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30

痛苦的核心

大多數人總在逃離特定類型的痛苦,通常是因為在孩提時代,沒有被滿足的需要所導致的孩子氣的痛苦。這個痛苦可能同時具有生理和心理的部份,可能有個故事伴隨著它,或者它可能只是個能量場,例如負面或畏懼的感受……
當然,我們用許多方法尋找,不管是精神的或世俗的,好讓那個主要痛苦遠離。大部分心智活動插手其中,就是要逃離這個根本的、主要的痛苦,以及所有圍繞這個痛苦的部分。
也許在某些時候,我們甚至轉向精神生活,期望某個特殊的教導或領悟能帶走我們的傷痛。我們試著照這個教導或導師所說的去做,我們一再一再地做,期望苦難會離開我們。
令人驚訝地,一個真正的導師以及真正的教導,會以最大的慈悲與冷酷,將你直接丟進那個傷口本身的正中間。
最深刻、最根本的傷口甚至根本沒有名字,你可以稱呼它是「人類處境」、「被制約的存在」或是「苦難的真實」。有個巨大的推力要逃離它,甚至它可能是最大的推力,可能帶你走過一圈以面對傷口。在你試過無數的逃脫方式以後,成熟才會開展,只是為了發現同一個傷痛還在等著你。
……我正在建議你的,是你深深躍入你的存在核心。我知道傷痛的經驗會讓你感覺,在你存在核心的東西是很可怕的。但是我有幸能遇到許多不同的人,他們有著深深的傷痛,從心理的到一般精神的傷痛,是我們大部分人必須要處理的。在這些人當中,沒有任何一個人,在他們願意真摯地說出真相、並且面對自己的苦難時,卻沒有發現自己根本存在的美麗與平和。
為什麼不停下來,審視你自己逃離的動機?並非因為這是件該做的好事、神聖的事、正確的事、開明的事,不是出於以上任何的因素,而只是因為那可能是你從未真正體驗過的一件事。當你這麼做的時候,你會發現一種清新、一種純真無邪,你會認識到簡單存在的力量與潛力……在這一瞬間,只是存在。
那裡有個珍寶,即你存在的真相,而它說:「進來。」也許因為它被隱藏了這麼久,以致於你認為它是幽暗、醜陋、被禁止的,而你曾獲得了這麼多支持,不要直接看著它。你的整個社會化過程,都是有關不要直視它。然而慶幸地,你可以在社會化和知識之外,發展出一個強大的渴望,來知道你是誰。
這是多麼可喜的機會,在這個神聖的、無法想像的以及無盡的發現當中,我們所有人都必須彼此支援,這個可能性是神聖的。
我邀請你花幾分鐘來進行直接的自我探索,誠摯地看透它,審視你正在逃離什麼,你希望治癒什麼樣的傷痛,好獲得自由。讓這個探索揭露逃避的機制與策略,讓答案真誠地不斷湧出,誠實地,不假修飾地,對你自己提出這個問題:我正在試著逃避的是什麼?
你不需要改變或確定這個問題所啟發的,只需要認識到逃避的形態……只是單純在這裡,什麼事都不要做,允許心智臣服於不逃避的確定性。
然後在這一刻說出真相:還有逃避的期望嗎?還在尋求逃離嗎?還在否認這一刻的無可閃避嗎?如果是,就對這一切放手,放棄任何逃避的努力,認識到究竟是什麼綁住你。放下,並停憩在你的存在的平和之中。

──摘自《口袋裡的鑽石》

2010-09-28

苦難並非問題所在

聽起來也許令人驚訝,但是我並不打算幫助任何人擺脫他的苦難。苦難並非問題所在,與其嘗試擺脫苦難,更重要的其實是直接探索苦難本身,檢查苦難的真實性。探索正是前門。
探索的心智是個開放的心智,願意更進一步探索。在這樣的開放之下,可以容許苦難的存在,而不去拒絕它或嘗試逃離它。這可能就和面對你自己的死亡一樣有力、一樣的可怕,也一樣的深刻。
當你探索苦難,你面對苦難,而當你面對苦難,可能發現苦難不是你所想像的那樣……
我要做一個甚至更精確而且大膽的聲明,我建議你有意識地承受苦難。苦難有什麼不對的地方?你腦中的哪個想法或聲音說苦難是錯的?痛苦,是的,但沒有錯。
根據湯馬士福音書,耶穌說:「當你知道如何受苦,你就不致受苦。」
這個「如何」受苦,就是始終受苦,是以完整的意識來受苦。有意識地受苦,就是有意識地認識逃離的慾望,並且直接面對任何出現的,不管是悲痛、恐怖、極端的損失或哀愁。
苦難是個巨大的誘惑女妖,要讓你相信你並非完整的,而苦難一再發生,變成超我證明你並不完整的證據。
看看是否任何你心智的、身體的或情緒的能量,是被放在抗拒苦難上面。如果你能說出這個真相,而不去分析它,你會在一瞬間發現你可以選擇丟掉每種防衛,真實地面對苦難……
不管面對苦難,是否會帶來進一步的任何行動,這都無關緊要。如果你是社會運動人士、健康專業人員、療養院工作人員、為人父母,或是任何一種幫助他人減輕苦難的人,如果你自己曾完全面對你的客戶與病人正在對抗的,那麼你能將你的工作做得更好。
面對苦難與達到完全寂靜的意願有關……在苦難的核心,開展的是何為真實、何為真相,以及你是誰的珍寶。

──摘自《口袋裡的鑽石》

2010-09-21

為愛祈禱

今天,宇宙的造物主,我們請求祢來到我們這裡,與我們分享穩固的愛的連結。我們知道,祢真正的名字是「愛」。與祢合一,就是分享相同的震動、相同的頻率,因為祢是宇宙中唯一的存在。
今天,請祢幫助我們,讓我們像祢一樣,能夠愛生命、成為生命、成為愛。請幫助我們,讓我們能像祢一樣去愛,不設條件、無所期盼、不為義務、沒有批判。請幫助我們沒有批判地愛自己、接納自己,因為一旦批判自己,就會覺得自己有罪,需要受到懲罰。
請幫助我們,讓我們無條件地愛祢所創造的一切,尤其是其他人,尤其是那些生活在我們身邊的人──我們所有的親人,以及那些我們覺得很難去愛的人。因為當我們拒絕這些人,就等於拒絕了自己,而當我們拒絕了自己,我們就拒絕了祢。
請幫助我們,讓我們無條件地愛別人本來的模樣。幫助我們接納每個人原本的樣子,不做任何評斷。因為我們如果對別人有所批判,就會認為他們有罪,我們會責怪他們,覺得必須懲罰他們。
今天,請洗淨我們心中所有情緒的毒藥,釋放我們的心,擺脫一切批判,讓我們活在徹底的平靜裡,活在完全的愛裡。
今天是一個特別的日子。今天,我們打開心靈,再一次去愛,好讓我們能無所畏懼地對彼此說「我愛你」,真心真意地說。
今天,我們把自己交給祢,請來到我們這裡,請祢用我們的聲音,用我們的眼睛,用我們的雙手,用我們的心靈,與每一個人在愛的連結裡,分享我們自己。今天,造物主,請幫助我們,讓我們像祢一樣。謝謝祢今天為我們所做的一切,尤其是讓我們能夠真正做自己的自由。阿們。

──摘自《讓心自由》

2010-09-20

無常萬歲

我們也許想說因為事物是無常的,所以才有痛苦。但佛陀卻進一步鼓勵我們進一步觀察一下:沒有無常,生命怎麼可能產生?沒有無常,我們怎麼能夠轉化掉自己的痛苦?沒有無常,我們的小女兒怎麼能夠成長成一個如花似玉的年輕女郎?沒有無常,社會狀況怎麼能改善?為了社會正義和希望,我們都需要無常。
如果你很痛苦,那不是因為事物無常,而是你錯以為事物有恆。
一朵花凋謝時,你不會太難過,因為你知道花開易謝,原本無常。但是你卻不能夠接受你所深愛的人遭受無常,當他去世時,你會悲痛萬分。如果你看透事物無常的本質,那麼你現在就會盡最大努力使身邊的人過得快樂。
認識到無常,你會變得積極、慈悲和富有智慧。無常是好事情。沒有無常,一切都將成為不可能:有了無常,每一扇門都為變化敞開著。
我們不僅不應該抱怨,相反地,我們應說:「無常萬歲!」無常,是我們解脫的一個工具。

──《與生命相約》

2010-09-16

真正的生活

在《異鄉人》中,卡謬給我們講了一個名叫莫爾薩特(Meursault)的囚犯的故事。有一天,在他的單身囚房裡,莫爾薩特感受到了生命、感受到了華藏世界。
他仰面躺著,抬起頭來,透過天花板旁邊的一小塊窗戶,他平生第一次看見了藍天。
一個成年人怎麼可能是第一次看見藍天呢?事實上,很多人就是這樣活著的,他們被囚禁於憤怒、沮喪和相信幸福與安寧只存在於未來的觀念中。
莫爾薩特在被處決以前還有三天的時間可活。在充滿覺照的那一刻,藍天真正地存在了,而他也感受到它了。他發現生命是有意義的,他開始專注地生活於生命留給他僅剩的那些時光。他生命的最後三天,變成了真正的生活。
最後一天,一位牧師來敲他牢房的門,希望能聽到他最後的懺悔,但是莫爾薩特拒絕了。最後牧師失望地離開了。那時莫爾薩特把牧師描述成一個活死人。莫爾薩特領悟到,需要拯救的人不是他,而是那位牧師。
如果我們看看周圍,我們會看到很多人像死人,像行屍走肉一樣活著。我們要盡己所能幫助他們。他們需要被某種事物所觸動,如藍天,如孩子的眼睛,一片秋天的落葉等等,這樣他們就能甦醒過來了。
……我們心中有一股不可思議的力量,如果我們在覺照中過日常生活,如果我們慈悲、小心、專注地行走,我們就能夠創造奇蹟,把我們的世界變成一個適宜居住的奇妙地方。

──摘自《與生命相約》

2010-09-15

把無明轉為明──靈性生活的開始

在梵文中,徹底探索一個面向的人,就是得到了「明」(Vidya)。這個字的意思是「知」,不過它也包含更多的意思──能夠掌握一套自然律。
想像一下,你走進一間工廠,這裡使用的工具和技術,是你從來不知道的。你一走進去,瞬間就理解了每一件事物,但是若想掌握所有的細節,就得接受訓練,到了最後,你成為一個不同的人,而你的感知也徹底改變了。
因此,一個畢業於茱莉亞音樂學院的音樂家,跟一個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的電機工程師,聽到收音機裡播放同樣的音樂時,由於兩人神經系統傳出的訊息不同,會有不同的反應,但兩人都得到了「明」。他們是逐漸與這種知識相合,而不是被動的學到這些知識。
擁有不同靈性理想的人,還是可以共同追求「明」。他們希望「知」能改造他們,而「知」是從源頭直接湧現的──某人的源頭可能是上帝,另一人的源頭可能是梵天、阿拉、涅槃或存在,這些都不重要。真正讓人分裂的是關閉感知的大門。這種狀態叫做「無明」(Avidya),也就是無覺知。
無明的狀態不是單一的,而是多重的。就印度的傳統而言,這種區別不是那麼精細,人們不是被歸類為無知的狀態,就是被視為已經開悟。一般的看法是,除非你已經達到合一的狀態,否則就是完全的無知。在西方國家有一種類似的粗略區分:你若不是迷途羔羊,就是已經得到救贖。所以事實上,得到「明」的人非常少,無明的人卻多得不得了。
但是,傳統忽略了覺知的結構。我們是多重面向的生物,因此一個人能在某個領域獲得「明」,在另一個領域卻處於無明狀態。
畢卡索是個非常了不起的藝術家(想像力)但他也是一個糟糕的丈夫(愛)。音樂家莫札特是個非凡的音樂創作者(想像力與愛),但是他在身體方面非常弱。美國前總統林肯是神話與原型的大師,但是他在情緒上有很大的問題。
在你的生命中,也存在著類似的不平衡狀態。只要我們努力把無明轉為「明」,我們就會開始過著有靈性的生活。

──摘自《世界在你之內》

2010-09-08

面對陰影,包容一切

靈性修行不會使我們脫離痛苦和困惑,只會讓我們了解逃避痛苦無濟於事。只有認真看待我們的真實處境,修行才有助於我們走過其中。
我們必須看見,靈性是遠離區隔和分裂、擁抱人生所有面向的持續活動。我們特別要學習的藝術是覺察生活中被封閉的部份,如此做時,就面對了個人過去的模式、過去為了保護自己而有的習性。
所謂解脫,並不是超越這些模式,這只會製造新的區隔,而是走入其中,經歷它們,把它們帶入心中。我們必須願意走入黑暗,感受過去築牆所隔開的黑洞和匱乏、軟弱、憤怒和不安全感。
我們必須非常注意自己談論陰影時述說的故事,看看背後的真相是什麼。當我們願意進入內心的恐懼、匱乏和不安全感時,就會發現這些部分的牆是由謊言、老舊的自我形象、過時的恐懼、對世界缺乏信賴而形成的。看穿這些,我們的世界就得以擴展。
當覺察的光照亮這些故事和觀念,以及其下的痛苦、恐懼或空虛時,更深層的真理就會自行展現。透過接納和感受這些部分,就能發現真正的完整、幸福和力量。
不論生活中因為恐懼和保護自己而築牆的力量有多強,我們都會發現另一種無法阻擋的強大力量,足以打破這些心牆,這是內心深處對完整的渴望而發出的力量。我們內在有某個部分知道完整而沒有分裂的感覺、與萬物連結的感受。
……面對生活中的不確定、痛苦和危險時,真正的靈性不會採取防衛的方式,不會為了逃避未知而做好「預防注射」(這是坎伯 Joseph Campbell 形容一般宗教做法的用語),而是向整個神祕的生命歷程敞開自己。
……如果堅持完美的理想,就會使生活分裂,也使自己與生活分裂。中國的禪宗三祖教導說:「當我們對不完美不會感到焦慮時,就會產生真正的開悟與完整。」
……我們不需要特殊的知識就能結束分裂的情形,我們需要的是更少「知道」生活應該如何、而向生命的奧祕更為敞開。
我們渴望的淨化不在於使世界完美,真正的淨化在於能接觸所有事物、包容所有事物的心,以心的慈悲含融一切。
愛的偉大不在於我們知道什麼,不在於我們達到什麼,也不在於我們有什麼改變,而在於生活中愛人與自由的能力。
基於這種精神,鈴木禪師罹患癌症而瀕臨死亡時,召集所有學生,對他們說:
在面臨死亡的這一刻,如果我在死亡時覺得痛苦,沒有關係,這就是受苦的佛陀。不要疑惑,也許每個人都會因為身體或精神的極度痛苦而掙扎,沒有關係,這不是問題。我們應該為有限的身體而感恩……就像我的身體、你的身體。如果你擁有無限的生命,就真的有問題了。
──摘自《踏上心靈幽徑》

2010-09-07

愛與覺醒

舊金山禪學中心經營一間安寧病房,有位老婦人住在裡面。她生命的最後幾年無家可歸、流浪街頭,當她住入病房、接受照顧時,開始對周遭禪學環境的靈性生活感到好奇,雖然已瀕臨死亡,但她仍決定練習覺醒和慈悲的教導。
一天早晨,安寧病房主任去看她,她困惑地說:「我一直在想你們說的愛與放下,似乎非常重要,但我不知道要先做哪一項,我應該放下,還是去愛呢?」兩者或許是同一件事。
愛是神祕的,我們不知道愛是什麼,但它出現時,我們會知道。如果要尋找愛,就必須詢問哪裡可以找到愛,它就在此刻的此地。過去的愛已是記憶,未來的愛只是幻想,只有一個地方可以找到愛,找到親密和覺醒,就是現在。
當我們活在過去和未來的思緒中,每件事都會顯得疏離、匆忙、不滿足。唯一能讓我真正去愛一棵樹、天空、孩子或情人的地方,就在此時此地。愛蜜莉‧狄金生(Emily Dickinson)寫道:「我們都疏離地思考狂喜,直到第一個朋友過世,才發現他是我們飲入狂喜的杯子,但當時卻不知道。」
只有在永恆當下的親密中,我們才能覺醒。這種親密讓我們彼此連結,讓我們有歸屬感,在其中體驗到愛。藉此,我們超越了孤立、緊縮、有限的自我感。
如果探究使我們不能親密、不能愛的原因,就會發現原因總在於期待、希望、思想或幻想;讓我們不能覺醒的也是同樣的期待。覺醒並非遙不可及,而是近在眼前,如佛教經典所說:「覺醒不是什麼新發現的事,它一直存在。不需要尋找或追隨別人的勸告,而是要學習傾聽此時此地自己內在的聲音,你的身心都會變得清明,了解萬物合一。不要因為這些教導很簡單,就懷疑其可能性。如果不能在此地找到真理,還能在什麼地方找到呢?」
各種偉大的靈性傳統用許多方式描述覺醒和愛,有的將愛的表達當成開悟的行動;有的說開悟是靜默,而愛是由衷的了解;有的說覺醒就是在各種有形領域中的自由,而且超越所有形式。佛教的開悟稱為解脫,意指心不會被捲入貪婪、怨恨和無知的力量,而能自然閃耀光芒。心不受這些力量束縛時,就有真正的親密與愛。在萬物之間就有覺醒,愛能碰觸和容納萬物,而自由和無畏能進入每一種領域。所以,我們不需要脫離生活,而是安住在生活的核心,就能與萬物親密。

──摘自《踏上心靈幽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