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15

把無明轉為明──靈性生活的開始

在梵文中,徹底探索一個面向的人,就是得到了「明」(Vidya)。這個字的意思是「知」,不過它也包含更多的意思──能夠掌握一套自然律。
想像一下,你走進一間工廠,這裡使用的工具和技術,是你從來不知道的。你一走進去,瞬間就理解了每一件事物,但是若想掌握所有的細節,就得接受訓練,到了最後,你成為一個不同的人,而你的感知也徹底改變了。
因此,一個畢業於茱莉亞音樂學院的音樂家,跟一個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的電機工程師,聽到收音機裡播放同樣的音樂時,由於兩人神經系統傳出的訊息不同,會有不同的反應,但兩人都得到了「明」。他們是逐漸與這種知識相合,而不是被動的學到這些知識。
擁有不同靈性理想的人,還是可以共同追求「明」。他們希望「知」能改造他們,而「知」是從源頭直接湧現的──某人的源頭可能是上帝,另一人的源頭可能是梵天、阿拉、涅槃或存在,這些都不重要。真正讓人分裂的是關閉感知的大門。這種狀態叫做「無明」(Avidya),也就是無覺知。
無明的狀態不是單一的,而是多重的。就印度的傳統而言,這種區別不是那麼精細,人們不是被歸類為無知的狀態,就是被視為已經開悟。一般的看法是,除非你已經達到合一的狀態,否則就是完全的無知。在西方國家有一種類似的粗略區分:你若不是迷途羔羊,就是已經得到救贖。所以事實上,得到「明」的人非常少,無明的人卻多得不得了。
但是,傳統忽略了覺知的結構。我們是多重面向的生物,因此一個人能在某個領域獲得「明」,在另一個領域卻處於無明狀態。
畢卡索是個非常了不起的藝術家(想像力)但他也是一個糟糕的丈夫(愛)。音樂家莫札特是個非凡的音樂創作者(想像力與愛),但是他在身體方面非常弱。美國前總統林肯是神話與原型的大師,但是他在情緒上有很大的問題。
在你的生命中,也存在著類似的不平衡狀態。只要我們努力把無明轉為「明」,我們就會開始過著有靈性的生活。

──摘自《世界在你之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