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在童年時只要一發怒,就會遭到母親的排拒,或是一些退縮、驚恐的回應。
母親代表的是愛與融合(至少在嬰兒期和童年是如此),所以這個人長大之後,只要一感受到憤怒,就會害怕失去愛及融合感。
在他過往的經驗中,愛與憤怒是不能並存的,每當他表達憤怒,母親就會收回她的愛。
……我們在童年經驗到的挫敗、衝突和排拒,導致我們和本體的各種狀態喪失了連結。我們渴望的就是這些本體的特質,因此,我們成年生活中的困惑和不滿,必定是源自於這份失落感,這份失落感通常會被我們當成是空虛、無意義、了無生氣和匱乏。
……本體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你的肉體會隨著一種模式而成長,你的本體也是一樣。新生兒所處的狀態被我們稱為「本體中的本質」,那是一種無分別的合一狀態。
三個月大的時候,嬰兒所處的是一種融合狀態。這對於母子關係的發展是必要的。
在融合狀態之後,力量會跟著發展出來,接著是價值感、喜悅和個人性的本體等等,但因為環境的干預以及人與環境的衝突,所以發展不完全。
每經歷一次痛苦和創傷,本體的某種品質就會減低,哪種品質會遭受到影響,往往取決於受創的時間點和受創的本質是什麼。
……假設我們對母親的愛被拒絕或是沒有被重視,我們心中的那份愛就受到了傷害,為了避免經驗到傷害,我們會鈍化身體某部分的感覺,如此一來我們就跟愛的甜美品質隔絕了。應該是愛的那個部分,如今卻變成了一種空洞感,
我們不記得那份愛本來是自己的,其結果是我們以為自己失去的是外在的某個東西,於是便一味地想從外面找到它。我們總想得到某個人的愛,然後用他的愛來填滿那個洞。
那個洞會讓我們憶起當時受創的情境以及當時失去的東西。這一切都還在那裏,只是被壓抑了下來。因為我們想不起當時發生了什麼或失去了什麼,所以只能感受到空虛及錯誤的品質,或是我們企圖用來補洞的一些概念。
隨著時間的演進,這些洞會日積月累地被各種情緒及信念塞滿,而這些東西又會變成我們的身分,我們的人格;我們以為自己就是這些東西了。
……人們必須學會去感受自己、覺察自己,然後才能得到有關自己的必要訊息。大部分人終其一生都缺乏自我覺察,因為他們一直在逃避那份空洞、虛假和不對勁的感覺。避免覺察是無法做內在工作的。
……長大成人,意味著從無意識變成有意識,從沒有覺知變成有覺有知,同時也意味著有能力認清事情的真相。
……成年人能察覺眼前的真相,並且知道自己的能力和侷限,然後依照這份認識而行動,成年人是實事求是的,他知道眼前的情況可以給他什麼或不能給他什麼,他不會按照無意識裡的信念行事。
舉例而言,相信你的伴侶能帶給你某些東西──愛、安全感或自我價值──就是一種孩子氣的想法。因為很明顯地,對方無法也不可能給你這些東西。
假如你的行為舉止像個小孩,你就會一直認為對方應該給你一些東西。如果他不能,你就會生氣和抱怨。
如果你是個成熟的人,那麼一開始就該知道對方能做到什麼程度。可是通常我們任不清對方的真相是什麼,因為我們無意識的信念會把對方當成母親,延續童年對母親的感覺和反應──想從她那裡得到一些東西,如果得不到,就會失望和生氣。
……當你和另一個人產生關係時,並不是真的跟他產生了深刻的連結。你會不斷地把對方當成是你的父親和母親,主要的原因就是你想繼續當嬰兒,你渴望對方是個成人,而你是個孩子。