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11

愛與慈悲,保護我們免於危險與傷害


深觀和修習愛的正念,有助於保持頭腦清醒,使心中有愛:這份清醒與慈愛,對我們是種保護,而能免於各種危險。
我們常以為危險來自外界,其實危險多半來自我們的內在。若無清楚的見解,恐懼與誤解就可能製造許多險境。
……我們知道慈悲必須由理解與智慧引導,若無理解,就不可能有深刻的慈悲,因此,修習慈悲始於修習深觀。
當修習正念時,對整個情況就有更深入的理解,而從深入的理解,自然會流露慈悲:智慧將帶來慈──愛、和善與悲心。
若與人發生衝突,你首先該做的事,是努力地深入理解對方:一旦深入觀察,你就會洞悉他的痛苦,而不想再傷害、懲罰他,或讓他受苦。
你將如實地接受他,並試圖伸出援手──這就是如何由理解產生愛的過程。
同時,愛也有助於我們深入理解,當你對某人有了理解與愛,便更能理解他:若對他毫無同理心,就無法接受他,那麼就不可能有理解的機會。
在智慧之道上,關愛幫助我們前進,增強理解的力量。
理解與愛相互依存,愛由理解構成,理解也由愛構成。
愛的正念在許多方面都能幫助我們。假設你在開車,知道孩子正在家等你,若修習愛的正念,想到孩子等你平安回家,你將會更專注、更小心謹慎地駕駛。
或許你正想喝杯酒,若修習愛的正念,你會想到孩子,也知道自己再過幾分鐘就得開車,即使這時很想來一杯──因這會讓人感到舒暢,但修習愛的正念有助於讓你選擇不在此時喝酒。
把孩子或摯愛者的照片放在車子的儀表板上,這是個很好的作法,如此一來,你在開車時就會記得要修習愛的正念,因而更小心地駕駛。
你可以在皮夾中隨身帶著摯愛的照片,或將之放在經常可看到的地方,這可以是佛、菩薩像或女兒、配偶的照片,甚至是寵物的照片。
你所愛的任何眾生,都能激起內心更高度的正念,讓你照顧好自己:照顧好自己,你就能妥善地照顧自己的摯愛了。
這是一種愛的正念修行,你無需成為非常虔誠的宗教人士,也不用從事許多虔誠的修行,只要在自己心中喚起摯愛就可以了。
……修習愛──修習愛的正念──是非常奇妙的,它其實就是「普門」,因慈悲讓我們得以用最佳的方式與其他人、眾生相連,這就是為何這個修行目的是要讓慈悲甘露源源不絕的原因。
若無慈悲,我們將完全枯槁,全然孤立無依。
無慈悲的人是世界上最苦的人,因他們很寂寞,且行為殘忍。
這種心中無愛、無慈悲的人相當痛苦,需要我們的幫助,而非懲罰或報復。
……我們要如何幫助受害者與施暴者呢?
那就是以慈悲的正念來幫助他們。我們可用慈愛的眼光看著令我們受苦的人:「眼前這個人對我和其他人做了殘忍的事,雖已失去人性,但他自己也是暴力與殘酷的受害者。我要修行,讓自己能以慈愛之眼看待他,幫助他觸及自己的人性。」
若無慈悲與愛,你會對傷害自己的人憤恨不已。世上有很多人是如此殘忍地做了許多駭人的事,簡直令人不敢相信他們是「人」。像這樣的人,在南美、北美、非洲、歐洲、中東、亞洲到處都有。
你可能以為,若手裡有槍,就會當場射殺這種人,但你會射殺一尊佛嗎?
我們從《法華經》得知「每一個人」都有成佛的種子,也知道以怨報怨、以復仇回報暴行,無法終結仇恨與暴力。
愛,是唯一能保護我們與他人免於傷害的力量。
你在修習慈悲的正念時,首先注意到的是自己不再受苦,當你內在有了足夠的慈悲與愛的能量,心會變得寬廣,便能擁抱一切事物與所有的人,甚至是你所謂的「敵人」。
當你能深觀「敵人」,看清他其實是觀念、概念與錯誤資訊的受害者,是其生活、文化、社會的受害者,這時你就有能力保持平靜,心胸開闊,也更有機會幫他接觸自己的人性──他與生俱來的佛性,並轉化他內在的仇恨與暴力種子。


──摘自《經王《法華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