶走,這時覺性就會顯現。
我花了很長的時間才明白,禪修竟然這麼簡單,主要是因為它看起來如此平凡,而且跟我日常的感知習性如此接近,以致於我很少會停下來去認出它。就像我在巡迴講學中遇到的許多人一樣,我自己以前也以為本然心一定是某種很特別的東西,跟我所經歷的一切都不一樣,或者更好。
就像大部分人一樣,過去我也經常批判自己的經驗,認為生活中來來去去的憤怒、焦慮、恐懼等念頭都是壞的,是有負面作用的,或至少是跟本然寂靜相互矛盾的。然而佛法以及這個無修練習的含意卻是,若能讓自己放輕鬆,心理上退一步,我們就能開始認識到,這種種念頭不過是在海闊天空的心中來來去去的現象,而心就像虛空一樣,無論其中發生什麼,虛空根本不受干擾。
事實上,體驗「本然寂靜」比喝水還容易。想喝水的話,還得費一番功夫呢。你必須去拿杯子,把杯子靠到嘴邊,再把杯子傾斜之後,水才能倒到你嘴裡,然後還要把水吞下去,再把杯子放下來。可是,體驗本然寂靜根本不需要花這些力氣;你只要讓心安住在它本然的寬廣開闊之中就行了,不需要特別的關注,也不需要特別努力。
倘若不知道為什麼,你就是無法安住自己的心,這時你可以只是單純地觀察任何念頭、感受或感官知覺的顯現,停留了幾秒,最後消融,於是你認出:「哦,這就是我心中在發生的……」
無論你身在何處,在做什麼事,最重要的是去認出自己的經驗是很平常的,是你自心真實本質的自然呈現。倘若你不試圖阻斷心中的發生,而只是觀察它,最後你會開始有一種穩定的放鬆感,一種無限的開闊感──這其實就是你的本然心,也就是那自然不受干擾、任由各種念頭來來去去的背景。
同時,你也喚醒了新的神經傳導路徑。當這些路徑的連結愈來愈強、愈來愈深時,你就會愈來愈有能力忍受每個瞬間從心中蜂擁而過的種種念頭。無論有什麼紛擾的念頭生起,都只會變成激起本然寂靜覺性的觸媒,而這本然的寂靜則包納並滲透、遍滿這些念頭,就好像虛空包被並滲透遍滿現象世界的每個粒子一樣。
──摘自《世界上最快樂的人》

2010-08-12

意義、目的與真相

事件的意義或目的,其實都一直埋藏在你心底,要找出那些意義,你必須往自己內心去看,你若一味向外探求,想從所謂的「客觀」事件中找出它的意義來,只是浪費時間而已。
通常,你最先想到的,就是向別人請教,向專家求助,一個意見還不夠,還要找第二個或第三個意見。
老實說,聽了第三個意見之後,你是否覺得比第一個意見更清楚了呢?請教專家之後,真的讓你茅塞頓開了嗎?讓你心情平安了嗎?
若是如此,你最好小心!因為用別人的詮釋來取代你自己的,不但不能幫你釐清真相,反而可能引你步入歧途。
若想深入問題的核心,你必須清除自己所有的詮釋,而單純地深入其境。當朋友對你說:「我有答案。」不妨禮貌地辭謝他們。他們的答案,可能也跟你自己的評斷一樣,百害而無一利。
你只要承認:「我不知道這件事的意義,我願給自己一些時間慢慢了解。這件事會發生在我的生活裡,必有一個無上的智慧在主導,而我願意相信,它必會啟示給我這事的意義。」
這是你所能做的最好回應,也是愛的回應,它能釋放你和身邊的人,讓你不再衝動地判斷、解釋,或急於將問題合理化。
這樣說,並不是要你拒人於千里之外,相反地,你該邀請他們進入你的生命,讓他們握住你的手,凝視他們的臉,感謝他們的關心,並讓他們知道:「我這兒沒事……我只需要更深地去面對某些問題而已。」
放下批判和詮釋,原是一件輕鬆的事情。你若覺得困難重重,表示你已忘記怎麼「活」(to be),才會把生命裡原本最容易的事,變成一套極其複雜的修行功課。其實,你隨處都能找到各式各樣的法門,教你怎麼「活」或「臨在」(to be)。然而,一落入方法,你就已經從「活」轉變成「做」(to do)了。
奉勸你,放下所有的方法吧。它們全非必要,你只要停止批判、解釋、推測和概念化,放在所有「非臨在」的作為,自然活得生機盎然。然後,你才能從表面看來雜亂無章的事件中,看到天恩所在。那時,你將明白它的意義,並為此慶幸不已。
這個意義一旦呈現眼前,你就不會畏懼自己今生今世的任務。但你若還企圖強迫生命綻放,催促它開花結果,它就無法啟示原有的意義了。
所以,耐心一點,對自己寬容一點,你生命的喜悅和美麗就在當下,一切都唾手可得,你此生的任務也會在這一刻完全展現出來。
不要從經驗之外尋找意義。只要信任事情的真相,與它坦然共處,如此就行了。這是我所能給你的最深教誨,因為,僅僅這樣簡單的練習,就足以粉碎所有遮蔽真理的障礙。
──摘自《無條件的愛》

2010-08-10

負起責任,讓自己自由

指向別人的手指,將矛頭向外的怪罪,確實可帶來內心的滿足。很多人會把生活不順利轉向指責別人,因為大多數人不想為自己的生命劇負起責任。可是別忘了,把過錯歸罪別人,自己仍緊抱著痛苦,其中的含意無異於在說明:只要我們責備他人,我們就沒有自由,因為怨恨讓我們被受到責備的人綁住──也被討厭的環境綁住。
只要心中有怨恨的種子,就會製造出某種痛苦與個人劇,也就是說,我們不滿意自己的生活,只好讓責備繼續活著,我們的內心總有一股強烈的衝動想說:「看!你對我做了什麼好事?」我們向外界大聲嘶吼,企圖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然而這個怪罪別人的指責必會擴大蔓延,所導演出的行為與製造出的經驗,目的只有一個,也就是要證明我們是對的!換言之,也許我們曾經出錯,但是這個過錯損害我們想要的結果,我們認定自己是受害者,為了替內心怨恨提出正當辯解,我們必須找出某些方法破壞自己,然後理直氣壯指著別人說:「看!你做的好事!」
離開這個陷阱的唯一方法就是負起責任。就更深入的層面而言,許多人一直逃避為事情負全責。「負責」讓人覺得,傷害我們的某人因此得以擺脫困境、佔了便宜。事實上,負責才是讓自己擺脫困境的唯一方法。如果某人傷害我們,結果竟然讓我們變成世界偉人,相信我們一定不會再怪罪他。
……「負起責任」讓我們從生命經驗中提煉智慧,並找到隱藏其中的禮物,生命的每一項經驗都是教導,即使痛苦,我們也能從中學習到什麼,「責任」是我們終極的命運。
──摘自《陰影,也是一種力量》

2010-08-09

傾聽的藝術

傾聽別人說話時,不要只用心智傾聽。要用整個身體傾聽,一面傾聽一面感受內在身體的能量場。如此可以讓注意力從心智抽離,創造出一個寂靜的空間,讓你不受心智干擾,真正地傾聽。如此也是給予別人對方空間,讓對方如如呈現,那是你可以給予別人最珍貴的禮物。
大多數人不懂得傾聽,因為他們多數時候都只管自顧自思考。他們專注於此,而非別人說話的內容,更別說那些最重要的事情:在這些話語和對方心智下的他人「本體」。這是認識合一(oneness)的開端,也就是愛的開端。在本體的最底層,你與天地萬物是合而為一的。
大部分的人際互動都只停留在思維的層面,而非真正的溝通。沒有任何一種人際關係可以靠這種方式臻至成熟的,這也是為什麼人與人之間有那麼多的衝突。當你的生命受到了心智的支配,摩擦、爭端、衝突必然會層出不窮。與內在身體保持連結,可以幫助你創造出一個無念的清靜空間,讓人與人的關係更加和諧。

──摘自《當下的力量》

2010-08-05

戀愛時發生的事

我們總是把自己最好的東西看成是外在的東西,但這件事並不會經常發生,只有當你戀愛時它才會出現。
你是否還記得當初在戀愛時,你的對象似乎充滿著愛與光明,真是美妙極了,對不對?
但幾個月之後你卻開始懷疑,那些愛、光明及美好的感覺都到哪裡去了。你以為那是因為他不再愛你了,但真相並非如此。
一開頭的美好品質只是一種幻象罷了,那是你自己的本體的一種投射,但並不意味著你的伴侶沒有自己的本體,而是你看到的並不是真相。你只是把你的本體投射到他的身上了,因此,本體才是你真正愛戀的對象!
人為什麼會戀愛?人會戀愛是因為當心打開時,你就貼近了自己的本體。接著,無意識或人格便開始出來阻擾,因為貼近本體對它是一種威脅。這就是為什麼你會將本體投射到某個人身上,然後和它談起戀愛來。這意味著你無法忍受自己的開放狀態。
如果你回想一下戀愛時的感覺,你會發現那是一種美好的、擴張的高峰時刻。適合的人突然出現,於是你戀愛了。也許你跟這個人已經相識五年,可是從不覺得他有多美好;突然他擁有了所有的優點,陽光全照向他了!看看他的眼睛!難道你見不著裡面的星星嗎?你看不見他的溫柔嗎?為什麼你以前沒看見這些東西?你可能會說:「我只是從未認清他的真相罷了。」
其實,你是在他的身上看見了自己的真相。當你的心打開時,確實比較能看見另一個人的本體。那突然其來的美妙感,的確是你的本體的投射。你早就具足了它,卻認為他擁有它。這就是你在戀愛時所發生的事。
──《鑽石途徑1》

2010-08-04

清醒為幸福之本

腦是幸福感受的控制中心。可惜,這個器官喜歡找幾個藉口來阻止我們得到最大的快樂。而我們也接受了──不是因為頭腦的這些花招奏效了,而是因為我們根本就不認得那些花招,落入了它們的陷阱。
例如,由於腦基本上傾向於過度高估不論是正面或負面發展的後果,所以我們恐怕沒有能力描繪出一個未知情況會對自己的情緒產生什麼影響。舉個極端的例子:你認為自己是在贏得了樂透頭彩後過得比較好,還是──希望永遠不會發生───在一場車禍後必須坐在輪椅上過餘生?
你大概會選百萬富翁的生活。幾乎每一個人都會這麼決定。有些被問到的人甚至說,假如遇到那樣的車禍,他們寧死也不要癱瘓。然而美國科學家證實,這些出自本能的意見,跟車禍後那些年裡的真正感受其實無關。科學家除了對可以自由行動的人提問,也詢問真正的樂透彩得主與車禍受害者對於自己生活的滿意度如何。
這項一九七八年發表的研究現在被視為社會研究的經典之作。它闡述了人類的強大適應力,不論在美好時期或在惡劣時期都能適應。百萬獎金不會讓他們長期覺得生活變得美好,而癱瘓並沒有降低太多他們覺得人生美好的感受。雖然在事情發生的頭幾個星期,樂透得主高興得如在雲端。而癱瘓的人在為所失去的行動自由大大悲傷。不過接下來就變成事情似乎就應該這樣。新富翁自從把新買的保時捷跑車視為當然之後並不覺得比先前快樂,有人甚至開始夢想要一部法拉利。反過來,坐輪椅的人習慣依賴陌生人的協助,他們多半在憂鬱了一段時間之後重拾生活的勇氣,他們對於生活的平均滿意度並不會比行動自由的人低很多。不管是車禍受害者或樂透得主,只要是在事件發生之前就接受生活的人,現在也接受生活,而愛發牢騷的人還是愛發牢騷。
──摘自《不斷幸福論》

2010-08-02

自然就是真理

任何上天所賦予你的東西都具有某種意義,它是深具意義的,你不能夠縮減它或改變它,如果你試圖這麼做,你將會陷入麻煩。事實上,你已經陷入了麻煩,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已經陷入了麻煩。
人為什麼要譴責它自己?他為什麼不能夠接受自然?因為透過譴責,自我就產生出來了,沒有其他方式可以產生自我。
要產生自我,你必須抗爭;要產生自我,你必須去譴責某些東西,以及讚美某些東西;要產生自我,首先你必須創造出一個神和一個魔鬼,然後你必須去跟魔鬼抗爭,而試圖達到神。
自我需要衝突,如果沒有衝突,就不可能有任何自我。只要想想……如果在你裡面沒有抗爭,如果你完全接受你自己──就以現在的你,你就覺得很快樂,你就覺得深深地滿足,你就覺得非常滿意,一絲抱怨都沒有,充滿著感激的心情,這樣的話,自我怎麼能夠存在呢?你怎麼能夠說「我是」?你越抗爭,那個「我」就越被創造出來。
……本來能量是非常豐富的,但是它都發散在抗爭之中。你分裂你自已,然後你從兩邊來抗爭,能量就被發散掉了。如果你允許那些能量進入內在的和諧,而不要抗爭,那麼那些同樣的能量可以變成狂喜的。
接受,接受任何存在的,這就是道的基礎。道並沒有創造出任何「應該」……只有一件事必須被遵循,你就是你的本性,不論你的本性引導你到哪裡,你都必須信任它。
……如果你不真實,你怎麼能夠找到一個神?你怎麼能夠變成跟神一樣?你在追求真理,可是在你的生活裡,你總是不真實,一個不真實的人怎麼能夠碰到真理?這似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真理將會敲你的門,你不需要走到任何地方,你只要變得很真實就可以了。當我說只要變得很真實,我的意思是說只要變得很自然就可以了。
自然就是真理,除了自然以外沒有其他真理,這就是莊子的訊息,是世界上最大的訊息之一。
──摘自《當鞋子合腳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