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31

讓我們閃耀生命的光芒

我們最深的恐懼,不是害怕自己無能。我們最深的恐懼,是害怕自己的力量是如此的不可限量。讓我們最感驚嚇的,是我們的光,而不是我們的陰暗面。我們會如此自問:「我何德何能,竟如此聰慧傑出、燦爛耀眼、才華洋溢,並且美名遠播?」但你該問的是,有什麼是你不能成就與擁有的?你是神的兒女。你對自我的貶低,無法服務這個世界。若你因為擔心周遭的人因為你的出眾而感到不安,以致於壓抑自己才能的發揮,這種做法是無法讓任何人得到啟發的。我們生來就是要彰顯神的榮耀。這份榮耀就在我們內在,而且不是只有在某些人的內在,而是每一個人的內在都有。當我們讓自己的光芒如此閃耀時,我們就會不自覺地讓其他人認為他們也可以做得到。當我們能由自己的恐懼中獲得釋放時,我們的存在自然就能讓其他人自由。

──摘自曼德拉1994年就職演說

2010-05-28

規範、創造力與不知道

規範是一個很美的字,但是它被誤用了,就好像所有其他很美的字在過去都被誤用一樣。規範(discipline)跟門徒(disciple)這個字來自同樣的字根,這個字根的意思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一個準備去學習的人就是一個門徒,準備去學習的過程就是規範。博學多聞的人從來不準備去學習,因為他已經認為他知道,他已經非常認同他所謂的知識。他的知識只不過是自我的滋養品,他無法成為一個門徒,他無法處於真正的規範。
蘇格拉底說:「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什麼都不知道。」那就是規範的開始。當你什麼事都不知道,當然,有一個很大的渴望會升起,想要去探詢、去探索、去查究。當你開始學習,有另外一個因素不可避免地會隨之而來:任何你所學到的必須一直被拋棄,否則它將會變成知識,知識會阻止進一步的學習。
一個真正進入規範的人從來不會累積,每一個片刻,他都拋掉任何他所知道的東西,而再度變天真,那個天真的確是會發光……處於一種不知道的發光狀態,是存在裡面最美的經驗之一,當你處於那種不知道的狀態下,你是敞開的,沒有障礙,你準備好要去探索。
……規範已經被做了錯誤的解釋,人們一直在告訴別人說要規範他們的生活,要做這個,不要做那個,有千千萬萬個應該和不應該被強加在人的身上。當一個人帶著這麼多應該和不應該,他就無法成為具創造性的,他是一個被監禁起來的囚犯,到處都會碰到牆壁。
具有創造力的人應該熔掉所有的應該和不應該,他需要自由和空間,很大的空間,他需要整個天空和所有的星星,唯有如此,他最內在的自發性才能夠開始成長。

──摘自《金錢與工作》

2010-05-27

由I Can到 We Can的連結力量

Kiran Sethi在印度創辦了河濱小學,在這段影片中,她讓我們看到每一個人都可以對世界有貢獻,都可以成為一股連結力量的開端,那種傳染力,遠遠超乎自己能想像,一切就由I Can開始!
有中文字幕的網頁連結如下:
http://www.ted.com/talks/lang/chi_hant/kiran_bir_sethi_teaches_kids_to_take_charge.html

2010-05-26

錯誤

我們可以從內在的感覺知道自己是否犯錯。但我們常常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尤其當內心仍然不安的時候。
所以我們首先要得在旅途上守住自己的內在:不要往前,不要往後,也不要左右搖擺。我們等待著,直到自己再度凝聚下來。
我們在凝聚裡,檢視腳下的路往哪個方向繼續。只有當我們的目光凝聚在那個方向時,方向才會確定。可是我們這時卻又常常無法凝聚下來。那表示,仍然少了什麼東西,某個仍然隱藏的東西,也許它的時候未到。那我們就定下來繼續等,仍然不要妄動。
錯誤會在一段時間之後顯現,我們會知道該如何和它繼續接下來的內在之旅。然後我們會發現,錯誤有多麼寶貴。
沒有錯誤,我們就不會從中得到經驗;沒有錯誤,我們和他人就無法從中達成更深沈的凝聚;沒有錯誤,我們就無法像現在這樣體會內在之旅。
沒有錯誤,我們只會繼續狹隘;沒有錯誤,我們只會繼續貧乏,我們就無法去愛犯錯的人;沒有錯誤,我們也無法去愛其他的人──也無法愛神。

──摘自《內在之旅》

2010-05-25

站上喜樂的階梯

任何沒有經驗過的東西都會再度把你接回來。結束它,那麼就不需逃離你的家,也不需要放棄你的銀行存款,因為它們不再是你的負擔,它們並沒有任何意義,或許它們具有某種實用價值,但是它們並沒有什麼不對。
即使佛陀也需要食物,只是它是由別人去賺來的,他需要衣服,別人為他賺取衣服。你賺取自己的食物,最好是自己去賺取自己的衣服和房子。需要了解的是什麼?──在它們裡面,不要有牽制你的東西。牽制你的東西,是對於沒有經歷過的生活的慾望。所以要充分地去體驗生活,而讓這個慾望消失,那麼你生活在皇宮裡或是生活在窮人的茅屋裡,都能夠同樣地安逸。
……所有這些偉大的成道者都經常拋棄世界,所以整個東方就產生出一種氣氛,認為貧窮是某種具有靈性的東西,它是全然的胡說,貧窮並不具有靈性,它是一種必須加以治療的創傷。如果貧窮是具有靈性的,那麼東方一定有千千萬萬個佛陀,但是我們從來沒有聽過乞丐成佛。
我的方法是:不要成為過去的延續,我教你們首先要以一個左巴來生活,唯有在那個基礎之上,你佛性的廟才能建造起來。以這樣的方式,我們就將內在和外在結合成一個統一體。
外在跟內在一樣都是你的,並不需要拒絕任何東西,並不需要反對任何東西。
……表面的快樂或許是最低的一步,但它是同一個階梯的一部分,最高的那一步或許是成道,或許是喜樂,但它是同樣的階梯。如果你放棄了階梯的第一階,你將永遠無法達到最後一階。
只要想想,你站在梯子的第一階,有兩種方式可以拋棄它:其中一種是下來,另外一種就是移到第二階,這兩者同樣都是放棄第一階。佛陀是進到第二階,而你卻掉在第一階之下,你看到了他離開了第一階,但是你不了解他離開第一階是到第二階去。
他將會離開第二階到第三階,他將會繼續離開第三階和第四階到最後一階。但是你變得害怕第一階,因為你看到諸佛都離開了第一階,所以你從來不踏上第一階,你停留在第一階之下。這些人到達喜樂的最高滿足,而你甚至還在渴求第一階所能提供的最膚淺的歡樂。

──摘自《金錢與工作》

2010-05-24

一張紙證明整個宇宙的存在

當我們敞開自己,倒空自己,就會體驗到萬物的相互連結,了解一切是相互關連的,每個經驗和事件都包含所有其他的經驗與事件。老師需要學生,飛機需要天空。
當鈴聲響起,聲響是來自鈴、空氣、耳中的聲音,還是我們的大腦呢?全部都是,正如道家所說:「聲響來自兩者之間」。鈴聲從這裡傳到每一處:在我們遇見的每一個人眼中,在每一棵樹、每一隻昆蟲、在我們的每一口呼吸之中。
一行禪師以一張紙為例:
如果你是詩人,就會清楚看見雲飄浮在這張紙上。沒有雲就沒有水;沒有水,樹就無法生長;沒有樹,就無法造紙。所以雲在這裡,這張紙的存在有賴於雲的存在,紙和雲是如此貼近。
容我們想一想其他事,比如陽光。陽光非常重要,因為沒有陽光,森林就無法生長,人也無法成長,所以樵夫需要陽光才能砍樹,樹需要陽光才能成為樹。於是,你也能從這張紙上看見陽光。
如果你更深入去看,用菩薩的眼光、用覺醒之人的眼光去看,就不只看見雲和陽光,而是看見每一件事物:麥子成為麵包給樵夫吃,還有樵夫的父親……每一件事都在這張紙上……
這張紙沒有獨立的自我,從這個角度來看,空性意味著紙裡面充滿每一件事、整個宇宙。這張薄紙的存在就證明了整個宇宙的存在。


──摘自《踏上心靈幽徑》

2010-05-21

自我的發展(之七):自我與無我

靈性生活有兩個並行的任務,一個是發現無我,另一個是發展健康的自我感,探索真我的意義。
表面上這兩者互相矛盾,但兩者都必須實現,我們才能覺醒。
一天傍晚,阿姜查談到這個矛盾。就一個佛學大師而言,他的說法非常驚人。他說:「所有關於『無我』的教導都不是真的,」接著又說,「當然,所有關於『自我』的教導也都不是真的。」然後大笑。
他接著解釋,「自我」和「無我」這兩組名相都只是概念和觀念,我們試圖以之粗略地說明一個奧祕的歷程,而這個歷程既不是「無我」,也不是「自我」。
哈佛大學的佛學老師及心理學老師恩格勒嘗試說明如何了解這個矛盾,他說:「你必須先成為重要的某人,然後才能成為無我之人。」
他的意思是要有強壯、健康的自我感,才能承受禪修的消融過程,進而認識空性。
這句話說得沒錯,但千萬不要以直線的方式了解它:自我的發展和無我的認識可能以任何順序出現。
就像靈性生活的所有面向一樣,自我和空性會在修行中以螺旋的方式一起發展,在嶄新而愈來愈深入的認識中,兩者會交替出現。

──摘自《踏上心靈幽徑》

2010-05-20

自我的發展(之六):體悟空性

只有結合自我的發展與發現,及對自我空性的認識,我們才能完全了解真我。
……我們可以把修行、家中和社區裡的特殊任務,以及實現自己的能力、恩賜和我們的心,結合成一個獨特的個體,如此做時,個體的本質就反映出普遍的性質。
當佛性和這些個人性質結合了自我空性的深入體悟,就徹底發現了自我的本質。這種真我既是獨特的,也是普遍的,既是空無,也是完滿。
曾有一個中國皇帝詢問佛學大師,是否能以可見的方式描述自我的本質。這位大師製作了一個有十六面牆壁的房間,每一面牆由地板到天花板都鑲上鏡子,房間正中央點燃一支蠟燭,皇帝進入時,就看見一根燭火以千萬種形式展現,每一面鏡子都由近至遠展現無數燭火。大師接著以一塊水晶取代蠟燭,皇帝看見水晶在每個方向的反射。當大師指著水晶,皇帝看見房間裡的千萬顆水晶也反射在水晶裡面。這位大師指出最小的粒子也包含了整個宇宙。
真正的空性不是空無一物,而是包含萬物。奧祕而豐富的「空」會創造並反映出所有可能性,由此產生個體性。個體性可以被探索、發展,但無法被擁有或固定不變。自我在無我之中,就如燭火被廣大的空性所容納。愛的巨大能力、獨特的天命、生命和空性都交織在一起,閃現、回映出生命的真實本質。
《易經》談到一面精心打造的水井,周圍鋪滿石頭,其中總是充滿乾淨、純潔的水。這種純淨就是我們的真實本質,可以在自我的所有影像和空性下被發現,存在生命的偉大寂靜之中。
我們發展的性質是無法命名或擁有的,一旦我們試圖使之固定不變,這些性質就被扭曲了。其實心靈的發展與釋放是同時進行的,這是有相與無相的奧祕。就像井中的水一樣,每件事都是清澈、可以飲用的,天上地下,每個地方都可見到清澈的水。

──摘自《踏上心靈幽徑》

2010-05-19

自我的發展(之五):實踐個人的天命

靈性生命如此努力培養的各種正向特質,其實早已存在我們的真實本性之中……從這種真實本性的角度來看,我們也會發現並肯定個人的天命,我們的自我在此生有其獨特的模式,藉此得以覺醒。
……要喚醒佛性,還要了解自己的另一面:實踐個人天命的需求。這種發現是很基本的任務……就如瑪莎‧葛蘭姆(Martha Graham)所說的:
「有一種活力,一種生命力,是透過你得到實現的。因為只有一個你,所以這種表現是獨特的,如果你阻止它,它就永遠無法透過任何其他媒介而存在,這世界就失去了它。」
佛性的各種普遍特質必須透過每一個人才能閃現,從每一個人的個別模式中逐漸展現出來。這種獨特的模式就是我們的性格、天命、個別的實現之路。若要找出我們的天命,就要以智慧來認識個人的潛能,並了解實現潛能所需的任務,如此就會開啟個人轉世的奧祕。
我們雖然無法知道過去的業力,卻能認識自己的深層模式與原型,我們的個體性就是由此塑造出來,然後就能在修行中實踐這些獨特的模式與性格型態,並由僵化的認同轉化成透明的珍寶,使開悟的性質閃現於個人獨特的表現。批判的智力轉變為區辨的智慧,擁有美的慾望轉變為給環境帶來和諧的力量,直覺力變成敏銳的照顧能力和療癒的恩賜。
了解我們擁有的模式與恩賜,並加以實現,這是自我發展最奇妙的部分,使我們的潛能和獨特的天命得到肯定。
──摘自《踏上心靈幽徑》

2010-05-18

自我的發展(之四):一切本自俱足,不假外求

一旦喚醒靈性的能力,如信心和覺察,它們就會自行發展,成為充滿我們的靈性力量,不假外求地在我們內心運行。意識純粹而清明的空間自然會充滿安詳、清晰與連結。充滿害怕的自我感被釋放時,偉大的靈性特質就會閃耀光芒,這些特質顯示出人根本的善與真正的家。
……這是本自俱足的無畏、連結、完整和歸屬。這些基本特質是我們的真實本質,就像地下水一樣,每當我們放下侷限的自我感、無價值感、匱乏和渴望,就會自然湧現那些特質。真我的經驗是明亮、神聖的,且具有轉化的作用。
一位總是板著臉的老工程師,多年來的呼吸都很緊繃,他帶著緊繃的身體來參加內觀。禪修時,他體驗到緊繃與恐懼愈來愈強烈,而得以看見童年的影像與被拋棄的痛苦感覺,其實多年來,他一直帶著這種感覺而不自知。他能感覺自己如何用緊繃的身體勇敢面對生活之苦,而這種防衛的背後其實是可怕的無力感和脆弱感。經過數天允許自己感受軟弱和無能後,他的生命整個得以敞開,進入廣大而平靜的空間。
起初他有點害怕這種不熟悉的感覺,但深入體驗後,就覺得愈來愈容易,在其中發現極大的平靜與安詳。當他安住在這個空間裡,就能在其中發現與生俱來的完整性,這是它的巨大力量。
他確切知道這種幸福與力量是他的真實本質,也是他多年來追尋的目標。一旦接觸到它,它就會透過覺察和放下的過程在他內心成長。由此,他的生活特質從試圖補償軟弱和不足的掙扎,轉變成享受與安住於歸屬感和完整感。

──摘自《踏上心靈幽徑》

2010-05-17

自我的發展(之三):耐心與重新塑造

自我恢復到某種程度時,接下來就是進一步發展性格、智慧、內在力量、技能與慈悲。佛陀的教導中,把這種發展形容成「善巧特質」的培養,比如慷慨、耐心、覺察和仁慈。
……佛陀經常把靈性修行描述成培養心和性格的各種良好特質,包括自制(限制自己不發出會造成傷害的衝動)、仁慈、堅忍、警覺和悲憫。他勸勉弟子要培養開悟的要素,藉著不斷的努力,強化靈性的能力:能量、穩定、智慧、信心與覺察。佛陀身為開悟的榜樣,可說是高貴的戰士或熟練的巧匠,透過勤奮的訓練發展出整合和智慧的性格。
我們也能選擇發展自己,以耐心處理心靈和心智中的模式,逐漸塑造出意識的方向。
重複的練習,是大多數靈性和禪修道路的基本原則……持續禪修使我們學會如何善巧地放下可怕或狹隘的身分認同、如何平息我們的心、如何傾聽而不是反應。我們可以有系統地把注意力放在慈悲的反省、淨化每個行動的動機,就能逐漸改變自己。
佛陀說:「就像師傅把箭造得又直又正,有智慧的人也使自己的性格又直又正。」不論用哪一種方法修行都是如此,所以我們必須信賴自己,佛陀說:「自我才是真正的避難所。」
了解這點,我們就能做出選擇,願意強化自己的勇氣、慈愛和悲憫,透過反省、禪修、專注和重複的訓練,在內心喚起這些特質。我們也能選擇棄絕驕傲、怨恨、懼怕和緊縮,以彈性和開放做為健康發展的基石。
當自我的發展逐漸成長、心愈來愈少糾結,就開始發現與自我有關的深層真理:我們不需要改善自己,只要放下讓心受到阻礙的障礙物。心不再因恐懼、憤怒、執著、困惑而緊縮時,我們試圖培養的靈性特質就會自然展現。
這些是我們的真實本質,每當我們放下僵化的認同結構,這些特質就會自然在意識中閃現。

──摘自《踏上心靈幽徑》

2010-05-14

自我的發展(之二):看見並放下老舊的模式

最初的自我感或正向的自我力量來自早年的發展,天生的氣質或業力傾向會受到童年環境的反饋和鏡像的塑造,產生自己是誰的感覺。
若我們與父母有良好的連結,受到他們的尊重,就會發展出健康的自我感,反之則形成匱乏而負面的自我感。
接下來,這些初期的自我感會被老師、學校、社會狀態和之後的家庭生活所強化。透過這種重複制約,在最早期的童年模式之上,再一層層累積,以及用健康或不健康的方式不斷重建,就產生我們熟悉的自我感。
如果是不健康的自我感,自我的靈性功課在一開始就是恢復與療癒的功課,也就是了解並釋放匱乏或受傷的自我感,重新喚起失落的能量,與自己有真實的連結。
……禪修是一種療癒的過程,復原時,我們全心全意地了解使自我感軟弱、匱乏、阻塞的痛苦處境,開始看見自己的防衛和別人的期望是如何遮蔽我們最深經驗的真實基礎。我們逐漸能不再認同這些老舊模式,而產生比較健康的自我感。
當害怕而匱乏的自我被放下,我們必須像小孩一樣重新開始,認識並恢復曾受虐待或與自我分裂的身心。我們要恢復自身的感受,恢復自己的獨特觀點,說出內心的真話。
──《踏上心靈幽徑》

2010-05-13

自我的發展(之一):從復原與療癒開始

佛陀的修行中,有一段特殊的經驗……佛陀在追尋解脫時,一開始跟隨當時兩位偉大瑜伽士的方法,卻發現他們的方法有其侷限。於是,佛陀進入長達五年的自我否認與禁欲修行,嘗試以其人格力量消除或克服所有缺點。
在那五年的苦行禁欲中,他試圖降服身體、心靈、慾望和恐懼,由此找到解脫之道。佛陀在這條路上走到最後,卻無法成功,於是坐下來省思,忽然有了奇妙的體悟,顯示出開悟之路。
他想起小時候坐在父親花園的蒲桃樹下,在天真的狀態中自然出現一種完整而滿足的感覺。在兒時,就已體驗到他所追求的平靜、清明、身心自然合一。
佛陀憶起這種深邃的完整感之後,徹底改變修行的方式,開始滋養、看重身體和心靈。他想起自己能安住宇宙之中,而不是與之爭戰,於是了解覺醒絕不是力量的產物,而是由安住的心、敞開的心靈產生的。
在那重要的一刻,佛陀運用健康的童年回歸自然的智慧,也有人說他還運用了累世修行發展出的耐心、勇氣和慈悲。大多數修行的人,並沒有佛陀的健康童年或強健的自我感可資運用,而是帶著軟弱或不穩固的自我感。即使能暫時超越匱乏的自我,達到開放無我的狀態,仍然無法將之整合,也無力在生活中實現這些體悟。
所以,對許多人而言,自我發展的第一階段是復原……禪修是一種療癒的過程。
──《踏上心靈幽徑》

2010-05-12

理解全世界

我的初衷正是:凡是探索螞蟻一生的人,也能從中理解全世界。只要懷抱熱情、愛心,全心全意為某個主題付出心力,無論這個主題是什麼,都可以在付出的過程中了解世界,根本不必引用威廉‧布雷克(William Blake)的詩句「一沙一世界,剎那即永恆」,因為情況就是如此。
──摘自《最後的邀請》

2010-05-11

成就

有些人抱持著一種想法,認為內在之旅就是為了自我成長,為了成就個人內在的進步、自我的覺悟、自身靈性的圓滿。這麼一來,就很容易帶出一種想像──有時很祕密的──以為他們受到上帝特別的召喚,甚至被揀選來和祂特別親近。
這種想像只會讓人難以懷抱敬畏的心與神連結,而祂其實和一切萬物都保持著同樣的距離。我認為只有對神抱持著敬畏,才是恰當的。神對我而言,是祂把一切萬物都平等地帶入運作之中,並持續運作。也就是說,這股力量最終將會成就眾人和萬物,運作成為一個整體。
如果我們從內在之旅獲得某個啟示,或是某種力量,那是屬於我們個人的嗎?
或者,它是一種為了成就整體而得來的禮物?那必定是為了整體的成就,也必定要實現在整體裡面。
內在的旅途上,我們的凝聚也是為了一種成就,「凝聚」就是我們為此而作的準備。我們時時刻刻都準備好,當這份成就實現時,我們就從中退出。
然後我們的凝聚會變得如何?它將會更深刻。這當然也不是為了我們自己,而是跟眾人一起凝聚下來,我們共處於一個更偉大者的面前──當下。

──摘自《內在之旅》

2010-05-10

記憶

記憶,不是過去發生了什麼。而是此時此刻在我們腦中發生的什麼。它永不休息,永遠不給我們清靜。記憶的組成材料是生命,而那些原料正在加工形成靈魂。
記憶有種騙人的能量。大家認為,既然事情已經過去,對我們的當下就不再具有意義。可是這跟實情差了十萬八千里。
不管我們記得的是什麼,它就是對我們意義最重大的事物。它標記了生命的未了,它是明白的印記,反映了對於我們仍然具有重要情感價值的事物。它拒絕讓我們忽視那些假使對自己誠實就不能不承認的事情。
……記憶使我們現在能夠做好從前做不好的。它是最偉大的老師,我們要做的,便是設法變得能夠信任自己的記憶,讓它引導我們走出過去,進入更好的未來。
……記憶會以情緒──感覺、恐懼、掙扎──挑戰我們,那些情緒目前是長住我們內心的未了的問題、未解決的痛苦。它們告訴我們還有什麼事情要去做。它們成為明日的藍圖,以我們自己的經驗告訴我們如何生活,如何愛,如何忘記,如何再次啟程。
……記憶開啟了療癒的機會。它為我們保存自己的靈魂必須面對、必須搏鬥克服的事物,然後靈魂才能自由飛翔。
……由於有記憶,生命不只是一個一個彼此孤立的事件。所有的內容都可以整合為一個自我的形象,都符合一顆心的目標。一切成為真實,一切成為完整。

──摘自《老得好優雅》

2010-05-07

人性

人性就是我們對神性最深刻的體驗。除了在人性裡,還有什麼地方可以讓神性如此全面地彰顯明白?
內在的旅途上,我們穿越人性而接觸到神性:在對人性的愛和對人性的尊重裡,尤其是對我們內在的人性。於是,內在之旅帶領我們在人性裡走向神──在我們以及其他眾人的人性裡。這趟旅程帶領我們在人性裡超越,到一個只能透過人性來體驗的奧祕,這個奧祕在人性裡彰顯。
因此,內在之旅就是走入人性的旅程。走向所有人性凝聚的核心,並連結到一個完全超越人性的境界。因為那裡是人性的起點、人性的基礎,也是人性的目標和終點。只有在那裡面,我們的人性才會全然而充實。
內在的旅途上,當我們邁向「觀照」而凝聚下來時,我們到底在觀照什麼?我們在觀照人性。而神性既隱藏在裡面,又彰顯在其中。
這份「觀照」會帶我們到那兒呢?它會帶我們走向內在的神性。只有內在,不然我們還能在哪裡與祂相遇?
人性在我們的核心,神性在我們的核心:同樣的道路通往同樣的核心──在我們之中,也在每個人之中。
──摘自《內在之旅》

2010-05-06

生命的意義

為了有錢能活命,再加上還想搶在別人前面,我們老早就在壓抑自己的想法和信念,以至於幾乎回想不起當初想的是什麼、相信的是什麼了──這還是假設自己真的有過想法和信念。
為了社會和諧,我們一輩子隨俗從眾,從來沒有主動採取新的思考或生活方式。直到現在為止,最重要的始終是好好發揮效能,而非好好生活。
……如今我還有許多未來的歲月,而跟著工作走的生命外在配件全都剝除一空,我要怎麼做,才能避免內在的空洞感?例如,同事間的雞尾酒會沒有了,工作單位主辦的攜眷野餐沒有了,列舉所有工作成就的年終賀信也沒有了。
現在是回歸自我的時候了……我跟自我面對面,怕就怕沒有自我。我一輩子都在致力做個要人,如今除了自己什麼都不剩。我不再經管任何事,我的頭銜不再變化。現在我只是自己。而自己是什麼?
現在別人看到的我是什麼?造物主看到的我是什麼?我自己看到的我是什麼?我的時間用來作什麼?除了躺得太累,每天早上還有什麼更偉大的原因讓我起床?
……這個世界已經黑白顛倒了那麼久,幾乎再也無法相信生命的意義不在於我們做了什麼。意義在於我們是什麼──是愛護人的,是感興趣的,是誠實的,是真心的,是隨時有空的,是有靈性的,是願意涉足生命與生存之大事的──這種想法太稀罕,太少聽聞,以至於變得很艱澀。我們甚至連「意義」是什麼意思都不知道了。
……有件事很明白:帶給周遭世界意義,得提供數字以外的東西。我們有義務提出重要的想法,做出聖潔的反省,認真檢視所有的選擇方案,舉出使世界運轉得比現在更好的建議。我們得刺激周圍的人,使他們反思自己在做什麼──趁著他們還來得及改的時候。我們得努力去做值得做的事,努力去實踐造物主對世界的意旨。
……在任何一個團體裡,當我對他人的問話都超出「你從事哪一行」的範疇時,或許我的發問就會把精神意義同樣帶進他們的生命裡。

──摘自《老得好優雅》

2010-05-05

肯定自我,豐富生命

音樂家尋求音樂表現,同樣的,宇宙間的音樂也尋求被表現的機會。
……我真正目睹的,是這些人如何在不受物質束縛的情況下,盡情享受生命。音樂會結束時,大夥兒把樂器放回它們原先所在的地方。種籽被埋藏進泥土裡,以確保新的植物繼續茁長。他們在石壁上畫下記號,告訴後面的旅人,何處可以找到食物。樂師們把當做樂器的木棍、樹枝和石頭送回大自然。
然而,創造音樂的喜悅,以及他們所展現的才華,已經足以肯定他們每一個人的價值和尊嚴。真正的音樂家把音樂攜帶在心中,他不需要某種樂器;他本身就是音樂。
那天我似乎也有了個新的自我領悟:人生就是自我滿足。我們可以豐富我們自己的生活,充實自己的生命,盡量讓自己感到快樂,讓自己充滿創造力。
音樂會結束時,作曲家和其他樂師把頭抬得高高的,走下舞台。其中一位說:「挺成功的一場音樂會。」另一位回答:「最完美的一場。」我聽到鋒頭最健的那位樂師說:「唔,不久之後,我得將名字從『作曲家』改成『大作曲家』。」
我看到的並不是自大狂。這些樂師只是肯定他們的才華,發願要創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在他們的傳統中,自我肯定的一個方式,就是給自己取一個新名字。
……在他們的生活中,歡笑總是多於哭泣。他們活得長久、有用、健康,然後充滿信心地離開這個世界。

──摘自《曠野的聲音》

2010-05-04

人生最根本的衝突

戈齊福(Gurdjieff)有一個句子寫在他接見訪客的房間裡,像戈齊福這樣的人居然將這麼簡單的一個句子寫在牆上,那簡直無法相信。那個句子是:如果你還不能夠很泰然地跟你父母親在一起,那麼,請你走開,我無法幫助你。為什麼呢?因為那個問題來自那裡,它就必須在那裡解決,那就是為什麼所有古老的東方傳統都說要盡可能深入地愛你的父親、尊敬你的父親,因為自我是從那裡升起的,那是自我出生的地方,在那裡解決,否則它將會到處縈擾著你。
……如果你能夠解決你跟你父母之間的衝突,其他很多衝突都將會消失,因為它們都基於這個基本的衝突。
比方說,一個無法跟他父親泰然相處的人無法相信神,因為神是一個父親的形象,祂是整體的父親。一個無法跟他父親泰然相處的人,永遠無法跟辦公室的老闆泰然相處,因為他是一個父親的形象。一個無法跟他父親泰然相處的人,無法跟他的師父泰然相處,因為他是一個父親的形象。
那個跟你父母很小的衝突,會繼續反應在你所有的關係裡。
如果你無法跟你母親泰然相處,你就無法跟你太太泰然相處,因為她是女人的代表,她是第一個女人,她是女人的第一個典型,如果你無法跟她泰然相處,你就無法跟其他女人泰然相處。如果你恨你的母親,或者,如果你在你的頭腦裡有某種衝突,如果你無法跟你的母親在一起一段長時間,如果你覺得無聊而想逃走,你將無法跟世界上任何女人泰然相處。因為不管一個女人在哪裡,你的母親就在那裡,有一種微妙的關係在繼續著。

──摘自《草木自己生長》

2010-05-03

內心的真實感受

所有的人都是「靈」,暫時來訪這個世界而已。所有的「靈」都是永恆的存在。和其他人的邂逅,都是經驗。而所有經驗都是永恆的聯繫。「真人部落」給每一樁經驗一個完滿的結局,形成一個完整的圓,不像「變種人」,留下一大堆煩惱。如果你離開時,對某個人心存怨懟,這樁經驗就不會有圓滿的終結,往後還會在你的生命中重複出現。你會再受苦,一次又一次,直到你覺悟為止。
你應該觀察你生命中發生的事,從中學習,使自己變得更有智慧。你應該感恩,就像你所說的,祝福它,然後帶著一顆寧靜的心離開。
……一個人對事物的情感反應,才真正決定他的存在價值。這種反應,記錄在你體內的每一個細胞、你人格的核心、你的心靈、你永恆的自我。
有些宗教勸我們給餓的人一碗飯吃,給渴的人一杯水喝,但「真人部落」的人卻覺得,捨出去的食物和水,以及施捨的對象,並不重要。真正決定這件事有無意義的,是你在公開地、充滿愛心地施捨時,你內心裡真實的感受。
給垂死的植物或動物一些水,或給失意的人一些激勵,一樣能給你帶來啟示,讓你進一步認識生命和造物主。它的意義,絕不下於賑濟飢民或救助窮人。
你離開這個世界時,帶走的一張成績單,上面記錄你這一生每一分每一刻的情感反應。
這種看不見也摸不著的情感,充滿我們的心靈,決定一個人是好人還是小人。行為只是一種管道,透過它,情感和意念得以傳達、體驗。

──摘自《曠野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