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30

我願意

我終於覺悟了。我必須經歷一千次死亡,體驗人世間種種苦痛,才能重新肯定生命的價值和歡樂。
驟然間,這場熬煉變成了人生之旅──變成了對信仰的考驗。
信上帝──祂不會差遣我們去做我們沒有能力做的任何事情。
信自己──我們有能力承擔上帝賦與我們的任何使命。不論有多艱辛、有多麼痛苦,我們一定熬得過來。
心中一凜,我感覺到有人正在期待我說一聲「願意」。我突然領悟,這就是他們對我的要求──說一聲「我願意承擔」。
我心中亂成一團,各種思緒紛至沓來。
他們到底要我承擔什麼呢?更多痛苦?更多折磨?孤伶伶忍受更多苦難?
不管那是什麼,總不會比我剛才的經歷更難忍受吧。而我並沒被擊垮,現在還好端端地站在這兒,不是嗎?了不起,再讓我經歷一百次死亡、一千次死亡好了。
我不怕,這場熬煉早晚會結束的。那一刻來臨之前,我對痛苦的感覺早已經麻木了。我超越了痛苦。
「願意!」我扯起嗓門大聲說:「我──願──意!」

──摘自《天使走過人間》

2010-04-29

人生的唯一目的

我認識一位母親。她經歷九個月的懷孕期,一切正常。因此,高高興興地期待一個正常、健康的孩子誕生。在分娩的過程中不知出了什麼事,她產下一個雙目失明的女兒。
……當然,我沒有能力製造奇蹟,恢復她女兒的視覺,但我可以傾聽她訴說內心的煩惱。當她問我有什麼想法時,我回答這位急切盼望奇蹟發生的母親:每一個罹患殘疾的小孩子,都蒙上帝賜與一項特別的天賦。「不要期望奇蹟發生。」我說:「你應該做的是緊緊摟住這個孩子,好好愛她,把它當作上帝的恩賜。」
「然後呢?」她問。
「時機到時,祂自然會讓這個孩子展露她的特殊才華。」我回答這位母親。
我不知道我這句話是從哪裡聽來的,但我相信,上帝不會虧待這樣的小孩。她母親懷抱著新希望,回家去了。
多年後,有一天我翻閱報紙,忽然看到關於這個小女孩的報導。她已經長大了,如今是一位才華洋溢、前程遠大的青年鋼琴家……她母親驕傲地告訴我,這些年來她含辛茹苦把女兒扶養成人,驟然間,她開始顯露音樂才華,就像花兒那樣,一夜之間突然綻放了。
……人世無常,早晚每個人都必須面對挫折與考驗;我們就是這樣學習、這樣成長的。有些人一生下來就面對考驗;他們是最特別的一種人。他們需要最多的照顧和關愛。他們的存在提醒我們:人生的唯一目的是「愛」。

──摘自《天使走過人間》

2010-04-20

一層又一層

看一看你人生的每一時每一刻,譬如眼前這個當下,你會發現大部分時候,你都自以為已經知道當下什麼事是最有利的。你的思維、感覺和行動,都顯示出你知道會發生什麼事了。你似乎早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什麼是對自己最重要的事。這樣的認知倒底是從哪兒來的呢?
……一個人對自己的認識可能只是他所有面向的百萬分之一。大部分的人都不認識真正的自己是誰,就像只看到洋蔥外面的那層皮一樣。
一旦知道真正的你是超越身、心、情緒和感受的,甚至還有更深的東西是自己所不知道的,那麼你的人生觀一定會改變。
譬如你終身都在尋找一個能夠愛你的人,最後卻發現自己的本質就是愛。如此一來,你還會追求愛嗎?
……為了真的認識自己,我們必須運用各種工具,譬如情緒能量或精神層面的方法。我們必須磨利自己的學習能力及探索能力,來幫助我們理解和認知,然後我們才會發現自己是誰、人到底是怎麼回事、什麼才是最有益的事、什麼才是值得追求的東西。
我們甚至會質疑追求對自己有益的事是否妥當。一旦發現最終極的至善,你就會認清這份品質是求不到的。但追求是我們唯一懂得的事,所以我們還是會對它窮追不捨。
最後你會發現,你必須質疑過往所有的信念,你的心才能打開,允許別的觀點、價值或行動,從心中升起。視野一旦拓展,認知的能力就會加強。
……一層又一層揭露內在的真相,是最美好的一件事。你會看見美、醜以及各式各樣的形象,而這些就是生命的真相。

──摘自《鑽石途徑三》

2010-04-19

你我的命運息息相關

假使我們看待自己為一個渺小且分離的自我,試圖將這個世界視為一種責任扛在肩上,那麼我們注定要陷入迷惑與失敗之中。相反地,我們利他的誓願應該生起於,徹底了解彼此歸屬於生命之網。
有個澳洲原住民女性對這連結性提出了有力的見解:「假使你是來幫助我的,那你就白來了,但是如果你的到來,是因為你我的命運息息相關,那麼,就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當我們感受彼此的親密無間,表達關懷的方式有無數種,有些人把生命專注在為家人創造一個充滿愛的家,有些人則為了幫助窮苦孩子改善生活與教育,致力於改變法律。有些人在寂靜處不斷祈禱,有些人則忙於接聽電話。
我們很容易陷入一種信念,覺得自己應該多做一點或做不同的事,其實真正重要的是,我們真的關心。
德蕾莎修女教導我們:「世界上沒有偉大的成就,只有偉大的愛成就的小事。」
猶如燦爛的太陽融化冰塊一般,在感受這連結性和仁慈的時候,我們就創造了溫馨的環境,鼓舞了身旁的人,使他們願意放鬆且敞開心胸。
隨著每一次擴大關懷的圓周──即使只是一個微笑、一個擁抱、一種傾聽的態度、祈禱,這微波盪漾的漣漪就會向外無限擴大。
當我們安慰身旁的人,慈愛就傳播到了全世界。無論是對內在或對他人,這樣的悲心就像溫暖的雨一樣,無偏不倚地觸動所有的生命。

──摘自《全然接受這樣的我》

2010-04-16

他人的脆弱

有時候,跟我們最親近的人反而變得最不真實。我們可能輕易地假定自己對他們的生命瞭如指掌,忘了他們跟我們一樣,隨時在改變,經驗也不斷更新。我們忽略了他們也同樣帶著傷害和恐懼在過生活,忘了他們的內心生活可能也很艱困。
……梭羅曾寫道︰「從對方的眼裡來看世界,即使只有那一剎那,還有比這更偉大的奇蹟嗎?」……透過對方的眼光來看世界,即是悲心……我們可以想像,以這人的身心過生活是什麼感受。只要讓自己全然敞開心胸面對他們的知覺與脆弱,我們自然就會感到親密且仁慈。波斯詩人哈費茲寫道:

這是天堂常有的事,
有一天
這事會再度發生
在地球上──

那個男人和那個女人
給了彼此
生命之光,
而且常常雙膝下跪

然後……兩人眼光含淚,
彼此真誠交談,說:

「親愛的,
我可以怎樣更多愛你一些?
我可以怎樣
更仁慈一點兒?」


……一旦對他人的脆弱敞開心胸,分離感的面紗就會飄落,而我們的自然反應就是,伸出援手。

──摘自《全然接受這樣的我》

2010-04-15

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即使當我們從事的活動對我們而言意義十足,不但富有創造力,還能充實心靈時,也有可能「被利用」,以用於滿足自我欲求不滿之處。
……當工作成了證明自我價值的手段時,我對這份工作的熱愛就蒙上了陰影。
……正如勞倫斯所說的︰「人若是光做自己喜歡的事,不會得到自在解脫;只有去做內心深處之自我真正喜愛做的事,自在解脫才會到來。」
假使我們行事的動機是想要「做自己喜歡的事」,以求得到立即性滿足,那麼,我們就會不斷受到驅策。
因為,無論做多少事、耗費多大的能量,或受到多大的肯定,都無法使我們脫離那缺乏價值感的迷惘,都無法使我們觸及那「那內心深處的自我」。
正如勞倫斯所指出的,想做內心深處之自我真正喜愛的事,是需要花一番心力沈潛深入的。若想傾聽並回應我們心中的渴望,需要承諾投入與真心誠意的態度。我們愈是深陷追求慾望替代物的表象世界,就愈難沈潛到內心深處。

日常生活的任何時刻,發現自己被欲求所驅動時,就問自己:「我心裡到底渴求什麼?」這會幫助你與心靈渴望的淨化重新連結。藉由隨時隨地停歇,並詢問自己「到底是什麼在作祟?我到底最在意什麼?」你就能夠讓自己真正的關懷之心覺醒。

──摘自《全然接受這樣的我》

2010-04-14

只是生命罷了

當我們遠離種種心理概念,感官終於覺醒時,所體驗的各種聲音、氣味、影像和震動,就會讓我們跟四面八方的所有生命連結起來。這不是我的痛苦,這是大地的痛苦,這並非我活著的狀態,只是生命罷了──開展、強烈、神祕且美麗。由於徹底接納感受的變化之舞,我們發現,自己本來就歸屬於這個世界。我們是「無物」(no thing),不受制於任何流逝的經驗,也是「萬物」(every thing),歸屬於整體。
羅傑‧奇斯(Roger Keyes)的詩作〈北齋說〉提到充滿智慧的日本藝術家葛飾北齋(Katsushika Hokusai)提醒我們,我們屬於生命,也有能力敞開接納生命的全部。

北齋說,請仔細看著。
他說,要觀照、注意。
他說,要持續看著,保持好奇。
他說,探查是無止盡的……

他說,萬物生機盎然──
貝殼、建築、人們、魚、
山巔、樹木都活著,木頭是活的。
水也是。

萬物都有自己的生命。
萬物也活在我們裡面。
他說,請與你內在的世界一起活著……

重要的是,你關心。
重要的是,你在感受。
重要的是,你注意到了。
重要的是,讓生命全然地流貫你……

用心看、用心感覺、讓生命牽著你的手同行。
讓生命全然地流貫你。


從抗拒生理感受,轉而到徹底接納這個透過自己而活著的生命,我們就從這迷惘中覺醒了。我們於是接納了生命的完整與神祕。

──摘自《全然接受這樣的我》

2010-04-13

仁慈開放地面對自己

由於我們習慣排除可能會引發他人排斥的情緒,因此,這陰影逐漸在心靈中醞釀成一股強大的力量。我們可能會埋藏或遺忘自己如孩子般的興奮情緒;不理會自己的怒氣,以致於憤怒凝結成體內緊繃的結;或者,以永無止盡的自我批判和自責來掩飾自己的恐懼。我們陰影的根源就在於羞愧感,並受縛於自覺根本有所殘缺的感覺。
我們愈自覺有瑕疵、不討人喜愛,就愈是拚命想逃離這陰影的魔掌。然而,我們愈想逃離所恐懼的一切,就愈助長了內在的黑暗陰影。
每次排拒自身存在的一部分時,我們無疑在自我確認,自己根本一點價值也沒有。在「我實在不應該這樣生氣」底下,其實是「一定是我有問題才會有憤怒感」。
就像陷入流沙之中,手忙腳亂,企圖逃離自己的「壞」,只會讓我們更深陷其中。愈奮力想逃離陰影,那個自認害怕、有缺陷的「自我感」就愈加堅實。
……假使一個年幼未受過訓練的孩子,都能用全然不費力且自然的方式嚐到解脫自在的滋味,那麼,這樣的狀態一定是人類天生的一部分。
也許,停止一切努力,像小時候一樣,以一種仁慈開放的態度來面對生命的一切,就能自此覺醒。

──摘自《全然接受這樣的我》

2010-04-12

生命的成長

對成長而言,最自由的態度就是徹底包容。既不消極,也不積極。只是容許一切自然地發生。
你會看見成長的過程從某種狀態到另一種狀態逐一開顯。
如果你給它空間讓它顯現,整個過程就會自然展露出來。
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去了解心中有什麼障礙阻止了它的顯現。
不論身處何處,你都要審視自己,並且要了解你的障礙是什麼,到底是什麼東西阻止你去徹底經驗當下所發生的事。
如果你真的能徹底經驗,就不會執著於那個經驗,或決定它該朝著什麼方向發展,你只是徹底經驗它罷了。

──《鑽石途徑一》

2010-04-10

為夢想出征

我們永遠不可以停止做夢。夢想為靈魂帶來滋養,正如同一頓餐飯可以帶給身體養分一樣。我們在生命中看過多少次夢想破滅、願望受挫,但是我們必須繼續夢想下去。如果不這麼做,我們的靈魂會死亡,而神愛就無法到達靈魂那兒。
……美好的仗,是我們的心要我們去打的仗。
……美好的仗,是以我們夢想之名去打的仗。當我們年輕、而夢想頭一次以它所有的力量在我們心中綻放時,我們勇氣十足,卻尚未學會如何去作戰。我們很努力地學會如何作戰,但是此時我們已經沒有勇氣親臨戰場。於是我們和自己作對,在內心交戰。我們成為自己的大敵。我們說我們的夢想太幼稚、太困難而不能實現,或夢想是因為我們對生命知道得不夠的結果。由於我們不敢去打那美好的仗,我們就殺死了夢想。
扼殺夢想的過程,第一個徵兆是沒時間。我生命中所認識最忙碌的人總是有足夠的時間去做每件事,而什麼事都不做的人,永遠都疲累不堪,對於自己必須去做的少數事情毫不在意。他們經常抱怨白天太短,事實上,他們是害怕去打那美好的仗。
夢想之死的第二個徵兆是我們的確定。由於我們不願意將生命想成一場偉大的冒險,於是我們開始認為自己對生命幾乎無所求是智慧的、公正的,也是正確的……但是我們永遠看不見參加戰役者心中無窮的欣喜。對他們而言,勝敗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正在打那場美好的仗。
最後,夢想消逝的第三個徵兆,就是平靜,生命變成了星期天的下午。由於我們不要求偉大的事物,我們也不再要求比我們付出的更多的事物……我們自認為成熟,把年輕時的幻想拋開,只尋求個人和職業上的成就。當和我們同年齡的人說他們仍想要生命中的這個或那個東西時,我們會感到很驚訝。但是,說真的,在我們心底我們知道,自己已經放棄了爭取夢想的戰役──我們不肯去打那美好的仗。
當我們放棄夢想,找到平靜時,我們會經歷一段短短的寧靜時期,但是已逝的夢想會開始在我們心中腐爛,感染到我們整個人……我們想要逃避的戰爭中的東西──失望和挫敗──就會因為我們的怯懦襲向我們。有那麼一天,那已逝的、殘破的夢會使呼吸變得困難,我們就真正在尋死了。是死亡使我們從我們的確定、我們的工作,從那可怕的週日下午平靜中解脫。

──摘自《朝聖》

2010-04-09

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就是我們的全部,沒有什麼會超過這個範圍。所謂的「日常生活」就是洋溢著生活的每一天,它將會無比豐盛,只要我們如實地生活、全然地生活;帶著所有的關注、全然的愛與喜悅。
有些人認為日常生活只是暫時的,巴不得它趕快過去,他們渴望不凡。然而我們如何遇見不凡、如何體驗不凡呢?就算是再不凡的事物,我們還是得在當下迎接它的發生,並於此時此刻樂在其中──如我們其他的日常生活。
想豐富我們的日常生活嗎?請定心下來和它相處吧;保持在凝聚之中,專注於日常所帶來的:它的贈予,它的需求。我們透過這樣的方式全然地生活。
內在之旅帶領我們回到日常生活,洗滌那些會讓我們分心的干擾。這趟旅程的目的就是為了成就生活,並讓我們準備好去面對它。
於是,我們在內在之旅中凝聚,並走入日常生活。
這並不是說我們得不斷檢視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儘管這也是內在之旅的一部分。但更重要的是,當我們保持著一定的距離觀照它時,便能更清楚地看見前方的道路與新的契機,了解什麼是該放下的,什麼是該行動的。
……當我們與自己以及他人的日常生活達成和諧,並且由於我們放手,讓生活如其所是地回歸到它所屬的地方,我們和他人之間,就產生了一股深層的連結,彼此的日常生活連結在一起。於是我們可以和許多人分享,我們一同體驗生活,也一同慶祝生活。

──摘自《內在之旅》

2010-04-08

勇氣與冒險

黎明前總是最黑暗的。在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有他們必須經歷險境,冒上巨大風險的時候。
對每一個求道者來說,都會有那麼一個時刻──他內心深處明白,拒絕接受冒險,就是將自己託付給平庸的人生。然而,向前躍進,儘管意味著極大的恐懼與極大的勇氣,卻能使他前進到一個全新的地方。一個充滿了潛能、快樂與自由的地方。
深入探索,傾聽你內在的聲音吧!然後信任它的指引。
「人生的格局大小,和一個人的勇氣大小成正比。」安娜依絲‧寧(Anais Nin)這麼寫道。

──摘自《朱利安與我》

2010-04-07

慈悲和痛苦

人們通常會把慈悲當成減輕別人痛苦的一份慾望,或是把慈悲體認成一份助人的慾望。當我們看到別人受傷時,往往會升起慈悲心,如果別人不感覺痛苦,我們很少會感覺同情。因此,我們往往會把慈悲、痛苦和受傷聯想在一起。然而,這只是慈悲最初階的層次,一種情緒上的同情。
……慈悲的作用,並不是減輕痛苦,而是要引領人們來到真理的面前,讓這個人能活在真相之中。
……我們通常都會保護自己免於痛苦和恐懼,使自己不去接觸無意識裡的真相,而這份保護的慾望,也會使我們看不見自己是誰,認不出自己的本體。
我們誤以為自己的行為是慈悲的,進而也想幫助別人、保護別人,不去看到真相。我們終身都在企圖保護我們最親近的人,免得他們因看到真相而感覺痛苦。我們也總是在保護自己,我們以為看到真相會令自己受傷。我們認為自己承受不起真相。
這並不是在說情緒上的同情──想要減輕自己和別人的痛苦──是不好的。尤其是當你想開始了解自己時,這份同情往往是有益的。
但如果你真的感興趣的是你的本體,情緒上的同情就會變成一種障礙。
為了證悟本體,你必須發展出真正的慈悲。這件事的重點,不在於尋求不幸或尋求快樂。
……從本體的宇宙層次來看,人生中所遭遇的困境和喜樂,都遠不及發展出慈悲心那麼重要。我們整個人生的目的就是為了發展慈悲心。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會發現造成痛苦的並不是真相,而是謊言。謊言所帶來的痛苦早就存在了,真相只是將它揭露罷了。痛苦一旦被揭露,你就可以放下它了。這就是為什麼真相是慈悲的,它可以揭露謊言,而消除掉痛苦。
如果你愈來愈清楚,什麼是慈悲,什麼是真相,你就會看見慈悲確實是通往真理的一扇門。你會經歷各種痛苦,但慈悲始終能讓那扇門保持開放。

──摘自《鑽石途徑一》

2010-04-06

真正的喜悅源泉

一個人如果真的想要快樂,就必須以正確的方式行事──也就是把本體的重要性置於一切事物之上。
……我們經常以為如果依本體的真相而活,可能會失去自己所執著的一切美好事物。我們已經習慣透過外在事物來看待生命,以為如果不依賴這個模式,就會失去一切。
事實並非如此,如果你所有的行動與慾望,生活所有的面向,都能附屬於本體的真理,你才會獲得自己真正想得到的東西。你還是可能會出名、致富、性感,擁有家庭、事業這一類事物。你會因為本體的圓滿而真的享受到它們。你不會一味想得到更多,同時又害怕失去所有。
活在本體中與得到想要的東西之間並沒有衝突。事實上,我們如果能真的依循本體而活,才可能愛我們的生命及生命中的事物。但如果把外在事物看得比本體更重要,我們就會關閉那個能享受事物的部份,也就是喜悅的核心,我們稱之為「黃金之心」或「輝煌的太陽」。一旦朝著本體發展,這個喜悅的核心,就會變得燦爛無比。如果朝著別的方向發展,它就會暗沉下來。道理就是這麼簡單。
……這並不意謂著我們的心如果沒有朝向本體發展,就應該感到不安;這種態度反而會使心更加封閉。我們只需要認清我們是如何背離自己,我們會看見使我們脫離真相的東西是什麼,我們會發現無意識以為另一種東西才是真正有效的。
然後我們就會了解另外那種信念的真相,並且認清自己為什麼會相信它。一旦徹底看清楚,就不需要再做任何事了。我們不需要過度鞭策自己,只需要認清和了解自己為何無法與真理調和一致。了解得愈深,愈是能融入真理,也就愈發能感受到喜悅、快樂、滿足和愛。

──摘自《鑽石途徑一》

2010-04-03

能救贖世界的愛

你是人(human Being),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對生活的掌控不在於控制,而是在人性(human)與本體(Being)之間找到平衡。母親、父親、先生、先生、太太、年輕、年老、你扮演的角色、你提供的功能、你做的任何事,都是屬於「人」的範疇。這個範疇有它自己的地位,並且需要得到尊崇。但是它的本身,對一個圓滿、真正有意義的人際關係或生活來說,是不足夠的。無論你多麼努力嘗試,或是你的成就如何,只有人性(human)是不夠的,你還需要本體。本體可以在意識本身的定靜和專注的臨在中求得,那個意識是你的本質。人(human)是外相,本體則是無形無相的,兩者不可分割,而且相互交織。
愛就是在他人之內辨識出你自己的本體,這樣一來,在純粹人類的範疇(外相的範疇)中,我們與他人都是獨立存在的這個幻相就昭然若揭……
當其他人認出你的本體時,經由你們兩人,那份認可就把本體的向度更加完整地帶到這個世界來,那就是可以救贖這個世界的愛……
我們常聽說「神就是愛」,但這並不是絕對正確。神是至一生命,在無數的生命形式之內,卻又超越它們。而愛卻隱含著二元對立:愛和被愛,主體和客體。所以,所謂「愛」,就是在二元對立的世界中,辨識出合一,而這就是神在有形有相的世界中誕生了。
愛使得這個世界不那麼世俗化,密度不那麼濃稠,也讓神聖的空間,也就是意識本身的光亮,更加從這個世界通透出來。

──摘自《一個新世界》

2010-04-02

到底是好是壞呢

當你只是經由生命的內容來認識自己時,你會認為自己很清楚什麼對你是好的,什麼是不好的,你會將事件區分為哪些對你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
這種區分會分裂生命的整體性,而在生命的整體性中,萬事萬物都是彼此相關的,所有的事件都有它必要的位置和功能。
……「因這世界的智慧,在神看是愚拙。」聖經如此說。世界的智慧是什麼呢?就是思想的運作,以及那些僅由思想定義出來的意義。
思想將情況或事件孤立,然後稱之為好或壞,好像它們是獨立存在的。過度依賴思想,會讓實相分裂成碎片。這個分裂的碎片就是幻相,但是當你困在其中,它看起來可是真實無比。
然而宇宙卻是一個不可分裂的整體,在其中,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互相關連,無法單獨存在的。
萬事萬物都是深刻相連的這個事實,意味著「好與壞」的心理標籤最終是幻相,好與壞永遠都代表偏狹的觀點,而且只是相對、短暫的事實。
有個故事很貼切地表達這個觀點。一位智者在摸彩活動中贏得一輛名貴轎車,他的家人和朋友都很為他高興,而且前來祝賀:「真棒啊!」他們說:「你好幸運啊!」智者笑著說:「也許吧!」
接下來幾個星期,他高興地開著車四處兜風。有一天,一個酒後駕駛的人在十字路口撞上了他的新車,他身上多處受傷,住進醫院。他的家人和朋友又來看他,然後說:「真倒楣啊。」智者又笑著說:「也許吧!」
當他住院時,一天晚上,他的住家附近發生山崩,整棟房子掉進海裡。他的朋友第二天又來看他說:「你在醫院裡躲過一劫,真是幸運啊!」他又說了:「也許吧!」

──摘自《一個新世界》

2010-04-01

認識自己與無意識

無意識的人──有些人長期停留在無意識狀態,終其一生困在小我當中──可以很快地告訴你他們是誰:名字、職業、個人經歷、身體特徵或狀況,以及其他所有他們認同的東西。有些人看起來比較進化,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是不朽的靈魂或聖靈,但是他們真的認識自己嗎?或者他們只是在心智的內容當中,加上一些聽起來很有靈性的概念而已?
認識自己,比採信一連串概念或信念具有更深層的意義。
靈性的概念和信念最多只能當成有用的指引,但是它們本身幾乎沒有能力解除你「認為自己是誰」的概念。這些根深柢固的概念是人類心智受到制約的一部分。
深刻地認識你自己,與心智當中浮沈的所有概念完全無關。認識你自己,是要在你的本體當中扎根,而不是在你的心智當中迷失。

──摘自《一個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