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15

找到天命,不只是個人問題

為了發現你真正的潛能,並認識真正的自我,你必須找到自己的天命。就某方面而言,這是個人的問題,只影響到自己及身邊的親友。若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天命的概念對學校、企業、社區、社團……的運作方式,也能產生深遠影響。
天命的核心原則其實已然深植於全體人類的生存發展。
……如果我們能發現自己的天命,並鼓勵他人發現他們的天命,人類的發展就有無限生機……古代的先人就知道,人類的生命必須均衡、滿足;眾人的生命或願望需要彼此相互協調。只是當代的生存環境,很容易讓我們忽視這個道理。
發明小兒痲痺疫苗的科學先驅沙克晚年曾提出一項聳動的觀察:「如果地球上所有昆蟲全部消失,五十年之內,其他生物也將隨之滅絕。但是,如果人類從地球上消失,接下來的五十年內,其他所有生物將會蓬勃發展,這不是很有意思嗎?」
他的重點是──人類已經變成問題的根源……不論身為個體,或身為一個物種,我們的思想方式依然太狹隘、太短淺,也太忽視自己的行為可能產生的後果。全體人類共同生活在這個又小又擠的星球上,為了善加利用人類共同的生命,我們必須在不同的人生意義下,積極努力開發自己的想像力與創造力。米開朗基羅曾說:「多數人面對的最大風險,並非目標過於遠大而遙不可及,而是把目標定得太低,因而伸手可及。」
為了眾人的未來,我們必須訂定遠大的目標,並且決心一定要成功。
為此,不論是個人,或是全體人類,都必須找到天命。

──摘自《讓天賦自由》

2010-06-14

愛的煉金術

你無法強求愛的出現,但你可以為愛清出一個空間,等待它的來臨。
我們可以借用煉金術的比喻。你必須收集人生的破碎片段,放入正確的容器中加以分離,並讓最後得到的結果淨化你的心。淨化是一個很重要的階段。
你將過去的怨恨、失望、失敗、未實現的理想以及羨慕及嫉妒等情緒放入鍋中,等待它們進行分離。你只要透過朋友或心理治療的幫助,看清這些壞東西的真面目,就啟動了淨化自我的歷程。我們往往以為自己一直保持純真,但煉金過程會為這虛假的純真畫下句點。你不再需要掩蓋負面的情緒,你只需將它們一個個放入容器中,看清它們的真實面貌,感受它們所帶來的不愉快感覺,然後看著它們改變。
在古老的煉金術插圖中,提煉物看似漆黑混濁,但有一隻白鳥從中飛出來,象徵了淨化與新生的純真。當你憤世嫉俗或心懷怨恨時,你很難愛上自己的工作。然而,當你透過自我分析,得到深明人情世故的純真時,你就可以再度感受到正面的情緒。你經歷了淨化的歷程,經過淨化的態度可帶給你新的人生。
──摘自《這輩子,我最想做的事》

2010-06-11

最高目標

我們內心都想做出獨特的貢獻,但是,如同榮格(Carl Jung)所說的,向外尋找方向是錯誤的:
「只有在內心尋找,你的願景才會清晰。在外尋找是做夢,向內尋找才是清醒。」
最高目標是人類所追求的事物之一,佛法稱這種生活目標為「達磨」(dharma),也就是正確的生活。印度的《薄伽梵歌》就幾乎專注於對達磨的追求。在書中,奎師那(Lord Krishna)對學生阿周那(Arjuna)說:「自己的達磨再怎麼不完美,也比別人的完美達磨好。」
顯然,我們並未遵照師奎那的教誨,而父母、師長、媒體也訓練我們,以外在的獎賞來定義自己的幸福。
如果依照社會的要求做自己不喜歡的事,就是追求別人的達磨。你會擁有豐富的經驗,愈做愈好,擔負更多的責任。你得到升遷的機會,成為老闆、合夥人或高階主管。每個人都讚美你,要你做更多你不想做的事情,你卻覺得生活愈來愈缺乏意義和成就感。
要追尋自己的達磨,就要先做你喜歡而且有意義的事情。累積經驗與技巧,你就會做得更好,有更多機會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即使你可能也會掉入成功的泥沼,像金錢、名聲、升遷與獎賞。但工作的本身仍然是一種報酬。你的生活愈來愈有成就,你的滿足感也對整個世界帶來益處。

──摘自《這一生,你為何而來》

2010-06-10

恐懼的賜福

面對時間與壓力的挑戰,你會感到恐懼,但不必因此而困窘。
每個人都有希望、願景與挑戰,因此也都有擔心與恐懼。恐懼無法避免,也是真實的。
恐懼可以是從另一個觀點看生活的機會。作家碧提(Melody Beattie)說過:「當我們得到想要的一切,禮物就不會出現。」
提絲戴(Wayne Teasdale)也說過:「痛苦的另一面,就是當你面對它時失去戰鬥意志。」
印度有一本名為《生命能量》(Spanda Karikas)的聖典,認為恐懼跟其他強烈的情緒,例如喜悅、希望,一樣是宇宙躍動的一部分,亦即「生命能量」。追尋恐懼的根源,就會找到能量,你可以調和這能量,達到更好的狀態。
相較於讓人愉悅的情緒,恐懼帶給我們更多祝福。它指出我們必須做的、學習的事情,以及能提升生活層次的事情。
愛蓮娜‧羅斯福(Eleanor Roosevelt)說過:「當你真正停下來看臉上的驚懼,你就能獲得力量、勇氣與信心。」

──摘自《這一生,你為何而來》

2010-06-09

轉化感受(四)

轉化感受的第四步:釋放感受,放下它。因為你平靜,所以感到自在,即使在恐懼中也是如此,而且你也知道自己的恐懼不會發展到讓你無法應付的地步。
當你知道自己有能力處理本身的恐懼時,這份恐懼就已經降低到最低限度,變得比較柔和,也沒有那麼令人不快了。這時,你可以對它報以微笑,放下它,但請勿就此打住。平息與釋放只是對治病症的藥,你現在有機會更深入,轉化恐懼的源頭。
第五步是深入觀察。你深入觀察自己的嬰兒,也就是恐懼的感受,以看出哪裡出了問題──即使在小嬰兒已停止哭泣,即使在恐懼已經消失之後。
你不能永遠抱著嬰兒,所以你得深入觀察,看出問題的根源。藉由觀察,你將看到什麼能幫助你轉化那種感受。
例如,你會了解嬰兒的痛苦有很多成因,不管在他體內或體外,如果他周遭有什麼不對勁,如果你讓周遭恢復正常,將慈愛與關懷注入整個情況中,他就會感覺比較好。
當你深入觀察自己的嬰兒時,你可以看到讓他哭泣的要素,這時你就知道有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以便轉化感受,重獲自在。
……痛苦的原因,是源於看待事情的方式,也就是我們對自己、對自己的文化、還有對世界所抱持的信念。
……許多人亟欲除去痛苦的感受,卻無意捨棄自己的信念,而那些觀點正是苦受的根源。
……這些原因經常建立在不精確的認識基礎上。我們一旦了解自己種種感受的成因與本質,這些感受馬上開始自行轉化。

──摘自《橘子禪》

2010-06-08

轉化感受(三)

轉化感受的第三步是平息感受。當正念正在照顧你的恐懼時,你就開始平復恐懼。
「吸氣,我平息身、心的活動。」你平息自己感受的方法,只是與它同在,就像母親慈愛地抱著她哭泣的嬰孩。當小嬰兒感受到母親的慈愛,就會平靜下來,停止哭泣。
這個母親就是發自你意識深處的正念,它會照顧苦痛的感受。抱著嬰兒的母親與自己的孩子成為一體。如果做母親的想著其他的事,嬰兒就不會平靜下來;母親必須心無旁騖,只是抱著孩子。
因此,不要逃避自己的感受,不要說:「你不重要,只不過是一種感受。」而是要與感受合一。你可以說:「呼氣,我平息自己的恐懼。」

──摘自《橘子禪》

2010-06-07

轉化感受(二)

處理感受的第一步是在每種感受初起時的辨識,這個動作的主體是正念(mindfulness)。
以恐懼為例,你讓正念現前,看著自己的恐懼,認清它就是恐懼。你知道那份懼意源於你自己,而辨識恐懼的正念也來自於你自己,這兩者都在你內心,不是交戰,而是正面照顧著恐懼。
第二步是與感受合而為一,最好別說:「恐懼,滾開!我不喜歡你。你不是我。」比較有效的說法是:「嗨,恐懼,你好嗎?」然後,你可以請自己這兩個面貌,也就是恐懼與正念,像朋友般地握手,合而為一。
這麼做,似乎很可怕,但是因為你知道自己不只是恐懼,所以你不必害怕;只要有正念,它就能照顧陪伴你的恐懼。
最主要的練習是以注意呼吸來培養自己的正念,保持正念不失,念念分明。雖然剛開始,你的正念可能不是很強,但是如果你加以培養,它自會增強。只要正念現前,你就不會溺斃於自己的恐懼中。
事實上,一旦你讓覺知在內心中產生,這時你就開始轉化恐懼了。

──摘自《橘子禪》

2010-06-03

轉化感受(一)

西方醫學過於強調手術,醫生總想拿掉不想要的東西。當我們體內有不正常的東西,醫生通常建議我們動手術。同樣的情況似乎也出現在心理治療的領域,治療師想幫我們去除不想要的東西,只保留想要的東西。但最後留下來的可能所剩無幾了。如果我們試圖丟棄我們不想要的,可能會丟棄大部分的自我。
我們不應該把自我的各個部位看成好像可以處理掉一樣。相反地,應該學習轉化的藝術。例如,我們可以將自己的憤怒轉化成較為有益的形態,像是理解,而不需要開刀拿掉憤怒。
如果我們對自己的憤怒發火,就同時擁有兩股怒氣;我們只要用愛和專注來觀察自己的怒氣。要是用這種方法處理我們的憤怒,不要試圖逃離它,它自然會轉變。
這就是和解。如果我們內在和平,就能跟自己的憤怒和平相處。我們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處理憂鬱、焦慮、恐懼或任何不愉快的感受。

──摘自《橘子禪》

2010-06-02

父母親與我

當我們用慈悲心來看待父母時,常會看到自己的雙親不過是受害者,從來沒有機會練習正念,無法轉化自己的痛苦。
但是,如果我們以悲憫的眼光看待他們,就可以帶給他們喜悅、平靜與寬容。實際上,當我們深入觀察時,就會發現不可能丟掉一切對父母的認同。
每當我們泡澡或淋浴時,如果能仔細地看著自己的身體,就會發現這是父母、祖父母給我們的一份禮物。清洗自己身體的每個部位時,我們可以觀想身體的本質與生命的本質,問問自己:「這個身體屬於誰?是誰給了我這個身體?給予的內容時是什麼?」用這種方式禪觀,我們會發現有三個組成條件:給予禮物的人、給予的禮物,以及接受禮物的人。
給予禮物的人是我們的父母,我們是父母以及列祖列宗的延續;給予的禮物是我們的身體;接受禮物的人就是我們自己。如此繼續觀想,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給予禮物的人、給予的禮物、以及接受禮物的人三者是一體的,這三者都存在於我們的身體中。當我們深刻地切入當下這一刻時,就可以看到我們所有的祖先及所有未來的子孫都存在於我們身上。
看到這一點,我們就會知道什麼事應該去做、什麼事不應該做──為了我們自己、我們的祖先,還有我們的子女和後代子孫。

──摘自《橘子禪》

2010-06-01

停下來

我們常對自己說:「不要光坐在那兒,做點事吧!」
但練習覺醒時,我們發現有一點是不尋常的──我們發覺相反的做法可能更有幫助:「不要光做事,坐下來吧!」
偶爾我們必須停下來,才能看清楚。
起初,「停下來」可能看似一種對現代生活的抵制,但其實不是;那不光是一種反動,而是一種生活方式。
人類能存活,憑藉的是讓倉促行動停下來的能力。
我們擁有五萬多枚核子彈,卻無法停下來不製造更多的核彈。
「停下來」不只是停止負面的東西,也是讓正面的療癒能產生。
那是我們練習的目的──不是逃避生活,而是體驗與證明生活中的快樂是可能存在的,無論現在或未來。

──摘自《橘子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